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红

位于山东省最北端的漳卫新河,西起武城县四女寺枢纽,东至无棣县大沽河口入海,像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向前。漳卫新河是在黄河故道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人工疏浚、开挖而成,河道全长257公里,流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河左岸流经德州市德城区和河北省沧州市吴桥、东光、南皮、盐山、海兴五县,右岸流经德州市德城区、宁津、乐陵、庆云和滨州市无棣五县(市)。

鬲津河:往事越千年古河成废河

作为冀鲁两省界河的漳卫新河,命名于1973年,因上游水源为山西漳河和河南卫河汇入而得名,至今不过50多年的历史。而其前身四女寺减河和古代的鬲津河,其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疏通的“九河”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曲折的故事。

漳卫新河原为北宋时期黄河北徙时的老黄河故道,古称鬲津河,史书记载为当年“禹疏九河”之一。相传上古时期洪水泛滥,大禹父子受命治水,大禹接受其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在黄河下游疏通九河,导洪入海,终获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河”之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第一部字辞书《尔雅》。《尔雅·释水》篇中称“九河”的名字为“太史、复釜、胡苏、徒骇、钩盘、鬲津、马颊、简、絜”,鬲津河即为其中之一。《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九河故道经流之地,均在黄河下游,即今华北平原一带。据清代《宁津县志》记载:“西汉鬲候,其故城在德平县(旧县名,已撤销)东南十里,与宁津接壤为邻,鬲津河位于鬲城和临津(今宁津县)而得名。”清光绪版《重修天津府志》记载:“德州西南有鬲津河,东经吴桥、宁津、德平、乐陵、庆云诸县界,至海丰大沽口入海。”

相传秦朝方士徐福率领千名童子,即由此河,乘船入海东渡日本。至北宋时期,黄河夺鬲津古河入海,这里一度成为宋辽、宋金对峙的边界。其后黄河南移,夺淮入海,鬲津河逐渐湮没淤塞,变为废黄河,成为一时之患。

至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建议开挖减河,泄水以平河患。其后,人们将来自山西漳河和河南卫河之水汇入鬲津河,初挖减河,以减轻卫运河泄洪压力。所谓“减河”,即为分泄主河道的洪水,在关键部位开挖支河道,减河的作用就是消减水势,以防主河道的洪水漫溢或冲毁堤坝而决口

至明朝弘治三年,减河上口移至武城县四女寺村,并建造水闸控泄洪水,河流遂命名为四女寺减河。后经明清两代,减河几度淤通,水闸几度修废。至清初,四女寺减河“淤塞己平”“闸座废坏不修”,山东、直隶运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

四女寺减河虽在明清两代经过多次维修,但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河头的减水坝工程上,有效的河道维修仅限于上游,其下游二百余公里不设堤防,河水漫流,起不到减河的作用,至光绪年间,河道全部淤废。到民国时期,已是河道断流,几成旱田。据民国年间的文献记载,当时减河“入口处仍遗有砌石之溢流堰残迹,但淤塞几乎不能应用,河身亦变成旱田而无减河之价值”。

四女寺减河:“害河”变“福河”,古河获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属于海河水系的四女寺减河也得以重现生机,获得新生。山东省、河北省先后于1955年—1956年、1958年—1959年和1971年—1976年间,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治理运动。出动数十万人力,疏浚河道、重修堤防,兴建了大型水利枢纽——四女寺枢纽。减河担负起南运河的分洪任务,河道成为卫运河洪水的主要出路,沿河面貌得到初步改变,减河的作用开始名副其实。

1957年,为进一步消除水涝灾害,保证运河上游洪峰安全排泄和津浦铁路的安全畅通,并为综合利用水源、开辟航运打下基础,决定继续加深加宽河床、巩固堤防、修建水闸、控制河水。经1957年到1962年的连续兴修,在上游兴建了四女寺枢纽,沿河修建了30座木桥。泄洪能力由原来的4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850立方米每秒。

1963年8月,漳卫南运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运河水位暴涨,治理疏浚后的减河泄洪能力大大增强,分泄流量达1170立方米每秒,充分发挥了减河的工程效益。经过冀鲁两省军民两个月奋战,终于战胜了这次特大洪水。

1964年,为方便堤防管理,国务院决定,以河为界调整冀鲁两省行政区划,在此之后,四女寺减河成为冀鲁两省的界河。

上世纪70年代,水利部门开始对四女寺减河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大治理。1971年,从四女寺枢纽至吴桥县大王铺新辟一条岔河,基本沿原金钩盘河的故道,全长43.5公里,分洪流量达2000立方米每秒。岔河和老减河两支流于大王铺汇合后继续东流,汇合后的河道长160.5公里。

1973年,为确保南运河和津浦铁路的安全,再次对减河进行扩大修建,包括扩挖河道、加固堤防,将木桥全部改为钢筋混凝土桥梁,兴建了袁桥、吴桥、王营盘、罗寨、庆云和辛集等六座拦河蓄水闸。两岸间距开宽到500米,河槽加宽到60米、挖深到7米,使全河行洪能力达到3500立方米每秒。此次治理后,四女寺减河、岔河及汇流以下河道统称为漳卫新河。

漳卫新河:旧河成新河,两岸故事多

从古老的鬲津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女寺减河,再到今天的漳卫新河,这条古老而又年轻的河流几经沧桑,几经变迁,重新焕发出了青春和活力。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漳卫新河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的漳卫新河河水长流,两岸青草茵茵、绿树成荫,在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像一条绿色的飘带镶嵌在冀鲁边界之中。相比昔日的破败凋敝,如今的“新河”之名名副其实。

漳卫新河流域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物荟萃、古迹繁多,名城名镇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女寺枢纽工程位于德州市武城县、德城区和河北省故城县两省三县(区)交界处,是在明清时期滚水坝遗址的基础上兴建而成的。枢纽始建于1957年,并在1972年进行了扩建。四女寺枢纽坐落在卫运河末端,漳卫新河和南运河的起点,是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有着“北方都江堰”的美誉。枢纽建筑物由南进洪闸、北进洪闸、节制闸和船闸等组成。

此处运河、岔河、减河三河交汇、分流,景象十分壮观。2013年四女寺枢纽被列为第七批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卫新河上游流经素有九达通衢、神京门户之称的德州市区,这里是西汉著名哲学家、儒学家董仲舒的故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唯一安葬外国元首的陵墓——苏禄王墓,还有驰名中外的德州扒鸡、德州西瓜。

此外,漳卫新河沿线还有号称“中国蟋蟀第一县”的宁津县,“中国金丝小枣之乡”的乐陵市,乐陵也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东方朔和东汉处士祢衡的故乡。庆云县有闻名四方的海岛金山寺,无棣县有历经千年的海丰塔、号称“京南第一山”的碣石山,诞生了北宋著名词人、《我住长江头》的作者李之仪。

(本文作者为高校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