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粟裕风尘仆仆地从华中野战军所在地,来到了陈毅所指挥的山东野战军司令部。在毛泽东的倡议下,中华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合二为一,共同作战,改称为华东野战军。

与苏中七战七捷的华中野战军相比,山东野战军的战绩一度相当惨淡,五负而一平,整个部队情绪不是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出乎山东野战军众将意料的是,粟裕竟然几乎是“只身前来”,身边跟随的,只有参谋周志英。进入山东野战军司令部,粟裕感到气氛似乎有点不对,他晚年回忆:

“”如何完成中央军委交给的战役指挥任务,又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是一个棘手的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其中“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几乎与中央军委所交待的战役指挥任务相等同。很显然华中、山东两大野战军人事关系的处理,已经成为粟裕亟待解决问题。事实上,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虽然都在华东地区作战,但是摩擦与争论却由来已久。

国共内战爆发后,华东诸解放区成为蒋介石集团的重点进攻区域。华东解放区,包括苏北、皖北、山东,地处津浦路两侧,威胁南京,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蒋介石纠集了62个整编旅,共50多万兵力,向整个华东地区重压而来。其中包括整编74师、整编11师和第五军三支“五大主力”部队,兵力强、装备好、训练精。

反观我军,我军在抗战胜利后,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守的政策。山东解放区临近东北,因此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以及华中根据地的主力大量调往东北。

中央要求调走山东的五个师,结果走了六个师,还带走了18个基干团和大批军政干部,总共9万多人。同时,新四军第三师的3.7万余人,也由黄克诚带去了东北。留在山东的野战军,只有5万多人,兵不多、战斗力也不如从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可以说,敌人的兵力大大的增强了,而我军在华东的实力却大大削弱了。其后,中央军委决定建立华东解放区机构,成立中共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军长陈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饶政委兼职山东军区政委,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地区的野战军、地方部队和民兵,即是一个机关,两个牌子。

虽然陈毅名义上指挥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但实际操作却不可能。古人云:“一国三公,吾谁适从。”陈毅要管两区(山东和华中)四方(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实在力不从心。更何况,山东、华中两军相隔较远,只能在苏皖边区的南北战场作战。陈毅所能指挥的,只有山东野战军;而华中野战军则由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粟裕全权指挥。

战争开始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只有战略配合,而从无战役配合,基本就是各自为战。从战果看,两军简直犹如冰火两重天,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得到了毛主席、党中央的赞许。

而山东野战军自进入淮北战场后,除了初战歼敌一个旅外,其他战役皆遭挫败。其中尤其以泗县战役损失最多,给我军士气带来巨大的打击。

陈毅认为山东的兵力严重不足,因此多次向党中央提议,希望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作战一肩挑两担,实在勉为其难。

到了9月,华东战局变得空前严重。薛岳巧用瞒天过海之计,74师突然杀向兵力空虚的两淮根据地,占领了淮安城。由此,连接山东、华中的两淮根据地就此丢失。

泗县没打好、两淮又丢了,陈毅遭到了华东分局几位领导一直质疑,说陈毅“不执行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指示。”除此之外,中央军委对陈毅在淮北没打好也有点不满,便提出要徐向前前来协助陈毅指挥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陈毅非常委屈。华东军区参谋王德曾回忆:

“有一天夜里,我在值班,陈毅同志走了进来,他心情沉重地对我说:“我将来还是搞我的文化工作去好了……我们给中央说话也不灵了,提升什么意见也不灵了。””

事实上,陈毅何尝不想集中兵力呢?但是山东和华中是各自为战,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重点,很难达到统一。

开战三个月,为了寻找大家可以接受的方案,山东、华中往来电报上百份,方案提出三四个,今天提出、明天推翻,后天再提,反复次数之多,简直难以计数。

山东领导说山东重要,要求华中部队立即北上;华中的领导说华中重要,要求两支野战军主力都集中在华中作战。

在争论,说急了,就不免说怪话了。就如王德所言:

“在争论中,有些人个性很强,不那么听从招呼;个别人话很难听,说什么不到山东当流亡政府。”

