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一直认为,须得做好“干部带头”作用,“一支部队能不能带好,关键是干部。领导干部

要做好样子。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带不好兵的官。”所以,刘伯承处处都做好表率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都承担着繁重的领导工作,虽然他位高权重,但是从来都不让公家为自己多支付一分钱,多发一样东西。

1941年的一段时间,刘伯承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军医连忙进行检查,最后发现是他过度劳累引起的,让刘伯承多买一些白糖,只要将火降下去就可以了。刘伯承询问白糖的价格后。军医回答:“5元(冀南银行币)一两。”

刘伯承听完后,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太贵了,白糖水不是他们喝的,不能买,他靠白开水就行。

刘伯承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一直严格遵守和执行财政制度,他已经发话了,大家谁都不敢违背,只能多给他接一点白开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在临淮关大演习时,大家跟着刘伯承从一条堑壕走到另一条堑壕,从一个阵地转换到另一个阵地,就这样连续步行了4个小时,大家的状态一模一样,额头上汗水涔涔,汗流浃背,随行人员实在是热的不得了,最后实在是支撑不住了,只能将自己的领扣解开,将军帽摘下来充当扇子摇一摇,在场的人中,只有刘伯承将扣子牢牢的规规整整的系到最上面,帽子端端正正的戴在脑袋上。一直保持着军人风范。

刘伯承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在哈军工学习期间,差不多每个月都要给他写一封信,将自己一个月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汇报给父亲,只是,有时候写的认认真真,有时候交上去的马马虎虎。但是,刘伯承都会非常认真地查看信的内容,每次都会一笔一划地和儿子写道不要搞特殊化,要努力上进。

一次,刘太行马马虎虎地糊弄,不但有错别字,还有语句不通的问题。收到信后,刘伯承将这些问题全部用红笔画出来寄给儿子,让他修改以后再寄给他看。刘太行也确实照做了,但是,刘太行一直有一个思想误区,觉得自己是学工的,所以语文水平根本不影响,好了坏了都无所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儿子的想法后,刘伯承告诉儿子,他是学军事的,在工作中下达命令,也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和斟酌,有时候为了找一个合适的措辞需要思考很久。因为文字是用来表达思想的,要别人照着办,这样就必须学会用文字明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然会误大事。

而且,刘伯承做事非常的讲究原则,他的办公桌左右两边,一边放着公物,一边放着私物,两边从来不会搞混,也不会混用,就连一张纸都不会混用。

在给孩子们写信时,都是用妻子买来的私人信笺,他不占公家一点便宜。

刘伯承始终将老百姓放在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骑兵护送刘伯承去开会,半路在村子里稍作停留,便找到老乡借了一个一个箩筐喂养牲口,结果,他们没料到,这个牲口下口贼重,东西吃完了不说,还一口将箩筐啃了一口,一个硕大的洞口就出现了。

警卫员手足无措,刘伯承看到后,立刻从兜里掏出钱交给他,“快找老乡赔个礼,照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