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海峡连接南海与西太平洋,被称为中国海军驶向深蓝的生命线。

然而,看似宽广的水域上,隐藏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近年来,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军事部署愈发密集,不仅频繁联合盟友展开军事演习,还在巴士海峡周边建立了层层监视网络。

从高空侦察机到潜艇追踪器,甚至包括最新的反舰导弹系统,无不直指中国航母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山东舰”航母战斗群穿越巴士海峡时,沿途几乎被多国军舰和侦察设备全程锁定,任何一点行动都可能被对手及时预判。

战略咽喉似乎已被完全掐住,成为外界眼中的“封锁点”。但中国真的会因此陷入绝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事与地缘政治的交汇点

2023年4月,“山东舰”航母战斗群通过巴士海峡,驶向台湾省东部海域。

巴士海峡位于连接南中国海和西太平洋的关键位置,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它是进入西太平洋的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正因如此,巴士海峡长期以来都是中国海军演练、巡逻和战略行动的重要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士海峡宽阔的水域和复杂的地缘环境,使其成为中国维护区域安全和保障战略纵深的关键点。

通过这一海峡进入台湾省东部海域,可以快速抵达西太平洋深海区域,为中国航母编队提供了广阔的战术空间。

在现代军事理论中,掌控这一区域意味着能够在远海区域拥有更大的战略灵活性,这对于防御和反制来自外部的潜在威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巴士海峡的战略价值也使其成为美国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美国以维护所谓的“航行自由”为借口,在这一水域频繁进行军事活动。

通过控制巴士海峡,美国希望达到遏制中国海军的目的,特别是在中国海军试图通过这一通道进入太平洋的情况下。

美国认为,如果能够在这一海峡实施有效的封锁或控制,就可以切断中国海军前往西太平洋的主要通道,进而对中国的海上活动形成重大制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的这一目标不无道理。

巴士海峡的地理条件使得其在战时极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宽阔的水域可以容纳大型舰艇的通过,但也使得舰队容易暴露在敌方监视和攻击范围内。

与此同时,海峡两侧的岛屿地形为雷达和监视设备的布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与菲律宾合作

近年来,美国与菲律宾在巴士海峡附近的军事合作频率和规模显著增加。

2016年7月,菲律宾单方面提出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虽然最终被中国明确拒绝承认,但这一所谓裁决成为美国及其盟友利用国际法律工具对中国进行打压的一个手段。

菲律宾在此过程中与美国的关系进一步紧密化,这种地缘政治联动加剧了巴士海峡周边的紧张局势,也为日后美菲军事合作提供了更多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4月,美国与菲律宾联合进行了为期18天的“肩并肩”联合军演。

尽管对外宣传时强调这只是一次常规反海盗军事演习,但其实际内容却远超普通的海上安全行动。

演习项目包括模拟拦截疑似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船只,这一点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选择在巴士海峡附近展开这样的演习,显然并非偶然。美菲在此组织联合军演,客观上对中国海军的行动形成了直接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演习的时间和地点也具有深远意义。

当年4月正是“山东舰”穿越巴士海峡的敏感时期,而演习的地点靠近巴士海峡这一关键通道,显然不是单纯为了反海盗。

实际操作中,美国与菲律宾的军舰和侦察机频繁在这一地区活动,模拟拦截行动的目标、战术运用和兵力调动,直指对区域内强国海上活动的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这次军演美国派出了包括导弹驱逐舰在内的多艘主力舰艇,以及P-8A“海神”反潜巡逻机等先进装备,参与训练的兵力规模也达到数千人。

菲律宾则派出自己的海岸警卫队和海军力量,与美国进行联合演练。

此部署不仅提升了菲律宾军队的作战能力,还加强了两国在巴士海峡附近海域的协调作战能力。

这些举动明显是在强化菲律宾对美国战略计划的依附,同时扩大美国在第一岛链区域内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肩并肩”演习的持续时间较长,涵盖了反潜、反舰、岛屿防御等多个项目,其覆盖范围甚至延伸到毗邻巴士海峡的敏感海域。

