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内容,请参考吴越著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书中第一篇《伊尹五脏补泻方在伤寒金匮中的运用》中的第三章《伊尹救误治五脏泻方在伤寒金匮中的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误治泻肾汤

《辅行诀》引文:

泻肾汤:救误用汗法。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动悸不安,冒,汗出不止者方。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各三两(《传承集》注:各三两:此下抄本中有新补小字按语:“按:《金匮》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加生姜,治饮证。”此按非范抄本所固有,乃抄阅者据《敦煌古医籍考释》127页【按语】化裁人此。)——王雪苔版本无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吴越按:

阴气逆升,用泻肾方的君药与臣药——“茯苓 甘草”;阳气素虚,再加误用汗法亡阳,用补肝汤——“桂枝 生姜 五味子”。

心下有水气而不渴(无热):茯苓甘草汤

《伤寒论》原文: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

祛中焦水湿的方子: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怎么区分呢?

主要是从“渴”这个证上来区分:

有渴的用五苓散:五苓散证有“渴”,说明内有热,但没热到猪苓汤、白虎汤的程度,所以用到微寒的泽泻、猪苓,泽泻用量最大;有“汗出”,这是表证,是桂枝汤证,所以用到桂枝。

不渴的是茯苓甘草汤:特别提到“不渴”,说明阳虚比较明显,阳气不能从阳明走到太阳、少阳,所以要用桂枝、生姜,而且生姜用量最大。这说明光靠桂枝之温是不够的。但茯苓甘草汤证的寒湿没有严重到真武汤的程度,所以不需要用附子。

没有提及渴与不渴,那可理解为不渴:苓桂术甘汤,没有明显的寒,主要是“水逆”,因为水饮比较重,所以用白术;而茯苓甘草汤因为中寒比较明显,所以用生姜,不用白术。因为寒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只用桂枝就可以了,不用生姜。

苓桂术甘汤,说明在寒热问题上居中,所以既没有泽泻,猪苓,也没有生姜,只是重用茯苓,桂枝,行散利水而已。苓桂术甘汤主治证有一个特征——逆气。

《伤寒论》原文: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注解:

伤寒,四肢厥冷,并且心下悸,心下有水饮,体内寒重导致四肢厥冷。这时候应该先治水饮,可用茯苓甘草汤来治。因为同时有厥,有中寒,所以用茯苓甘草汤,里面有桂枝和生姜,升阳的力量相对大一些,而不用苓桂术甘汤,更不用五苓散(稍偏寒)。

如果只是治厥(比如用四逆汤),不治水,水还有可能渗入胃肠之中,变成腹泻。

吴越按:

茯苓甘草汤也比较接近伊尹救误治的泻肾汤,虽放在此处讲解,但也应结合“伊尹救误治的泻肾汤”来理解。

心下有水气: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苓桂术甘汤)

《伤寒论》原文: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

这是救误治泻肾汤的变化方:泻肾而补肝(用桂枝)。

本条讲的症状产生的原因,是误治(吐与下,包括误下)后导致的阳气严重不足,阴气逆升,加上患者可能原来湿气就重,所以中焦水湿就显得特辑严重。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这是类似于奔豚的反应,虽然不是起自脐下,原理是一样的。

“起则头眩”,蹲下站起来头就晕,严重的甚至什么都看不见,要扶墙。中焦水湿往上冲,可能会导致脸肿,舌头胖大,甚至导致大脑里面都有水湿。大脑水湿多,就会头昏不清醒;水湿多则血就相对少,蹲下一站起来,大脑供血不上则眩晕。

“脉沉紧”,脉沉,邪气在里;紧主寒,亦主束缚而不通畅。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小青龙汤可发汗,对于肺中有水饮,用细辛、干姜温中后可以发出去。但这里的水湿很重,脉“沉紧”;而且,经过吐与下后,人体的阳气已经很虚弱了,也没有了表证,所以不能用发汗法来解。若发汗,里的水湿便会激动,不但不能去,还会在肌肉经络里窜行,身体便会“振振摇”。要注意这个苓桂术甘汤与小青龙汤的区别。

本方与真武汤相比,苓、术相同,以桂枝代替附子,芍药与生姜换成甘草,整体上比真武汤力量弱。

茯苓、甘草,是伊尹泻肾汤的君药和臣药。炙甘草还能补中,和诸药。水湿去掉之后,脾胃会空虚,用适量的炙甘草能建中补津液。邪气去了,需正气来填充,如果让脾胃虚着,水湿就有可能还会再次囤积。现在的炙甘草都是蜜炙的,很甜腻。《伤寒论》里的炙甘草并没有说明是蜜炙的,有研究说《伤寒论》里的炙甘草事实上就是直接炒或炙的,并不加蜜。几个祛饮的方子都有炙甘草,而且用量不轻,如果蜜炙的话,恐有滋腻助湿之弊,因为湿证饮证是里面有水湿囤积阻滞,是属于偏实证的范畴。

白术是化味药,香气温厚,擅长化中焦脾胃的水饮而补脾生津止渴。

桂枝升阳,能降反逆之阴气。桂枝能使小肠、膀胱的阳气加强,“太阳为开”,太阳经主寒水,下焦之水的气化之力就会加强。人体的水湿要先气化,才能出表,也才能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就像蒸笼的原理。

金匮:苓桂术甘汤(也可用肾气丸)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三两甘草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

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气中)。

金匮: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肾着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吴越讲解:

这是救误治泻肾汤的变化方:泻肾而补肝(用干姜,不用桂枝,都是补肝升阳的)。

伤寒论“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原文: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解:

“脐下悸”,水气在脐下,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心下悸,湿气囤积于中焦不能气化,用苓桂术甘汤。这一条是脐下悸,湿气囤积在下焦不能气化。这个时候会发生一种叫“奔豚”的症状。《金匮要略》里这样解释奔豚:“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感觉有气从腹部上冲,上冲胸咽,发作起来很难受。

这里的独特症状是“脐下悸”,它与“心下悸”的位置不同,都可用桂枝。张仲景对于心下悸,经常用茯苓。如果按伊尹经方,心悸是可用桂枝的。桂枝温阳而加强水之气化,走太阳小肠经、太阳膀胱经而微发汗或利尿。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可看作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将白术换成大枣(不防简称苓桂枣甘汤)。

这个方子和苓桂术甘汤相比,不止是将白术换成大枣,更将茯苓加倍,加强了从下焦往下利水的力量。这里的茯苓用半斤(八两),约等于125克;而苓桂术甘汤的茯苓只有四两,也就是一半的剂量。

为什么加大枣?大枣是补肝汤的化味药,既能助阳气又能补津液。如果水湿气化往上,等于有化生成津液被利用的可能;现在水湿在下焦,要往下渗利,那就只能作为废水排出去了,于是多加一味大枣补津液。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

2024年12月2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重提示:文中如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需求医诊治。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文章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实践问题。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而学习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则最为容易!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著作、文章和课程。

炎黄学者民族医生-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C5、《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续集)》(加深讲解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的经典用药,另外非经典用药100多种加以讲解)

第二系列:略

第三系列:略

附2: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第一类:经方课程

一、《分类讲病(经方体验)》

二、《经方易用(经方入门)》

三、《经方直用(经方晋阶)》

四、《经方逻辑(经方研修)》——特别系列:经方体系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五、其它经方课程

第二类:针灸课程:

第三类:特别课程:

第四类:普及课程(公益免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