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报道,

近日,

广州多地市民向记者反映:

自家门前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悄悄提升了收费标准,

有城中村居民甚至称

自己充一夜电花费近10元,

“涨价幅度将近一倍,

我认为不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

有充电桩充一晚十几元,

预充卡制度不合理

住在广州白云区黄石街道马务村的王先生表示,此前他给自己的电动车充满电通常只需要2元多,如今从空电到满电,充满几乎需要5到6元。

“太贵了!”王先生告诉记者,充电桩小程序上的扣费记录显示,2024年12月28日,他在村内一款名为“驴充充”的充电桩上充电8小时,扣费总计6.78元,消费明细中电费仅为1.25元,而务费则高达5.5元

王先生告诉记者,马务村内电价仅为0.85元每度电,一般充满一个电瓶约1.5度电,远超居民家中用电数倍,“大家花了那么大力气把电瓶从楼里清出来,如果充电太贵,难免会有人再把电瓶偷偷带回家充。”

关于电动车充电桩涨价,家住番禺广场附近的江小姐也有类似的感受。2024年12月26日,江小姐在番禺广场附近商场周边的充电桩充电时,充电10小时花费6元。江小姐对此质疑,“正常来说是不是不用充到最大时长,充满后是否应该提前结束扣费。”

同时,江小姐表示,当下不少充电桩属于预付卡制度,通常需要先交一笔钱再充电,“商家为了留住顾客可以理解,但由于充电桩太杂太多,如此下去不是要预支付更多钱。

而住在白云区龙归街南村的陈先生表示,自己家门口的充电桩充一度电需要3元电费和3元服务费,“以前充满电只需要3元,现在充满一台车就要近10元,一下子涨了一倍。”

记者实测:

充电过程中点击十余次

才可关闭跳转页面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不少充电桩面临

充电流程复杂、

价格公示不清晰、

手机小程序广告过多等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动自行车充电(资料图)。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记者在广州市越秀区五羊新城的叮叮充电桩尝试扫码充电时发现,整个过程需要点击十余次,才能关掉各种跳转页面和充值广告。

同时,尽管该充电桩用纸牌标明了充电价格,但存在人为涂改及公示牌放置不够突出等问题。

等待充电过程中,一位前来充电的市民向记者表示,“每次找到的一个充电桩都不是同一个商户,需要反复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已发布电动车充电相关提醒

此前,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我市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函》(简称《提醒告诫函》),提出全方位执行明码标价要求。

《提醒告诫函》指出,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计价。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费用主要包括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充电电费和服务费要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经营者要抓紧进行改造,应在2025年1月1日前全面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单独计价后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应保持平稳,不得借机上调充电费用。

充电设施经营者必须在充电场所、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等醒目位置分别标示充电电价、充电服务费及收费标准、服务电话等内容,不能用手机扫码或网络上的标识来代替服务场所的明码标价,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在单次充电结束后,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向用户推送计费模式、充电时长、收费金额等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律师:

充电桩收费虽属市场行为,

但不可随意改价

针对充电桩价格上涨问题,广悦律师事务所律师莫碧琪认为,当下收费主要构成为“电价+服务费”,“电价是根据场所用电价格确定,较为固定。但目前对于服务费标准,确实是没有上限的,是交由市场进行调节,所以有可能出现服务费比电价高的情况,充电设备经营者应当尊重市民的需求,合理制定服务费,才可以稳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市民所反映的部分充电桩采取预充值模式,在莫碧琪看来属于霸王条款,不合理地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电动充电桩应当明码标价,按照实际消耗电量付款。其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发布管理办法,要求充电设备经营者在充电场所、应用程序等明码标价,告知用户计费模式、充电市场、收费金额等,并明确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进一步促进企业自律;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征求市民和企业的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对服务费分区域作出指导价格。

欢迎广大市民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进行监督,若发现有价格违法行为,请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2345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你在给电动车充电时有遇到过相关问题吗?

点赞转发,提醒身边人维权!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DV现场、信息时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