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导向。归根结底,就是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文化发展源于人民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从古至今,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源自社会实践。唯有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拼搏者给予最深情的褒扬,文化方能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准确把握时代脉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社会实践,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一部最真实、最朴实的史诗,也蕴含着文化发展最丰富、最鲜活的原料,是一座绵延不绝的矿藏。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在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展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展示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成果,呈现新时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让文化的百花园永远为民族立业、为时代高歌、为人民绽放。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创造文化,既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如果没有人民的滋养、没有人民的创造,文化就会变为无根的浮萍。由史鉴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中华民族的壮阔奋斗中形成的,在人民群众的守正创新中发展的。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文化发展的强大势能。要诚心诚意拜人民为师、做人民的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将个人感受融入人民感受,让文化更加具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创造力。

汲取生活丰沛滋养。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蕴含于人民之中。唯有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熟悉人民的诉求关切,方可洞悉生活的本质、领悟人民心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把深入基层作为第一位工作,带着诚心、带着感情、带着问题,经常到田间地头、街区楼宇、集市广场、厂区车间等调查研究、实地走访和体察民情,从中找到文化创新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要多倾听群众呼声、征求群众意见、反映群众意愿,注重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让作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把以文立心作为目标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人”问题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化、大众的文化。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影视戏剧等,都是为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期待。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作为更高层次的需求,必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能否实现平衡和充分发展尤为重要。要把满足群众更加多样、多元的文化需求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基层文化供给能力,特别是向农村等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倾斜,让群众享受到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比如,随着全社会学习意识的增强,博物馆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步伐应该跟上,让博物馆发展成果在更高水平上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增进人民精神力量。文化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职责使命,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艺通心,就是用艺术的方式、优秀的作品、有益的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升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社会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通过理论宣传、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凝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建设民族共有家园。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和文化积淀,文化也必然具有不同的特征、形态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其历史使命必然是弘扬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提升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把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把群众评价作为最高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人民、服务人民,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到底期待什么、文化能为群众提供什么、群众的文化利益如何保障等现实问题,始终坚持把人民标准作为第一标准,把人民群众作为见证者、鉴赏家和评判者。

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人民群众是文化的评判者,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是实现评价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前提。进入新时代,随着文化供给能力的提升,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群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文化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大幅提升。要把服务群众同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加强对群众的文化熏陶和文化养成,深化对文化的科学认识,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比如,目前网络文化呈现出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亚文化等并存的现象,在这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引导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主流文化,提高文化敏锐性和文化鉴别力,尤为重要。

拓展文化走进群众的方式。推动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途径。要运用慰问演出、送戏下乡、文化帮扶等形式,把优秀文化作品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喜闻乐见、润物无声、产生共鸣,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要运用手机终端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文化服务,缩小“数字鸿沟”,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强化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既树立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又强化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文化产品。依托新的技术和手段进行文化创新,探索文化传播的新方式,创作符合新平台特点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是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

作者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曾煜婷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