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4年10月,新京报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中称科研工作者贵州又发现了两个新的物种!
然而这两个新物种的发现,竟然和一名研究生和家里长辈无意间闲聊的一次经历有关系。
研究生小吴和家里一位比较喜欢钓鱼的长辈攀谈的时候,对方说自己曾经在老家附近的洞穴里面钓过鱼。
没想到后面还真的就钓上来了,但是这条鱼的样子非常奇特,它长着一圈胡须,身子还是半透明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体色太过显眼,他还以为这玩意就是泥鳅呢。
长辈的一番话引起了小吴的好奇,于是她就约上几个人,来到长辈曾经钓鱼的洞穴里面去寻找这种神奇的生物。
几个人来到贵州紫云县的猫营镇之后,很快就在这附近找到了两个洞穴。
这洞穴看上去并没有被开发过,应该是未知的洞穴。
洞穴的入口离底部的地下河大概有个150米深,于是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进入了洞穴里面。
要知道,150米深可不是个小深度,而且这个洞穴四周的岩石也并不稳定,一不小心就会落石。
但这并没有阻挡大家寻找传说中的“透明鱼”的决心,于是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好几个人都安全地来到了地下暗河。
很快他们还真就在暗河里面找到了一种全身半透明的鱼,它们甚至能清晰地看到这种鱼的内脏。
一行人赶紧拿出专业设备开始拍照。
拍照的时候,大家还发现这种鱼的皮肤在某个角度下非常漂亮,就像是在发光一样。
于是一行人将一些鱼儿带出了洞穴。
出洞之后他们又有了非常震惊的发现----这种鱼竟然变色了!
而且不仅变色,还带上了褐色的花纹。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鱼的眼睛好像再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在应该长有眼睛的地方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
这还真是挺神奇的。
从一个洞穴“探险出来”后,大家又得到了另外一个洞穴也生活着一种透明小鱼的消息。
见到这种小鱼之后,大家发现它们的长相和前面一种差不多,但是这种鱼有的已经全部变成了半透明的颜色,有一些还难得保留了一些体色。
于是大家也采集了一些这种鱼的样本。
那么这两种鱼究竟是什么鱼,为什么会生活在洞穴里面呢?
«——【·神奇的透明鱼·】——»
确定这两种鱼是新的物种之后,研究人员就给它们取了名字----“紫云高原鳅”和“亚鲁王高原鳅”。
紫云高原鳅的体型较为小巧,成年之后身长通常在5厘米到8厘米左右。
在洞穴中的时候,它的身体呈半透明状,透过体表甚至能隐约看到体内的脏器。
它们的脑袋相对较小且扁平,眼睛退化得极为明显,这是它对洞穴黑暗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紫云高原鳅的体表没有鳞片,但是上面有一层薄薄的黏液,这能使它们的身体更加光滑,有助于它们在狭窄的洞穴水道中穿梭自如。
出洞之后就能看见,它们的背部颜色略深,呈淡淡的褐色,夹杂着一些不规则的斑点。
这种变色现象是它对光线变化的一种应激反应,其体内的色素细胞在光线刺激下发生变化,以试图适应新的环境。
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避免在新环境中过于显眼而遭受危险。
紫云高原鳅是典型的洞穴鱼类,它比较喜欢生活在黑暗、静谧且水流相对平缓的洞穴地下河之中。
洞穴内的水温常年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水质清澈且富含溶解氧,这为紫云高原鳅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另一种新物种被命名为亚鲁王高原鳅,它的体型稍大于紫云高原鳅,成年个体一般在8厘米到12厘米左右。
它的身体同样呈半透明状,但与紫云高原鳅不同的是,亚鲁王高原鳅的一些个体体表分布着一些独特的白色斑纹。
它的头部较为钝圆,眼睛同样退化,但在头部两侧有一对较为发达的触须。
另外,亚鲁王高原鳅的鳍相对宽大,尤其是胸鳍和腹鳍,这使得它在洞穴水流中能够更加灵活地游动和操控方向。
亚鲁王高原鳅也喜欢栖息在麻山地区那些深邃、人迹罕至的洞穴之中。
这些洞穴通常有着复杂的地质结构,地下河与溶洞相互连通,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神秘的水下世界。
洞穴内的环境阴暗潮湿,洞穴底部铺满了细腻的沙石和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这为亚鲁王高原鳅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因为这两种鱼的分布范围狭窄,仅在麻山地区的特定洞穴中发现,且栖息地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如洞穴开发、水污染等,导致其种群数量较为稀少。
所以它们现在也是专家们重点保护的对象。
那么洞穴里面为什么会有鱼生存呢?
其实在比较漫长的时间里面,地球可能经历过几次地壳的大变动,所以有一些鱼就不小心被困在了这样的地方。
而有一些鱼在洞穴里面能够找到足够的食物和足够的生存空间,所以它们就会在这个地方生存下来。
而且洞穴里面不仅环境稳定还没什么天敌,这对一些鱼儿来说就是增加了繁衍的机会。
所以它们才能在这种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像世外桃源一样的日子。
参考:
新京报《贵州发现神秘洞穴鱼新物种:藏身150米深洞穴河中 鱼身会变色》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