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被业界普遍视为实现智能驾驶的两大关键路径。目前有三个方向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技术验证,为大规模推广做准备。

C-V2X技术与单车智能的深度融合,将与ADAS系统形成互补,共同赋能智能驾驶的发展。这种融合不仅将推动汽车产业从单车智能向网联智能的转型升级,更将引领整个车联网产业迈向更加综合、智能的发展新阶段。

同时,国内各地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些示范区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并行的技术发展路线,通过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包括“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的协同推进,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将进一步加速V2X产业的落地进程。

另一方面,随着车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海量交通信息的挖掘、融合、分析与输出能力也在持续提升,这将进一步完善交通系统的服务与应用功能,推动智慧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全面融合发展。

评:这是一块大蛋糕,而且是政府(国资)投资主导的,属于大基建的核心项目之一,属于人工智能+传统行业场景之一,长期关注龙头企业:千方科技,特别注意行业当前依然是验证阶段,现在的订单量对业绩的增长有多大

技术支持:

C-V2X技术涵盖了LTE-V2X与5G-V2X两大领域。其中,LTE-V2X技术已具备坚实的产业应用基础,而5G-V2X技术尽管仍在标准制定进程中,但其在可靠性、速度、通信范围、定位精度、数据速率及时延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预示着C-V2X技术未来将从LTE-V2X平稳过渡到5G-V2X。5G技术可以提升车辆之间的感知能力,进而重点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说只有5G能让V2X真正有价值。V2X技术是目前唯一一个具有“超视距”能力的“传感器”,它不仅可以“看到”障碍物后面,还可以在任何天气或照明条件下“看到”和操作。在本质上,C-V2X解决了基于感知传感器系统的缺点,为驾驶体验带来了第六感。V2X设备包含车端OBU和路端RSU。

投入巨大:

截至2024年,理论上V2X技术已完全准备好实施和商业使用。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跨行业互操作性测试中得到了反复验证,很多路边设备现在都支持V2X,许多OEM已经为他们的车辆配备了V2X OBU。要想大规模运营V2X服务,还需要部署更多的OBU和RSU,路端RSU通常300米需要安装1个,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设备,这可能需要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市场上的旧车保有量太大,这些车几乎没有升级到V2X的可能。此外,道路运营商也需要时间将RSU安装到路边设备中。(评: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才能完成部署,设备需求量巨大

设备成本:

车端OBU的价格可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其中芯片价值量占到整个一半以上,路端RSU设备的价格大约在5万至7万元之间(未确认)。V2X通信芯片的制程技术主要在14nm到5nm之间,其中LTE-V2X芯片已较为成熟,5G+LTE-V2X芯片也正逐步拓展。目前掌握2G、3G、4G和5G通信技术的企业全球没有几家,仅有高通、华为和宸芯科技(中国信科)少数几家企业。(评:有报告指出,C-V2X套装(包含OBU和RSU等设备)的单价即使在未来量产大幅降价后,仍然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未来还是要等中国芯片先进制程突破后,才能大幅降低设备成本

政策支持:

从C-V2X产业化发展的时间轴来看,2020至2021年标志着产业的导入期,而2022至2025年则进入产业部署的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5年后将迎来产业的高速发展期。欧洲新车评估计划Euro NCAP在其2025年发展路线图中宣布,从2024年开始,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V2X连接才能获得五星级安全评级;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2024版正式发布,同样导入了C-V2X测试,从极端场景和非视距场景体现了C-V2X技术对智能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效率性三个方面的加持表现。这些举动将有效激励OEM在其车辆中大规模部署V2X,不过核心依然是价格,当前的价格大概只能安装在30万元以上车辆上。(评:万众期待中国先进制程进口完成产业链国产化,能够光明正大的报道出来

综合来看,C-V2X产业化爆发,需要安装和改造大量的设备,所以核心问题就在于设备的价格是否足够便宜。目前影响设备价格的关键因素就是芯片,包括通信芯片、计算芯片等等,这些芯片都需要先进制程才能实现,国内还不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所以价格很高。一旦完成国产化替代,就算不能做到“白菜价”,那也是留在了自家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