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依然未见停火的迹象,另一边,北约内部的紧张关系也愈演愈烈。压力之下,立陶宛对中国发出求和信号,但却提出了一个“有心机”的要求。那么,立陶宛此时此刻为何选择向中国“和好”?我们又应如何看待?

随着俄军控制顿涅茨克地区库拉霍沃定居点的消息传来,乌克兰军队损失惨重,前线局势愈发严峻。库拉霍沃作为乌军重要的防线,一旦被俄军拿下,乌军在顿涅茨克的后勤支援将受到极大削弱,这无疑为未来的军事行动打开了新的战略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种关键时刻,欧洲又迎来了坏消息,即将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盯上了格陵兰岛。特朗普的扩张计划不仅引发了丹麦的强烈反应,也让立陶宛等国家意识到,依靠美国并非万无一失。尤其是特朗普明确强调“考虑武力夺取格陵兰岛”,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北约内部的矛盾。假如北约成员国之间因特朗普的行动而爆发冲突,立陶宛的处境将更加危险。

毕竟,一方面,立陶宛与俄罗斯的历史渊源复杂。作为前苏联成员国,立陶宛的独立始终被部分俄罗斯政界人士视为“历史错误”。如果北约内战爆发,俄罗斯很可能会趁机出兵立陶宛以恢复其“主权完整”。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关系恶化,则使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潜在经济合作伙伴和政治平衡点。这样的局面,迫使立陶宛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近日,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再次向中国喊话,表达了希望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立方在此之前对恢复双边关系有过一些前置条件,而现在终于悄然删除了不再坚持台当局在立陶宛的“代表处”必须保持原名称的条件,这恰恰是导致两国关系冰冻的根源。

从2021年起,立陶宛频频在涉台、涉港问题上挑衅中国,甚至推出了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此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降低两国外交关系级别、暂停部分立陶宛产品进口等。面对经济压力和外交孤立,立陶宛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数据显示,立陶宛经济因为对华关系恶化遭受了重大损失。仅牛肉出口受限一项就影响了40万相关从业者的生计。德国等在立陶宛投资的企业撤资,更让其经济雪上加霜。而美欧在立陶宛面临困难时提供的援助却寥寥无几。这种失衡的局面让立陶宛感到无奈,也促使其试图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立陶宛这次“求和”还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按照其说法,只要中国愿意派遣新任大使,立方也会相应做出开放与恢复的举动。简单来说,立陶宛认为,中国应该率先迈出这一步。

显然,这样的态度完全没有诚意。此前,立陶宛之前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行为,早已将中立关系压缩至最弱状态。因此,立陶宛想要重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首要任务就是必须正视以往的错误,采取实际措施改善两国关系。可惜的是,立陶宛政府虽想寻求和解,却又无法真正脱离美西方的影响。这种态度和之前的强硬立场一脉相承,根本无法赢得中国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立陶宛的处境实际上是北约内部矛盾的缩影。特朗普的强硬立场正在加剧欧洲国家的不安,丹麦、德国等国对美国的战略意图逐渐失去信任。这种局面可能导致北约的内部协作更加困难,也让类似立陶宛这样的国家陷入更深的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