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月色如水,玻璃池边的竹影随风轻摆。一位年轻弟子正盘坐在池边,眉头紧锁,神色间带着些许疲惫。

他是妙善,药师佛座下的高徒,天赋异禀,能背诵千卷经文,尤其对密咒情有独钟。然而此刻,妙善的内心却异常焦灼。

一、

他已经七天七夜未曾休息,日夜念诵经咒,试图通过苦修证得神通,亲见诸佛菩萨。然而结果却与预期背道而驰——心如乱麻,杂念丛生,越念越是无法平静。

他抬起头,凝视着池中的月影,嘴里依旧不肯停下咒语,只是每念一句,眼神就愈发暗淡。

就在他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一阵清凉的微风吹过,池面荡起涟漪,仿佛有某种奇异的力量在靠近。

妙善抬眼,忽然看见药师佛正缓步走来。那身影宛如琉璃般透亮,光辉将竹林照得如白昼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善急忙起身顶礼,焦急地问:“世尊,弟子日夜苦修,背诵经咒无数,为何始终无法解脱?究竟是我的方法错了,还是我还不够努力?”

药师佛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微微一笑,说:“妙善,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妙善一愣,但不敢多问,只得静静听着。他从未见过药师佛如此从容,而这故事的开头,更是充满了不可思议。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有一位老农夫。他不识字,也从未读过经书,更别提修密咒了。他每天只念一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村里人都笑他愚笨,说他这样念根本没用。但老农夫不在意,只是日复一日地坚持。”

药师佛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等妙善消化这些话。妙善虽心生疑惑,但不敢打断。

“有一天,一位通晓密法的大师来到村里。听说了老农夫的事后,这大师特意去拜访他。

他问老农夫:‘你既不会经文,也不懂修行,只念这一句佛号,难道不觉得自己很无知吗?

老农夫笑着回答:

‘大师,我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每念一句佛号,我就觉得药师佛就在我身边。心里明亮了,也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后来呢?”妙善忍不住问。他隐隐觉得,这个看似普通的故事,背后或许藏着什么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老农夫在临终时,整个村庄都闻到了异香,天边还出现了金光。他念的那句佛号,将他引向了极乐境界。

妙善瞪大了眼睛。他从未想过,一个毫无学识的老农夫,只靠一句佛号,竟能获得如此殊胜的感应。而自己苦修多年的经咒,为何至今毫无进展?

二、

他心中的疑问越来越深,不由得继续追问:“世尊,那老农夫既不懂经咒,也没有智慧,为什么反而能得到这种结果?难道经咒还不如佛号吗?”

药师佛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讲起了另一个故事。这一次,故事的主角是两位住在雪山寺院的和尚。

“寺院里有两个和尚,一个通晓三藏,精通密咒;另一个不识字,只会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一句佛号。他们一同修行了二十年。”

“那结果如何?”妙善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师佛眼神柔和,缓缓说道:“精通密咒的和尚临终时,内心仍然充满焦虑,担心自己的修行不足,害怕堕入恶道。而那个只会念佛号的和尚,却安详地坐化,面带微笑,宛如入定。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让妙善心头一震。他努力想从这些故事中找到答案,却越发觉得疑云重重。他忍不住问:“世尊,这是为什么?难道经咒真的无用吗?”

药师佛的神情没有一丝波澜,只是淡然道出了其中的真谛,让妙善愧疚万分,也让我们明白了经咒和佛号到底对于念佛人意味着什么。药师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