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五期(总第878期)

【按】写一篇有关送别诗的文章,搜集了中小学阶段常见的十几首送别诗,做了一点儿简单的分析鉴赏。如果把这些诗弄明白了,中考一旦考送别诗,应对起来应该还是比较轻松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诗歌历史和丰富的诗歌文化。

古代诗歌从体裁上划分主要有诗、词、曲等类型,而诗又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型。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形式灵活,而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则正相反,在对仗押韵等方面更为讲究。

换个角度,古代诗歌从题材上划分,又可以主要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类型,而根据内容的不同,古代诗歌还可以分为叙事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宫怨诗、爱情诗、讽谕诗、哲理诗、悼亡诗等多种类型。

其中,送别诗是古代诗歌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各种诗集中,所占比例相当之高。仅以唐诗为例,据估算,《全唐诗》中,送别诗约占13%~14%;《唐诗别裁集》中,送别诗约占总数的16%;《唐诗三百首》中,送别诗约占总数的12%。

如果以个别诗人来估算送别诗所占的比例,有些就更为惊人。如有“诗家天子”美誉的王昌龄,他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其中送别诗有52首,占了四分之一。诗仙李白的送别诗数量也相当可观,约有160首左右,约占其诗歌总数的六分之一。诗圣杜甫的送别诗也有130余首流传至今,占其诗歌总数的近十分之一。这些诗人的送别诗数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的普及程度。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一说送别诗。

李白的两首送别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生动地表现了汪伦前来送别的情景,画面生动、鲜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接抒发了李白对汪伦深厚友情的感激与赞美。桃花潭的水哪怕再深,也赶不上汪伦对我的友情之深。这里李白偷换了一个概念,很自然地从“水深”转到了“情深”。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春风吹拂柳絮,飘满整个酒店,柳花的香气也弥漫在空气中。酒店中的侍女满面春风地压酒,并热情地招呼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纷纷赶来为李白送行,他们开怀畅饮、述说离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以水为喻,设问比较离情别意与东流水谁短谁长,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两句诗中,李白再一次偷换了概念,把“水长”偷换为“情长”。

送别诗中的舟和马

古代送别,要么走水路,要么走陆路,前者必然会用到船,而后者则常常会用到马,于是“舟”和“马”就成了送别诗中常常出现的事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时节,乘船前往扬州。李白的目光一直望着帆影,直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帆影消逝后,他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这一刻,仿佛他的那颗心也随着这一江春水和孟浩然一同离开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读到“君去春江正渺茫”,你有没有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诗句?对友人离去后的担忧和思念,都通过“天涯一望断人肠”这样的直接抒情表达出来了。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在“劳歌一曲”中解开行舟,红叶青山、河水急流,日暮酒醒后的孤独,满天风雨的凄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和不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正是在这样大雪纷纷,“雪满天山路”的背景之下,诗人在轮台东门送别好友。随着“山回路转”,再也看不到好友,但马蹄的印迹还清晰地印在雪地上,不过,那只是“空留”而已。这一刻,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完全具象化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勾勒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但在这幅画面里,最动人的还是“萧萧班马鸣”。“萧萧”是形容马鸣声的声音,它既有凄凉之感,又带有一种空旷和悠远的意味。而“班马”则是指离群的马,象征着远行和离别,班马因为离别而发出哀鸣,这声音更平添了一层离别的哀愁。

送别诗中的柳和草

在大量的古代送别诗中,还常常出现“柳”和“草”这样两个意象。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这首诗一开篇就不同凡响。送别毫无疑问是伤心的,但李白却说“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仿佛这一刻,所有离别的苦都积聚在劳劳亭这里了。“春风知别苦”,将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仿佛它能够理解并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不遣柳条青”则更是将春风与柳条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伤氛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的清晨细雨轻拂尘埃,客舍旁的柳树在雨中更显青翠欲滴,美景映衬着离别的哀愁。诗人劝酒,希望借此机会多留友人一刻,因为一旦西出阳关,便是茫茫大漠,再难有故人相伴。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以淮上与友人别为背景,通过描写扬子江头的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等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离愁别绪。

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诗经·小雅·采薇》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大量的送别诗中会出现“柳”这个意象呢?原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传统习俗,“柳”与“留”谐音,由此传递了依依惜别之感,表达了对离人的深情厚谊。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极为巧妙地将“古原草”和“送别”两个关键词结合在一起。以古原草为喻,生动描绘其生生不息之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显草木顽强生命力,又寓人生坚韧不拔,巧妙寓含人生哲理与送别深情。“萋萋满别情”中的“萋萋”所写不只是草的茂盛,更是像古原草一样茂盛的别情。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为什么送别诗中常常会出现“草”这样的意象呢?这既与草本身的植物特性(如生命力顽强、随处可见、连绵不断等)有关,也与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密切相关。通过运用“草”这一意象,诗人能够更生动地描绘离别场景、抒发内心情感,并引发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为什么古代送别诗那么发达

以上说了这么多古代的送别诗,那你能想到有现代有哪些著名送别诗吗?大概率很难一下子想起来,数量很少很少。

放宽标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可以算做一首。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也可以算作一首。除此之外,恐怕大多数人一时很难再想到现代还有哪些送别诗。

不过,回到古代,还有相当多的经典送别诗,我们在前面没有提及呢。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何以会有这么巨大的差别呢?

我想这可能有多重因素的影响。交通与通讯,社会结构与家庭观念,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等方方面面的变化,都是现代送别诗式微的原因。其中,交通与通讯的日渐发达,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古代交通不便,书信传递缓慢,一次离别可能意味着数年甚至一生的分离,古人通过诗词寄托深情厚谊,表达对重逢的渴望,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而今人则有更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和即时通讯工具,哪怕是远去千里万里,也可以在数日内回还,所以离别对现代人的情感冲击可能就远没有古人那么大,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也往往让人们在心灵上更加疏远。

当然了,虽然交通通讯的发达使得人们对于“生离”这件事,不会再有那么强的触动了,但是,“死别”则是古今无不同,正像杜甫诗中所说的得那样:“死别已吞声。”因为那意味着永久的分离。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最近开始讲《古文观止》的公益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