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1月8日,美国加州洛杉矶县多处野火迅速蔓延,受飓风级强风影响,火势目前难以控制。(早前报道:)

据悉,帕利塞兹火灾已烧毁超过1182公顷土地,数万人被迫撤离。与此同时,伊顿火灾也席卷约405公顷,超过52000名居民接到疏散命令。北部的赫斯特火灾在短短4小时内蔓延至约202公顷。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并部署了超过1400名消防员和应急人员投入灭火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安东尼·霍普金斯,约翰·古德曼等好莱坞一线演员以及帕里什·希尔顿等名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房子均已被烧为一片平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已不是美国第一次遭遇大范围的野火侵袭了。为什么美国的野火屡次出现,扑灭起来又如此困难?

先温暖潮湿再高温干燥

南加州气候打造完美燃料

在美国的多项研究中,将野火定义为“由意外点燃而引发的火灾,例如闪电,火山,未经授权和意外的人为火灾,以及被宣布为野火的火灾。”

野火是如何产生?降水等季节性条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整体的气候变化也在影响野火季节的长度和严重程度。俄勒冈州立大学俄勒冈气候变化研究所所长埃里卡·弗雷什曼说:“自去年春天以来,南加州一直没有明显的降水,整体植被非常干燥。虽然说气候条件并不是特别温暖,但是风力非常大,而且湿度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农业部表示:“平均气温上升导致冬季积雪减少,融雪提前,夏季降水减少,水分蒸发加剧,这些都是导致野火数量和烧毁面积增加的原因。我们可以预计,野火季节将会进一步延长,干旱会继续影响生态系统,野火的数量也会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来说,美国典型的野火季节是夏季和秋季,这次在冬季燃起这么大的野火并不常见。这次冬天美国西部先是温暖潮湿,让草和植被生长得更快。随后出现的热浪,烘干了植被表面,让植被整体变得干燥,为火灾创造了完美的燃料。

焚风效应导致火灾频发

南加州将其称为圣安娜风

南加州还是世界知名的具有明显焚风效应的地区。焚风效应‌是指空气在山地背风坡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具体来说,当湿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时,水汽会凝结成云雨,到达山顶后空气变得比较干燥。随后,这股干燥的空气会沿着背风坡下沉并增温,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这直接导致整个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的野火威胁进一步加大。‌在南加州,他们还给焚风效应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圣安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焚风效应,让西部几个州成为美国野火肆虐最严重的区域,而加州则是西部受到野火侵害最严重的州之一,唯一能与其相比的是爱达荷州。不管是在野火烧毁面积还是在野火发生次数上,加州都位于全美的前列。

在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17次火灾中,有5次是发生在加州。从这次洛杉矶的大火看来,南加州的最严重火灾历史可能会又一次被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极端野火出现频率20年翻番

每年有16000人死于野火

过去20年时间里,美国极端野火的出现频率和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农业部的气象学家里皮表示:“近年来,我们已经观测到南加州的野火威胁至少持续到12月,但是这种威胁持续到1月是不正常的。”

多年来,美国的野火高发季已经从每年的5个月延长到了7个月,还在继续延长。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除了威胁时间变长之外,单次野火烧毁的面积和平均燃烧时间也有所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美国已经发生了2万多场野火,烧毁了超过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据美国国家经济局报道,过去10年中,野火和随之产生的烟雾暴露,每年导致近16000人死亡。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进行下去,2050年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可能会增加到近28000人。

野火次生灾害严重

科学家称美国人要学会与火共存

野火的直接伤害固然可怕,但是带来的次生灾害和社会影响同样巨大。根据电力公司跟踪网站的数据,截至1月8日下午,加州已经有150多万户人家断电。光是这一次野火,就导致了洛杉矶地区超过10万人的迁移,超过1000家房屋被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几十年内,美国每年例行用于扑灭野火的费用超过10亿美元,其中2022年高达到35亿美元,野火还导致了数百名消防员遇难。野火带来的烟雾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对附近居民的健康影响和随之带来的社会成本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曾经发生过野火灾害的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会重复发生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坎宁安表示:“我们正在走出一个人们认为我们可以扑灭所有火灾的时期,我们需要学会和火共存。这涉及到创造更多良性的火,更少糟糕的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何创造,科学家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翁汉俊

编辑 成嘉怡

审核 毛迪 王晨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