演习过程中,美菲两国舰艇和飞机频繁在海峡一带活动,侦察、警戒的力度明显提高。

对区域航行的直接影响也不可忽视,多艘过往商船被要求调整航线,以避免靠近军演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联合军演

2023年6月,美国、菲律宾和日本三国首次在巴士海峡及其周边海域联合举行了海上军演。

此次军演不仅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达400余人,而且明确体现了区域内的地缘政治复杂性。

三国此次联合军演旨在加强海上协同作战能力,涵盖了多项军事项目,包括反潜作战、模拟海上拦截和岛屿防御等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军演的背景是近年来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扩展和对所谓“印太战略”构想的具体实施。

美军派出一艘导弹驱逐舰和两架P-8A“海神”反潜巡逻机参加演习,而日本则派遣了海上自卫队的一艘护卫舰,同时菲律宾也动用了包括海岸警卫队和海军在内的多艘舰艇与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日、菲三国的联合行动,是在展示对第一岛链防御体系的协同作战能力。

尤其是在演习中增加了模拟海上拦截的内容,显然是针对中国海军可能通过这一通道进入太平洋的实际行动。

演习期间,三国舰艇在巴士海峡周边的密集活动也对区域内的正常航运造成了一定干扰,过往船只被要求绕行,部分商业航运公司对这一带的安全性表达了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多国联合的军事行动并未随着军演的结束而停止。

到了同年12月,菲律宾海军和海警船擅自进入了仁爱礁附近海域。其目标直指中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

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方在此保持着有效管理。

然而,菲律宾的舰艇和海警船此番行动,意在强化其对该海域的非法声索,并试图通过实地存在改变南海的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瞩目的是,美国在菲律宾挑衅行为后的迅速反应。

紧随其后,美国立即派遣了一艘军舰和四架军机进入仁爱礁附近海域,声称是为“监测局势”“维护地区稳定”。

这种所谓的支持行为,其实是对菲律宾挑衅行为的纵容和背书,同时也在进一步激化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

通过这样的行动,美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同时也试图将菲律宾绑上其对华围堵的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应对措施

面对美国在东亚和南海地区不断强化的军事部署,中国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安全和区域稳定。

近年来,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的远洋训练频率不断增加,逐步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宁舰”“山东舰”以及新型航母的陆续入役,让中国海军具备了更强的机动能力和远洋投射能力。

中国航母群并未局限于巴士海峡这一通道,而是通过多方向的战略部署,突破了传统地缘环境对行动范围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母编队的演练,通常涉及多舰种、多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包括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和补给舰的协同。

通过这一综合体系,中国海军能够在复杂的地缘环境中灵活机动,避免受到单一方向封锁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中国在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部署上也展现出快速反应能力。

东风-17的亮相,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在应对区域安全威胁时的一张关键“王牌”。

导弹速度快、精度高,具备突破现有反导系统的能力,为中国的防御体系增添了强大的远程打击手段。

在面对可能的突发状况时,东风-17的部署不仅能够覆盖周边关键海域,还可以对第一岛链内的潜在威胁形成有效威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中国还不断加强南海岛礁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机场、港口、雷达站等多功能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一张覆盖南海及周边地区的防御网络。

这些基础设施与远程武器系统的配合,使得中国能够在第一时间应对区域内的紧急情况,同时保障海上航线的安全。

南海岛礁的这些部署并非仅为防御,而是服务于更大范围的战略需求。

通过巩固南海的防御纵深,中国能够进一步辐射到巴士海峡、西太平洋及更远的海域,全面提升战略空间的控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随着装备的更新与战略的调整,中国将继续以更加灵活和全面的方式应对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推动全球海洋治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台媒紧盯:时隔一个月,山东舰航母再次穿越巴士海峡 2023-10-27 来源:台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