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听闻陈长捷被特赦的傅作义在北京一个酒楼设宴,想请这个多年不见的好友吃饭,没想到却迟迟等不来陈长捷。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在陈长捷到了之后,不仅对傅作义冷脸相对,还留下一句:按照过去的脾气,我是不会来的。
陈长捷的话让傅作义愣住了,那么,究竟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他和傅作义之间发生过什么?
1、别样的饭局
1959年,党中央针对过去的战犯进行了第一批特赦,因为在改造期间表现良好,所以在特赦名单中,陈长捷的名字赫然在列。
作为曾经的好兄弟和上级,傅作义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刻着手安排与老朋友的会面,并且专门在北京的一家酒楼订了一顿饭。
特赦的指示和傅作义请他吃饭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到了陈长捷的耳中,对此,他表现的却很平静。
到了特赦的这天,陈长捷在走完所有的流程之后就离开了监狱。随即他就想到了傅作义对自己的邀请,被心中复杂情绪左右的他决定晚一点再去。
与此同时,傅作义却是早早的就到达了酒楼,为了防止陈长捷不知道酒楼所在,他还特意派人去接他,但最终也没接到。
正在焦急之时,陈长捷迈着悠闲的步伐走进了包间。傅作义看到曾经的好兄弟自然是激动不已,赶忙上前去拥抱。
但陈长捷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感受,很久之后才开口说了一句:“按照我以前的脾气,今天我是不会来的。”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傅作义也不禁有些尴尬。那么,陈长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是是话未说完还是两人真的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呢?
2、陈长捷与傅作义
在国民党的高官中,陈长捷可能不是与傅作义认识最早的,但两人的感情一定是最深厚的,但在1949年1月的天津战役之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很多人的眼中,陈长捷和傅作义是曾经的上下级关系,但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两个人却是出自同一学校的同窗。
出于对同窗的信任,年轻时候的陈长捷就在傅作义的指引下加入到阎锡山的队伍中,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在参军之后,陈长捷越来越觉得军队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加上他本身具备的军事实力,在军中备受器重,所以他对傅作义一直抱有感谢。
虽然两个人不在同一个部队,但陈长捷始终铭记傅作义对自己的引荐之恩,同时也奠定了两个人的友谊基础。
之后,陈长捷在军中的职务越做越高,军事指挥能力也逐渐可以与傅作义比肩,两个人逐渐成为军中的模范将领。
在军阀混战的时期,作为军人的两人不得不参与争斗,这既是机会也是一种危险,但好在,两个人的运气都还不错。
在经过激烈的混战之后,两个人在军中的职务越升越高,但都是各自发展,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并肩作战。
直到1940年,两人有了第一次合作。那时正是抗战的关键时期,但由于蒋介石与阎锡山的矛盾,陈长捷做出了率部下投奔傅作义的决定。
在两人的搭档下,绥远的民生和军政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陈长捷也是在这个期间,真切的感受到傅作义的英雄之处。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民想保住性命已经十分不易,但在傅作义治理下的绥远,却能够有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军政开支,可想而知,傅作义在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也是有了这次上下级的相处,陈长捷一直对傅作义都抱有尊重、敬仰的感情,并将他作为自己的目标。
在那个时候看来,两人的关系似乎还不错,但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两个人的人生开始走向不同的结局。
3、反转
我们经常说,傅作义是促进北平和平解放的民族英雄,但在这之前,他却干了一件对不起陈长捷的事,为此,他一直耿耿于怀。
在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作为国民党的将领首先肯定是以国民党的利益为重,所以,他在1948年提出要坚守华北、坚守平津的建议。
但那时的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解放军的大势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预估三个月东北野战军才能入关的想法在最开始就是错的。
在这样的错误之下,傅作义于1947年12月推荐自己的老部下陈长捷担任天津警备司令,负责坚守平津之一的天津。
在当时的陈长捷看来,这个任命无异于黑暗中的一束光,结束了他的冷落生涯,所以在那之后,陈长捷曾经亲自去面见傅作义,并向他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但鉴于傅作义一开始的错误预判,天津本身就是守不住的。1949年1月,天津战役爆发,解放军在陈长捷睡一觉的功夫就包围了天津城,这让陈长捷大为震惊。
于是,他立刻电告傅作义,随即就收到了傅作义誓死守卫天津的命令,出于对老朋友和上级的信任,他依令行事。
但最终,天津城破,陈长捷因此被俘,之后,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传来,陈长捷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被忽悠了,由此才对傅作义怀有不满。
再加上他在被俘之后,狱中其他国民党被俘高官的挑唆,他就更痛恨傅作义的小人行径。好在,陈长捷这个人本性不坏,在经过长期的改造之后,他明白了傅作义促进北平解放的原因,对他有些释然,所以,在见面之后,他说出了那句话,但是却没说完。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尴尬的时候,陈长捷又接着说道:“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造,我理解你了,就连我的脾气也变了。”
听到这句话,傅作义大松一口气,随即两个人拥抱在一起,谈论着这些年的变化和经历,就好像不曾有过嫌隙一样。
陈长捷的变化固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但其中,也有我党对战犯改造的一些努力,侧面反映了我党对于相关人士的宽容,彰显了高尚的精神。
参考资料:
傅作义、陈长捷——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