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买了新能源车之后,总会被一个问题困住:

充电到底是“用完再充”好,还是“每天都充”好?

有人说,“用完再充”更靠谱,因为电池有循环寿命;也有人坚持,“每天充”才是保护电池的正确方式。

每次一提起,大家都说得头头是道,可听完你还是一头雾水。

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

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的科学道理,一次说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用完再充”更靠谱,毕竟循环寿命这个概念总是绕不过去。

简单说,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在1000-2000次左右。

如果天天充电,岂不是会很快把循环次数“用光”?

就算不会完全寿终正寝,也会非常糟糕。

因为电车嘛,电池是第一位的,要是电池衰减严重,那这个车就根本没法用了。

这样一想,好像“用完再充”才是正确答案。

但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逻辑,真的靠谱吗?

其实不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循环寿命”并不像大多数人理解得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充一次电就算一次循环,但实际上,“循环寿命”是按完整的充电循环来计算的。

简单说,如果今天用掉50%的电,充满一次,然后明天再用掉50%再充满——这才算完整的“一个循环”。

所以,“每天充电”并不会更快地耗尽循环寿命。

至于“用完再充”这件事,也并非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

因为当电量耗尽至接近0%时,电池的工作电压,会快速下降到临界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状态下,正极材料(如三元锂、磷酸铁锂)可能出现结构性崩解。

导致一部分「活性锂离子」被永久“困”在电极内部,无法继续参与充放电循环。

简单来说,这会使电池的容量永久性下降,也就是你会发现续航里程越来越短了。

同时,过度放电还会导致电池的内阻增大。

因为锂电池的负极表面存在一层「SEI膜」,它的作用是阻止电解液与负极直接接触,同时维持锂离子的正常迁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电池过度放电,电压接近放电截止值时,SEI膜可能会部分破损或异常增厚。

而且SEI膜的增厚或不均匀,会增加锂离子的迁移阻力,从而导致内阻增大。

说到底则是,电池的每度电,“相对过去”更不经用了!

除此之外,过度放电还会引发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副反应。

在极低电压下,电解液可能发生分解,产生气体或固态沉积物,这些副产物会进一步影响电解液的均匀性和导电性能。

长期如此,电池的效率和寿命都会受到显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看,过度放电的危害是多重的,百害而无一利。

那到底怎么充电,才最合理呢?

首先,就是保持“浅充浅放”。

因为锂电池的最佳工作区间是20%-80%的电量范围。

电量太低,会导致正极和负极的活性材料损伤,带来不可逆的容量衰减;

电量太高呢,可能引发负极表面锂沉积,影响电池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避免长时间低电量或过充状态。

说白了,当电量低于20%时,及时寻找充电机会,避免长时间处于极低电压状态。

而当电量充到80%-90%时,可以适时结束充电。

特别是对于频繁使用车辆的用户来说,没必要每次都追求100%电量。

当然,如果是铁锂电池,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因为铁锂电池的 soc 管理困难,所以每个月至少要充满一次电,以校准电池。

关于这个细节,大家务必知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就是合理利用快充,但不宜过度依赖。

因为快充技术虽然可以大幅缩短充电时间,但其高功率会让电池内部温度上升,可能加速SEI膜增厚及电解液老化。

久而久之,电池的寿命也会缩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不用过度担忧,正常使用电车就好了,不会有多大问题。

因为汽车电池都有bms进行管理,只要不是使用环境太极端,寿命都是有保障的。

但如果你是增程车或者插混车,就要注意了。

因为电池很小,很容易出现过充和过放的情况,电池健康度会下降得很快。

因此,在平日使用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