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师范院校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建国以来,全国各个层次的师范院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不清的老师,对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但是,现在似乎出现了一个趋势,即师范院校越来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让人感觉这样发展下去,师范专业可能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以后不需要师范专业培养教师。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招聘教师的新闻,就引发了公众这样的思考。据悉,江苏省苏州中学近日公布了招聘录用名单,一共招聘13人,竟然没有一个是师范专业的。
从这个公布的信息看,招聘的13人,不是博士,就是硕士,都是出自名牌大学。这些大学都不是师范院校,他们的专业也不是师范专业。这引起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是才出现。2016年,《光明日报》的一份调查就显示,某市一所中学招聘的76人当中,有50多人为非师范专业毕业。所以这已经成普遍现象了。
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种现象呢?第一个原因,我觉得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政策的问题,即国家规定,不管什么专业都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只要学历达标就行。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教育教学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使得教育用人单位更看重学历,尤其是名校的学历。因此,除了名牌师范大学,普通师范院校就显得失色了。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相互矛盾。第一个问题,非师范专业的人虽然也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但是能具备师范专业的教育专业素养吗?我认为不能。
众所周知,师范专业开设的科目,是专门为培养专业的教师而特定,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三字一画,以及艺术方面的熏陶,此外还有见实习,专业特点很强。
第二个问题,如果非师范专业的人从教,也能像师范专业那样胜任,那么,师范专业存在的价值在哪里?还有必要把师范院校开办下去吗?还有人报考师范院校吗?
很明显,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矛盾的。如果非师范专业可以胜任教学,那么就说明师范专业没有存在的价值,报考师范院校,毕业后反而就业面受到局限。
现在因为对教师的需求下降,师范院校招生本来就出现困难,如果学校招聘教师再越来越非师范化,有理由相信,师范院校将难以为继,至少有一部分会办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