这种情况下,将山东、华中部队集中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随着两淮根据地的丢失,苏中根据地失去了与山东的地理联系,华中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为了防止被围,不得不离开他们眷恋的热土,北上山东。陈毅集中两大野战军一同作战的构想,才真正实现。

9月23日,中央军委明确电令:

“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合一。”

军委任命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陈士榘接替宋时轮为参谋长。

两军虽然名义上合二为一了,但是具体如何集中使用兵力,又产生了矛盾。首先是集中兵力作战,还是分散兵力各自为战;其次集中兵力在何处作战,是苏北?鲁南?还是渡过运河,越过津浦路,去淮北地区。而后者,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10月中旬,国民党整编26师、51师和第一快速纵队进攻枣庄等地,鲁南告急。而此时呢?只有叶飞率领第一纵队在这个地区作战,兵力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华中野战军主力在沭阳和涟水,山东野战军主力担任守备陇海路东段的任务。因此华东野战军非但没有合兵,反而将部队平分在三个方向。

陈毅认为应该将部队集中于苏北地区,收复淮阴、淮安;但到了十月中旬,粟裕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华中、鲁南战局越来越严重,主张集中两个野战军的主力部队,沿陇海铁路向西推进,在邳县、睢宁、铜山地区与敌人决战。围魏救赵,威胁徐州,吸引鲁南、两淮之敌回援徐州,从而解华中、鲁南之危。

这时陈毅又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淮北敌人较强,战场也不好,敌人有备,出击淮北可能不利,主张集中两个主力部队,在鲁南地区歼敌,否则首府临沂可能失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华中地区领导回复,不同意陈毅鲁南作战方案,华中战略位置更重要,应在两淮以北决战,歼灭东进之敌,收复两淮。随后华中野战军又独立发动第二次涟水战役,但由于对面的74师战力太强,最终功败垂成。74师发动反击,趁机占领了兰陵,控制了陇海铁路东部的大部分地区。

从上面一团乱麻的磋商可以看出,山东、华中野战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主义,本位主义,都想以本地区为重点。因此华中、山东依然各自为战,苏北、鲁南的情况极其危急,我军兵力不足,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风险。

华中野战军不愿让第二纵队、第七师去鲁南作战,山东军区也不愿意归还叶飞的第一纵队以及第八师等部队。山东和华中又陷入了死局,到底该以何处作为重点呢?

首长们还激烈讨论,敌人可不会闲着,国民党集中25个旅和一个快速纵队的兵力,同时进犯我盐城、阜宁、淮海和鲁南地区,妄图将苏北和鲁南全部占领,将华中野战军挤到山东,然后一举而灭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情空前严重,25个旅兵分四路,气势汹汹。陈毅分析敌情时诙谐地说:

“这次敌人嘴张得不小啊,想来个张大网捉鱼儿。咱们要好好地对付对付,给他来个船翻网破一场空”。

陈毅和新任参谋长陈士榘一商量,拟定了五份作战预纲,并报送军委审批。然而陈毅左等右等,毛泽东却一篇电报也不回复。

后来陈毅才想起,中央军委将华中、山东野战军合二为一时,曾经强调了一句:

“在陈的领导下, 大政方针共同决定 (你们六人(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曾山)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 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其中最后一小句最为重要,因此陈毅还是决定等粟裕阅读这些计划后再定夺。

通过电报,粟裕看完了五份作战计划,对于其中“在沭阳打一仗,歼灭国民党军一路”的方案最为认同。

陈、粟定计后,联合向毛泽东发报,希望批准。而毛泽东的回复果然如期而至:

“应待盐城作战结束,粟率一师北返,并待敌情完全明了后再考虑部署。”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嘱咐:“届时请粟提计划电告。”

此时的粟裕正指挥所部军队,进行了盐南反击战,歼敌5000多人,这是粟裕五个月来的第11场大胜仗。战斗胜利后,华中野战军主力驻扎在盐城、涟水一带休整,而陈毅则如约到了沭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11日,中央军委嘉奖了盐城的大胜,同时指示:

“望粟即日北返,部署沭阳作战。”

