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邓小平刚刚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康生的追悼会,心情沉重的他直接要求司机将车开向305医院,他知道,周总理的病情已经危在旦夕,急需见见总理,谈一谈。那时的周恩来,病体已极为虚弱,清醒的时光越来越短,病痛也让他显得格外苍白消瘦。几十年来风雨同舟的两位革命战友,曾经英姿勃发的青年,如今面临生死离别,邓小平每次探病,总忍不住为总理的身体感到心痛。
然而,这一天,周总理的病房里并没有一如既往的沉默与痛苦。总理此时已能微弱地睁开眼睛,看到邓小平的到来,他努力想要说话。邓小平知道,现在的时机不是缅怀过去的情谊,而是要谈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邓小平径直开门见山:“总理,您留下的这个位置,有很多人惦记着啊。”
周恩来艰难地点了点头,虚弱地回应:“是啊,小平同志,你可不能置身事外啊。”他虽然病入膏肓,但依然清晰地意识到,党和国家的未来需要有能力的人来接替自己,而邓小平,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人选。
邓小平略显沉重地握住总理的手,答道:“我不是最合适的,主席会有考虑的。”
但周恩来没有放松,他强提一口气,激动地问道:“你不合适谁合适?难道是第二副总理?”邓小平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不仅是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更是对周总理的责任。他轻轻地说:“这您放心,他还没有这个资格。”
在这短短的对话中,周总理以一种几乎是命令般的语气,要求邓小平不再回避自己的责任。这一刻,他的信任与期许在邓小平的心头沉甸甸地压下。而这一切,源自周恩来深知自己身体已经无法继续承担领导重担的现实。
事实上,周恩来的病情早在1974年就已开始恶化。当时,他已被诊断为膀胱癌,病情一度拖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便如此,身为国务院总理的他依然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大事中,频繁出席各种会议,处理日益复杂的政务。1974年末,周总理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而更让他担忧的是,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江青及其同僚对权力的觊觎让他心情沉重。为了给自己交接工作,他不得不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亲自与毛主席商讨接班问题。
1975年初,周恩来冒着病痛的折磨,飞往长沙亲自向毛主席汇报国家大计。经过深夜的长谈,两位领导达成了共识——邓小平将接替周恩来,肩负起党政军三大职能。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已经完全走向了领导岗位,正式成为党和政府的核心。
随着1975年1月8日中共中央的决定,邓小平不仅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和解放军总参谋长,还同时担任了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三天后的党的十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虽然身体日益虚弱,但依然坚持主持《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为了减轻周总理的身体负担,邓小平亲自将报告的篇幅压缩至仅5000字,让周恩来能够更为轻松地完成这项工作。尽管如此,周总理依然无力完成整篇报告,他仅能读完开头和结尾部分。
在四届人大期间,周总理开始将大量工作交给邓小平处理,尤其是在多次外事活动中,他公开宣称:“我现在病得很重,小平同志将接替我主持国务院工作。”这份对邓小平的委托,包含着对他的无比信任和期望。
然而,政治斗争从未停止,尤其是江青及其党羽的反击。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邓小平虽然逐步接管了实际权力,但仍未能获得完全的信任和支持。1975年夏天,周总理的病情再度恶化,他在病床上挣扎着写下一封信,内容再次推荐邓小平作为接班人。然而,江青一派的无端攻击,令邓小平在党内的地位依然动荡不安。
最终,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去世,邓小平原本应当接替周总理的职位,却因政治斗争的影响,暂时未能如愿。毛主席在周总理去世后提出由华国锋接任国务院总理,尽管邓小平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困境,但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试探与努力,始终昭示着邓小平在党内的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