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进腊月,公婆便相继打来电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赶紧给他们转那3万元过节费。
3万元对于往年的我们,可谓是小菜一碟。可今年,厂子的订单锐减了一大半,除去车贷、房贷还有员工工资,我们手里所剩还不到一万。
“爸、妈,今年的生意不好做,能不能……”
“不给!”两个字还未说出口,便被婆婆打断,“有一就有二,你们必须给,今年实在拿不出来的话,打欠条也成。”
我一下愣怔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是债主吗?
当初我们只是看在公婆身体欠佳的份上,想尽一份孝心,便在刚进入腊月时,提前给公婆转了3万元的过节费。
之后的几年,因为生意不错,我们也就继续给了。
一来二去的,现如今,怎么变成“必须”了,没有的话,还得打欠条!
“让我们打欠条也成,咱们是不是该好好讨论一下你们二老今后的生活了?”我直接质问道。
得寸进尺的人,我不会再惯着!
02
说起我公婆,我真的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
在老家种地时,同样的一亩地,人家能收入1000斤,到了他们俩,只能收700斤。
去工厂做工,他们两口子还顶不了一个人用。
让他们在家带孩子,还得专门请个保姆给他们做饭,要不他俩忙得连饭都吃不到肚里。
无奈之下,我和老公带着孩子来到城市谋生。
我娘家哥那时正好有个厂区忙不过来,便让我们两口子负责。
毕竟是自家生意,我和老公相当上心,当年的利润是往年的3倍,可谓创下新高。
我哥觉得我俩很有做生意的天赋,再说我哥也心疼我,想让我过好日子,便半卖半送把那个厂区给了我和老公。
厂子到了我们手里,我和老公的干劲更足了。
就在那年,公公去地里干活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左脚踝骨折。婆婆知道我们厂子里忙,就主动把照顾公公的任务揽了过来。
公公1.8米的大个子,200斤左右,婆婆才1.5米的小个儿,照顾起来甚是费力。
我们眼看着婆婆日渐憔悴,这才在年底时,拿出3万元来孝敬他们。
因为厂子效益好,我和老公每次回家,也都会给他们老两口两千、三千的。
就这样,他们便慢慢习以为常。
03
其实,公婆如今的年纪也不大,两人都还不到60岁。
或许是因为有我们的物质托底,他们索性把家里的土地租给了邻居。老两口在老家,要么去赶集,要么去搓麻将,整日无所事事。
小姑子正在上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是我们来承担。
婆婆以前说:“我和你爸没啥本事,你小妹的事你们做哥嫂的多担着,她会记得你们这份情的……”
小姑子能否记得这份情,我不清楚,但公婆却渐渐把这事变成了理所当然。
“你们是哥嫂,负担妹妹是应该的!”
一句“应该”,我和老公从小姑子上初三一直负担到现在。
都说家里很多矛盾都是因为金钱引起的,这话其实一点不假。
前几年,工厂效益很好,我和老公哪有那闲工夫跟公婆因为几万元掰扯。
今年,我们的厂子收益没有往年好。
我们也想像以往那样,爽快地把3万元往公婆面前一甩。
可现实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04
我大概算了算,这些年,我和老公里里外外给了公婆大约有30万左右。
以农村的物价,再以他们每日的消费,他们手里怎么也得有个20万左右。
如果别的父母,听说孩子工厂效益不好,第一时间肯定想的便是,孩子们的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要不要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支援他们?
可我公婆却想的是,不管孩子们过得怎样,该孝敬他们的钱必须一分不少。
想到这,我直接开车回了老家。
我也不跟公婆啰嗦,直接把今后的计划跟安排说了出来。
“第一,以后小妹的一切开销,你们做父母的承担;第二,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你们还不算老,趁着还能劳作,跟村里的邻居们一样,也找点事做吧;第三,我们的车贷、房贷,万一哪天负担不起,还需要你们帮衬!”
说完这些,公婆面面相觑。
他们当着我的面,跟老公打电话求证这些事,老公也跟我说得一模一样。
挂断电话,我看到公婆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过了好一会,婆婆结结巴巴道:“那我……和你爸,等开春后……就出去找活去,还有把咱家的地……也要回来,大不了……咱还有粮食……”
05
都说患难见真情,意料之外,公婆竟不约而同去拿家里的存折。
“这上面有21万,不够的话,我和你爸明天就去找活干!”
我第一次审视公婆,他们虽有些无能,但还算善良。
我们给他们的钱,他们也没怎么挥霍。关键时刻,他们也是毫不犹豫,给拿了出来。
我开玩笑道:“我以为你们俩拿纸笔去了,让我打欠条呢!”
公公捂着脸道:“如果那样做,我们还是人吗?我和你妈当时以为你们给我们开玩笑呢!昨天,你大伯家堂哥回来了,说是生意不好做,他们把店面盘出去了,我们这才知道你们的难!”
婆婆点头附和。
算了,我也不跟他们计较了,老两口只是有些小贪心,只是不明实情而已。他们能在关键时刻,把家里的存款全拿出来,这足以说明,他们底色还是相当不错的。
毕竟,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