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陈卫东 撰文/文如其名168

我叫陈卫东,1964年出生在一个山旮旯的小村庄。我是大哥,下面还有四个弟妹。父母都是从土里刨食的农民,他们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吃上国家粮,端上铁饭碗。为家族争光,为弟妹做榜样。然而,天不遂人愿,十八岁那年,我高考时发挥失常,与大学失之交臂。

父亲听见我落榜的消息后,长叹了一口气,拿起竹烟筒,坐在大门口默默地抽起烟丝来,时不时地吐出一圈圈白色的烟雾。在烟雾笼罩下,父亲看起来更加显得苍老。

母亲系着围裙,一言不发地去厨房烧火做饭,只听见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碰撞声,其中还夹杂着母亲一阵阵的叹息声。

我难过得连晚饭也不想吃,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着今后的出路。我原来还想复读一年再考,争取考上心仪的大学。然而,看见家里的困难条件,我无法张嘴向父母要钱去补习。

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最终,我放弃复读的念头,决定报名参军。在那个年代,以我高中毕业的文化,只要体检政审合格,去当兵应该不成问题的。

父母听了我的想法后,只得无奈地点头答应。于是,冬季征兵工作一开始,我就去公社武装部报名。经过体检政审合格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边防连队炊事班当炊事员。部队驻地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居住着苗族、瑶族、侗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群众。那时,当地群众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的子女特别是女孩子,还有不少人上不起学。

有一次,我下山到当地集市上买菜及油盐酱醋等日常生活用品,刚好碰上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在街边摆卖鸡蛋。

我蹲下身子,问小女孩鸡蛋怎么卖?小女孩用夹杂少数民族方言的普通话回答我。我买下一背篓的鸡蛋后,问小女孩今年多大了,家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去上学而来卖鸡蛋?

小女孩眼泪汪汪地说,自己今年十二岁了,家在附近的垌岭寨,自己读到五年级上学期就不读了。因为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劳动,母亲生病,长年躺在床上,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在读书,家里负担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听了小女孩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时,心里五味杂陈,想起自己也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未能圆大学梦的遗憾。那一刻,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冲动,我决定资助她上学,直到大学毕业。然而,身边的人却对我的举动投来了异样的目光,甚至有人嘲笑我多管闲事。

但我深知,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我不能因为他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坚持。于是,我每月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拿出一部分,按时寄给那个女孩,鼓励她好好学习,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暗中资助少数民族地区女孩上学的事,不知是怎么传到部队首长耳朵里的,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相继找到我,详细了解我是怎样发现女孩辍学的,然后又是怎样资助她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的。我实事求是地回答了首长们的问题。

不久,部队把我树为学雷锋标兵。消息传开后,许多军队和地方报刊的记者纷纷来采访我,报道我多年来默默资助少数民族女孩上学的先进事迹。一时间,我助学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为此,我也荣获了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随后,我也从一个炊事班的普通战士,逐步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

时光荏苒,我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句号,我转业回到了家乡工作,有幸被任命为副县长。我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更好平台。

凭借着在部队锻炼出的坚毅品质和出色能力,我在县里的工作中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连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荣立三等功一次。

我始终没有忘记当初那个贫困女孩,在工作之余,我依然关心着她的学业和成长。几年后,她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军旅生涯,不仅锤炼了我的意志,更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无论面对多少质疑和嘲笑,都要勇敢地走下去,因为最终,善良和坚持总会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声明:文章来源于身边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