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友湘《东坡厚温公薄荆公?》
一文的价值与意义探析
魏建明
重新评估历史人物形象与关系
(一)还原苏轼的客观立场
在历史长河中,人物形象往往会因各种解读而变得模糊或片面。此文通过对苏轼为王安石和司马光所起草诏书的深入分析,还原了苏轼在复杂历史情境中的客观立场。
眉山三苏祠苏东坡塑像(汪毅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对苏轼为王安石所写赠太傅圣旨的解读,倾向于认为苏轼对王安石是明褒实贬。然而,作者奉友湘通过严谨的版本考据和文本分析,指出林语堂观点的不合理性()。这一纠正并非仅仅是对一个文学解读的反驳,而是从根本上还原了苏轼对待王安石的真实态度。苏轼在政治立场上虽与王安石曾有分歧,但他在对王安石的评价中并未掺杂个人恩怨,展现出超越党派之争的大度与客观。
(二)重塑人物间的复杂关系
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的关系是北宋政治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梳理了他们的关系演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更为立体、复杂的历史人物关系画卷。
苏轼与王安石从最初的政治对立逐渐走向相互理解与尊重。在变法过程中,苏轼对王安石的看法从单纯的反对转变为对其改革精神和高尚人品的认可。而苏轼与司马光虽在政治立场上较为一致,但他们在性格、政治理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种对人物关系的重新梳理,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简单化、标签化的认知,让我们看到历史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成长与转变,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对北宋政治文化的深入理解
(一)反映北宋政治生态
文中通过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三人在政治舞台上的互动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生态。
北宋时期的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党派之争激烈。从文中可以看出,皇帝在朝臣之间常常搞平衡,并非完全基于政策的对错来做决策。例如,在滕子京的官帽被拿掉事件中,政治斗争的因素超过了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这种政治生态对当时的政治人物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塑造了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行为和态度。苏轼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客观评价,显得尤为难得。
(二)展现北宋文化价值观
这篇文章还从侧面展现了北宋时期的文化价值观。苏轼在起草诏书时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赞誉,体现了北宋文化中对品德、才华、功绩等多方面价值的崇尚。
王安石的改革创新精神和高尚人品,司马光的勤政、忠诚与著史功劳,都在苏轼的笔下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反映出北宋时期在评价人物时,既注重政治功绩,也重视道德品质和文化成就。这种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是北宋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体现,也为我们理解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态提供了重要窗口。
对历史研究方法的启示
(一)考据与分析的重要性
在历史研究中,该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据与分析相结合的典范。作者在质疑林语堂观点时,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从版本的可能性、文本的差异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考据。
通过对《苏东坡全集》与林语堂引用版本的对比,以及对可能导致差异原因的分析,展示了考据工作的细致与复杂。同时,在考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如从当时的政治情境、苏轼的性格胸怀等方面来判断哪种解读更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考据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醒我们,在历史研究中要避免主观臆断,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进行严谨考证,以得出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
(二)多视角解读历史
本文还启示我们在历史研究中要采用多视角的方法。作者不仅从诏书的文本内容出发,还结合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人物的生平经历以及其他相关历史事件来解读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之间的关系。
这种多视角的研究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避免单一视角可能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它鼓励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去挖掘历史信息,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的全貌。
历史与现实的观照
(一)对当代人际关系的启示
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对当代人际关系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最终摒弃前嫌、相互尊重的态度,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存在分歧和矛盾,也应以宽容、客观的心态去看待他人。
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因不同观点和利益产生冲突。但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应该超越这些短期的矛盾,从更长远和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他人,构建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环境。
(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北宋时期对人物的评价标准和文化价值观,对现代社会也有反思价值。在当今社会,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像北宋时期那样,注重品德、才华和文化成就等多元价值的追求?
苏轼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评价,体现了一种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价值观,这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导向中,不能过于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价值,而应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平衡的价值体系,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全面成长。
综上,《东坡厚温公薄荆公?》一文在历史人物形象还原、历史文化解读、历史研究方法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价值与意义,为我们深入理解北宋历史以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有益思考。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魏建明〔中共内江市委党校退休教师。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党校研究生学历。公开发表理论文章60余篇,诗词歌赋和散文、游记、小说200余篇〕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