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开设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对此,光绪皇帝内心是愿意接受的,于是便有了一段近代史上著名的对话。皇帝的老师、大学士 孙家鼐 说:“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矣。”光绪皇帝回答道:“朕但欲救中国耳,若能救民,则朕无权何碍。”

对于这番话,历来有多种解读。而笔者只想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 —— 注意光绪皇帝口中的“中国”二字。古代史上,“中国”一词常常是“中原”或者“正统王朝”的代称:《孟子》当中说“莅中国而抚四夷”;《中兴四论》当中说“使足以接关洛之气,则可以争衡中国矣”—— 这些“中国”显然与近现代“中国”的概念截然不同。而在清朝后期,“中国”“中华”这两个词已经正式变成一个国家的名称了,近现代的“中国”概念正是在清朝后期诞生的,而且在当时的语境中,“大清国”就是“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中文版当中,“中国”与“大清”就是混用不分的,在该条约的英文版当中,“大清国”一词写作“Chinese Empire”;在随后的中美《望厦条约》汉文版、中美《天津条约》汉文版当中,清朝的国名全都是“中华大清国”。黄兴涛 教授指出,这既说明了清朝统治者对“中国”的自我认同,又说明它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网上总有人在争论,清朝到底是“中国”的亡国时期?还是中国的正统王朝之一?笔者说了上面这些之后,相信大家已有初步的答案。

上述光绪皇帝口中的“中国”一词已带有近现代国家概念,并且与当时的“大清国”是一回事。其实当时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也是如此使用“中国”一词。《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一书引用过慈禧太后发布的几道“诏书”,其中一道当中有如下内容:

“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 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

在这里,慈禧太后称呼自己的国家是“中国”,她说要通过变法来改善中国的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慈禧太后,历史上恶评如潮。确实,她卖国、误国、挪用海军经费供其挥霍,这些都是值得大加挞伐的,称其为“千古罪人”亦不为过!但是,互联网上有些人出于“对内民族主义”,捏造慈禧太后的所谓“语录”,进而炮制出“清朝统治者否认自己是中国人”之类谬论,这些人就值得咱们警惕了。例如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那句“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就是这些人胡编滥造的“杰作”。人家慈禧太后明明是称呼“大清国”为“中国”的,怎么可能说出“清非中国”呢?!

对于网络谣言,我们可以置之不理,不过我们从前的教科书中,也误读了慈禧太后说的某些话,例如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曾被理解为“竭尽中国的物力,让外国人高兴”—— 这其实也让某些网友产生了“慈禧太后不拿中国当自己的国家”之类错觉,难怪“清朝统治者否认自己是中国人”这一说法会被少数网友接受呢。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 这句话出自《庚子罪己诏》。该诏书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其实当时光绪皇帝已经被软禁,是慈禧太后假借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这道诏书。诏书说道:“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款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结合上文来看,这里的“量”字分明是“量力而为”的“量”。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是说,虽然要向外国侵略者赔款,让他们满意,但也要考虑到中国物力有限,要尽量讨价还价。其实就是想要避免外国人狮子大开口。并没有“不拿中国当自己国家”之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庚子罪己诏》当中还有这样一段话:“近二十年来,每有一次衅端,必申一番诰诫。卧薪尝胆,徒托空言;理财自强,几成习套。事过以后,徇情面如故,用私人如故,敷衍公事如故,欺饰朝廷如故。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无拳匪之变,我中国能自强耶?”—— 在这里,慈禧太后既称呼自己的国家为“我中国”,又表达了希望中国强大的意思,丝毫也没有“不拿中国当自己国家”啊。虽然慈禧太后在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力批判的反面人物,可是总不能因为一个人是反面人物,就开除他的中国国籍吧。

说起“中国国籍”,就必然要提到清朝末年的一部法律 ——《大清国籍条例》。什么样的人是中国人?拥有中国国籍的人就是中国人。《大清国籍条例》是中国的第一部国籍法。有趣的是,这部国籍法除了大标题以外,通篇都是“中国”“中国人”“中国国籍”字样,一次也没有出现“大清”“满洲”字样。按照这部国籍法,“大清国籍”就是“中国国籍”,拥有大清国籍的人就是中国人。那么,清朝统治者是哪国人?中国人。

近现代“中国”的概念,乃至“中国国籍”的概念,都确立于清朝后期,而且清朝后期的统治者就明确称呼大清王朝为“中国”“我中国”,清朝末年的法律当中“大清国籍”就是“中国国籍”。那么,清朝到底是中国的亡国时期?还是中国的正统王朝之一?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有了确定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前中期与清朝后期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尽管近现代“中国”的概念直到清朝后期才正式确立,但在清朝前中期,就已经露出很明显的端倪了。比如康熙年间的《尼布楚条约》,虽然其正式文本是拉丁文,但是,在条约签订以后,康熙皇帝命人用包括汉字在内的多种文字将《尼布楚条约》刻于中俄界碑之上。刻在中俄界碑上的汉字版《尼布楚条约》说道:“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这里说清朝的龙兴之地 —— 满洲也是属于中国的,“中国”与“鄂罗斯”相对应。显然这里的“中国”一词已然有了近现代“中国”的意思,与古人指代“中原”或“正统王朝”的“中国”一词有所不同了,而且能够看出清朝统治者认为清朝就是中国。此外,参阅《清圣祖圣训》卷52,康熙后期,康熙皇帝为测绘东北地区,特地向官员说明哪些系“中国地方”,在他那里,满洲已被明确地称为中国的“东北一带”。

后来乾隆年间,传教士 蒋友仁 接受乾隆皇帝的命令,绘制了一幅《坤舆全图》并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在这幅图中,大清帝国的整个统治区域被标注为“中国”。

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中国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所以中国未来的发展,既要依靠汉族,又要依靠少数民族,要由中国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