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来自希腊北部的研究敲响了警钟:一种看似普通的病毒——细小病毒B19,竟然可能导致儿童患上严重的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这项发表在《儿科调查》上的研究,提醒我们绝不能忽视儿童“感冒”后的潜在风险。
什么是心肌炎?心脏也会“感冒”?
心肌炎,顾名思义,就是心肌(心脏肌肉)发生了炎症。想象一下,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水泵,日夜不停地为全身输送血液。一旦心肌发炎,这个“水泵”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心肌炎的病因有很多,其中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之一。而这次研究的主角——细小病毒B19,就是一种可能引发心肌炎的病毒。
细小病毒B19:披着“感冒”外衣的“心脏杀手”?
细小病毒B19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孩子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流感样症状,比如发烧、关节痛,以及最具特征性的“耳光样”皮疹——两颊通红,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
由于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然而,正如这项研究揭示的,细小病毒B19有时会“悄悄”攻击心脏,引发严重的心肌炎。
研究发现:细小病毒B19如何“攻击”心脏?
这项研究由希腊雅典奥纳西斯心脏外科中心的Filippos-Paschalis Rorris博士领导,他们报告了希腊北部塞萨洛尼基地区五例学龄前儿童感染细小病毒B19后患上心肌炎的病例。
与其他一些直接感染心肌细胞的病毒不同,细小病毒B19主要攻击的是冠状动脉内层的内皮细胞。冠状动脉是负责为心脏供血的重要血管,一旦内皮细胞受损,就会导致心脏血流减少,进而引起心肌功能障碍。
这项研究中,所有患儿都出现了左心室衰竭,这是心肌炎的严重表现。其中一名患儿甚至不幸发生了心脏骤停,未能幸存。其他四名患儿也出现了N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I(Tn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异常。这些指标的异常都指向了心脏功能的严重受损。
如何早期发现细小病毒B19引起的心肌炎?
由于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初期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因此早期发现心肌炎非常重要。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感冒”后的情况,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警惕:
持续高烧不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胸闷、胸痛;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跳加快或不规律;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一旦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或几种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研究的意义:推动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细小病毒B19与儿童心肌炎之间的关联,也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研究人员指出,心脏活检虽然是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但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心脏磁共振(CMR)这种非侵入性检查,结合PCR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小病毒,来更准确地诊断儿童心肌炎。
此外,研究人员也对病毒在特定地区引起的疾病突然升级感到好奇,认为这可能与病毒的毒性增强有关。这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病毒变异的监测,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
给家长的建议:重视孩子的每一次“感冒”
虽然细小病毒B19引起的心肌炎比较罕见,但其后果却非常严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重视孩子的每一次“感冒”,不要掉以轻心。密切观察孩子“感冒”后的症状,一旦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加强孩子的日常护理,提高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 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我们,医学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未知需要探索。我们既要关注新技术的突破,也要重视对常见疾病的深入研究。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守护儿童的健康。
参考资料:Rorris, F-P., et al. (2025). Regional outbreak of parvovirus B19 acute myocarditis in preschool children. Pediatric Investigation. doi.org/10.1002/ped4.1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