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叫徐国柱,1959年出生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小村庄。1977年12月,通过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某装甲师。

那时我们这些年轻人,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开始了军旅生涯。

初到部队时,我被分在了三营七连。

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夏天只有几台电扇,冬天训练时手冻得通红,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白天操课训练,晚上学习军事理论,生活虽然单调却充实。

因为表现突出,1979年3月,我被提拔为三班班长。

同期提拔的还有六班班长王德民,他比我大两岁,山东人,性格沉稳,打靶特别准,是连队的神枪手。

在部队,我们这些班长肩上的责任不轻。要带领战士训练,要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王德民经常说:"当班长不是享受,是服务。"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1980年,我们连队在师里的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我和王德民都立了三等功。

那段时间,虽然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连队不断进步,心里特别踏实。

转眼到了1981年初,上级下发通知,要对基层部队进行整编。

我们连队需要撤销一个班,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名班长要降为普通战士。

按资历来说,我是最后提拔的班长,降职肯定轮到我。可就在连队干部会议上,王德民却主动请求降职。

他说:"我年龄偏大,马上就要退伍了,让徐国柱继续带班更合适。"

连长张洪波当时没有表态,而是找我们俩谈了谈心。

那段时间,我总觉得王德民有心事,但他什么都不说,只是比平时更加刻苦。

直到一个月后,我才知道实情。原来王德民的母亲患了肝病,需要在北京302医院做手术。

他家里条件不好,母亲是一个人来北京看病的。如果继续当班长,各种任务压身,根本抽不出时间去照顾母亲。

知道真相后,我马上找到连长,提出要和王德民调换。

但连长说:"德民的情况组织早就了解了。

他母亲现在在302医院,那边的肝病专家全国闻名。如果他回山东老家,可能耽误治疗。再说他半年后就退伍了,你还要在部队继续发展。"

听完连长的话,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后来,连长特批了王德民更多的探亲假,让他能经常去医院。我们战友也纷纷捐款,帮他凑手术费。

那段日子,战友们轮流替王德民值班。每次他从医院回来,总是默默地帮大家整理内务。

有时回来得晚,还给值夜班的战友带302医院小卖部的热包子。

1981年8月,王德民的母亲手术成功。看到老人家康复出院时脸上的笑容,我们都特别欣慰。

临近退伍前,王德民请我们去医院家属食堂吃饭,他母亲包了一大锅饺子,说是要感谢这些可爱的战友。

那顿饺子的味道我至今记得,咸中带甜,就像我们的军旅岁月,虽有艰辛,却处处温情。

1982年初,王德民光荣退伍。

临走那天,他紧紧拥抱着我,眼圈通红。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天他在退伍证的扉页上写下:"一生难忘战友情。"

我后来在部队继续服役,1983年提干,198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虽然离开了军营,但那段战友情谊,始终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2010年,我们连队举行了一次战友聚会。已经是建筑公司老总的王德民,特意从山东赶来参加。

他动情地说:"要不是当年战友们的帮助,我母亲的病可能就耽误了。这份情义,我一辈子都记在心里。"

岁月流逝,但军营的故事永远值得铭记。

它告诉我们:在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战友情就是最珍贵的财富;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患难与共的情谊是最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