军令如山,粟裕接到命令,立即从盐城前线出发,只带了一个参谋长,昼夜兼程,赶到了位于涟水、沭阳交界处的华中军区驻地——张集。

12月12日,粟裕终于到达山野指挥部,进门后,首先给陈毅敬了一个礼:“军长,我来报到了,来得晚了点。”

陈毅热情地回答:“不晚不晚,粟裕同志,你来得正好。”

随后陈毅向粟裕介绍了敌情以及山东野战军的情况。粟裕后来回忆,他战役指挥有三个最紧张的时刻:宿北、豫东和淮海。宿北战役是第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虽说宿北战役是华中、山东两军合兵后的第一次作战。但指挥机关是山东野战军司令部,参战部队也大部分属于山东野战军。叶飞的第一纵队虽然曾属于华中野战军,但是却一直跟随山东野战军作战,和粟裕有一年多没见了。

严格意义上说,华中野战军只来了粟裕一人。

粟裕注意到指挥部的气氛有些微妙,他说:

“我对指挥机关和参战部队不熟悉,心中无底……如何完成中央军委交给的战役指挥任务,又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是一个棘手的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华中野战军刚打了盐南战役,需要休整,而且还需要钳制当地的敌人,因此自然不能前来宿北。但粟裕没有带来一兵一卒,难免会让山野诸将有些失望。

宿北战役打响后,其场面确实很惊险,战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曲折的。在战斗中,华中第一纵队和山东第八师一度出现了配合问题。山野前指首长见第八师在峰山伤亡过大,于是同意该师的请求,让他们暂时撤出峰山。同时还电告叶飞,要求他们也撤。

叶飞一听就急了:“这咋行!”从当时的态势看,一纵切入11师和69师之中,割断了两者的联系。而八师攻占峰山,既能包围敌第69师,又能掩护一纵的侧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峰山一旦弃守,69师不仅能逃出生天,还能和11师一起夹击一纵,到时候情况就危险了。

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没配合好,不如说粟裕初指挥华野全军,有些镇不出场,缺乏磨合。

叶飞决定,即使撤,也必须打败了敌人再撤。否则敌人一夹击,一万多人根本撤不走。于是叶飞壮着胆子,向胡琏第11师发动反击,并且奇迹般地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一纵猛打11师的同时,敌人第69师趁机南窜。此时一纵只用1个营监视69师,阻止不了敌人突围,而叶飞手上又没有机动兵力。于是叶飞紧急组织警卫部队、机关干部、勤杂人员和民工,组成临时部队,冲向敌群。69师本来就呈惊弓之鸟,根本经不起冲击,因此四散奔逃。

叶飞见此情景,立即命令第一旅和第二旅停止追击11师,而是迂回包围69师,将其全部兜住。不得不说,这是个意外的胜利,是智勇双全的叶飞司令员带来的胜利。最终,敌第69师全军覆没,歼敌2.4万人。

宿北之战有惊有险,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大胜,陈毅和粟裕都长舒了一口气。山东野战军也一扫之前屡次受挫的阴霾,斗志变得非常高昂。

宿北战役后,陈毅、粟裕趁热打铁,发动了鲁南战役。这一次,再也不是粟裕单枪匹马来援,而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一同出动,夹击国民党第26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中,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通力合作,共歼灭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 第五十一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5.3 万人,生俘中将师长马励武、 周毓英,缴 获 坦 克 24 辆 、汽车 474 辆 、 各 种 炮217门及其他大量武器装备,创造了华东战场的新纪录。

经过鲁南战役的磨合,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终于克服了地理以及地方主义的隔阂,正式成为密不可分的一支大军。

1947年2月1日,陈毅、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向军委提出华东野战军编成的建议,其中一条就是“为便于作战指挥,避免番号重复、指挥紊乱,及以后战局的发展,拟将原山野华野主力统一组成华东野战军,并以华野指挥部为基础加上山野指挥部一部,组成华东野战军指挥部。

经过整编,华东野战军拥有9个主力纵队,共27万余人。陈毅为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并担任前委书记;饶政委为华东军区政委,张云逸为华东军区副司令员,黎玉为华东军区副政委,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

从此以后,统一的华东野战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战莱芜、血战孟良崮、鏖战沙土集、大战豫北、攻克济南,最终决战淮海,歼灭了数十万国民党精锐,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