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
同样是30万的预算,你是会选一辆国产新势力造的电车,还是一辆挂着“bba”标志的新能源车呢?
答案可能让人意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新势力,而不是传统豪华品牌。
甚至有人直言:“bba 的电车,那是什么玩意?妥妥的杂牌!”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豪车品牌的招牌,不应该是品质和信任吗?
为什么到了电车领域,就不被大家认可了呢?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有趣又现实的话题。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并不认可:
觉得电车这玩意又没技术含量,bba 怎么可能比不上国产新势力?
且不说电车是否有技术。
但真的买过,或者开过 bba 的电车,往往会发现——说它们的电车是杂牌,还真的有一定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于它们的电车品质真的不行。
譬如奔驰的EQC,曾经闹出过烧电机的事件。
这听起来或许只是个别案例,但实际上非常离谱。
因为电机技术在汽车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了,就连一些小型新势力,甚至“杂牌”车企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而作为传统豪华品牌之一的奔驰,却栽在了这么基础的地方,难免让人觉得尴尬。
宝马的表现同样不让人省心。
它的大多数电动车,都是“油改电”的产物。
也就是说,直接用燃油车的架构,硬生生套上了电驱系统。
这样做的问题非常明显——车内空间被电池占据得七零八落,续航表现不稳定,甚至安全性都可能存在问题。
这种“只考虑成本”的态度,与那些从零开始研发电车的品牌一比,高下立见。
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电机技术上,宝马依然使用碳刷电机。
这不仅是技术落后的表现,还直接导致故障率居高不下。
甚至有人吐槽:“宝马电机突破性地解决了电机过于耐用的问题,完美实现了计划性报废。”
这句调侃虽不无夸张,但确实戳中了车主的痛点。
至于奥迪,那也是半斤八两。
至今为止,还用的大众电车平台,油车的那些套路改都不改。
譬如电车现在都普及碟刹了,尊贵的奥迪电车至今还在用鼓刹,简直就是无奈。
此外,Bba的电车还延续了它们在配置上的落后传统。
用一位车友的话来说,他买的20款530LE,简直是“要啥没啥”:
虽然轴距看上去不小,但后排地板隆起严重,实用空间非常一般。
新车到手才3个月,就因为电池鼓包需要质保更换,前不久又收到通知要召回更换电池。
配置方面更是让人心累:
没有360°全景影像,胎压监测只有报警没有实时显示,锁车不会自动关窗,没有盲区警告……
这些配置别说和同价位的车相比了,就连十几万的国产新势力车都甩它好几条街。
关键是,不仅“面子”不行,“里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以内部走线为例,Bba在燃油车时代布线还算规整,但到了电车时代简直“不忍直视”。
打开前盖一看,线束乱七八糟,好像随手搭上去的。
说实话,没人告诉你这是一辆Bba的车,你可能会以为是哪个廉价小厂的作品。
更不容忽视的是,它们的车只是“单纯的电动车”,而非“智能汽车”。
说白了,Bba的电车就像停留在过去的时代——仅仅是把车从油改成了电,却没有在智能化上下功夫。
拿车机系统来说,许多国产新势力车早已实现了语音控制、智能导航、智能驾驶等功能,甚至能根据车主的习惯个性化调整。
反观Bba,它们的车机界面还停留在十年前,交互逻辑复杂,反应迟缓。
辅助驾驶更是一个硬伤。
毕竟,国产电车辅助驾驶已经无限接近 L3级了,而 bba 的电车呢?
还是油车时代的老三样。
说到底,bba的电车只是换了一个驱动方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汽车思维下的产物。
只是一台电车而已,而不是智能汽车!
总的来看就是,说他们杂牌,某种情况来看,可能真的是名副其实。
但你要说他们造不好电车,我却并不相信。
更多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却又想躺在功劳簿上赚钱。
所以采用一些粗制滥造的三电系统,妄图利用品牌溢价狠狠的割韭菜。
但结果呢?消费者并不买单,所以沦落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