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山东战火连天。新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正面临着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连续6战5败,不仅士气低落,还有人要求“换帅”。就在此时,中央决定合并山东和华中野战军,组建新的华东野战军。谁来担任这支百万大军的统帅?毛泽东主席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陈毅,这个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如雷贯耳。开国元帅,南昌起义元勋,江南游击战争的传奇人物。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曾有过险些被撤职的窘境?
故事要从1946年12月说起。那时的华东战场,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国民党绥靖公署主任薛岳,率领25个旅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山东、苏北扑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趁着新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立足未稳,给它来个措手不及。
薛岳打的如意算盘是华东野战军刚刚成立,各部队还没完全整合好,肯定是一盘散沙。这时候突然杀个措手不及,不就是手到擒来吗?
可薛岳哪里知道,他这一招正中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下怀。
陈毅早就在等着这么个机会呢。他故意示弱,让敌人觉得华东野战军不堪一击。等薛岳的部队深入重围后,陈毅突然发难。短短5天时间,就全歼了国民党整编69师和另外三个半旅。
这一仗打得漂亮,把国民党军打得晕头转向。薛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突袭,反倒成了送羊入虎口。
陈毅这一战,不仅打出了华东野战军的威风,也一雪前耻,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要说这个“前耻”,还得从半年前说起。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挑起了全面内战。山东成了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方向之一。当时的山东野战军,可以说是应付这场大战的最差劲儿人选了。
为啥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山东野战军是由原山东军区的部分主力和北上的新四军部队合并而成的。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呢?原山东军区的精锐主力早就被调到东北去了,剩下的都是些新兵蛋子。再加上从南方来的新四军,水土不服,连地形都不熟悉。
这么个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能打仗才怪了。
偏偏这个时候,陈毅被派来当了山东野战军的司令员。陈毅啊,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南昌起义的元勋,在江南打了三年游击战争,那叫一个威风。可到了山东,他就犯了难。
国民党军队人多枪多,还有美国人给他们送装备。山东野战军呢?虽然人数不少,但战斗力差得很。这可把陈毅给愁坏了。
一开打,山东野战军就连吃败仗。大汶口之战,咱们伤亡570人,敌人才损失600人。周村张店之战,敌人伤2000,我们却折了将近1000人。这仗打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陈毅急得团团转,非得打个漂亮仗扳回一城不可。他盯上了安徽泗县,那里守军不多,还有不少物资。陈毅想这回可得好好打一仗,不然这司令员的位置怕是坐不稳喽。
毛主席劝他“别着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可陈毅就是不听,非要打这一仗。谁知道老天爷跟他作对,大雨瓢泼,水都漫到战士胸口了。这仗哪还打得成?结果又是一场惨败。
接连几场败仗下来,山东野战军上上下下都不满意了。有人说陈毅不会打仗,有人要求换将,还有人直接骂到陈毅脸上。这可把陈毅给憋坏了,心想我堂堂开国元帅,怎么就成了个草包司令?
就在这节骨眼上,中央决定要组建新的华东野战军了。这可是一支百万大军,谁来当这个司令员?
一时间,各种意见都冒出来了。有人提议让粟裕来,说他在华中战场上打得不错。可粟裕资历还浅,恐怕压不住场子。最后,中央定了让徐向前来当这个司令。
可毛主席却犹豫了。他想徐向前是厉害,可身体不好,长期带病,能不能适应前线的高强度工作?再说了,他脾气太好,恐怕镇不住陈毅手下那帮“刺头”啊。
毛主席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让陈毅继续干。他想陈毅虽然吃了几场败仗,但好歹没出大错。他最了解这支部队,也最想雪耻。再说了,临阵换将是大忌啊。
其实,毛主席心里还是信任陈毅的。他知道,陈毅是个有韧性的人。当年在江西被围得水泄不通,陈毅都能杀出重围。现在这点挫折,对陈毅来说算得了什么?
所以,经过20天的深思熟虑,毛主席最终拍板还是陈毅来当这个华东野战军司令。
陈毅得知毛主席的决定后,心里既感动又惭愧。他知道,这是毛主席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陈毅暗下决心这回一定要打个漂亮仗,不能辜负毛主席的信任。他开始认真检讨自己的指挥失误,总结经验教训。
机会很快就来了,那就是开头说的那场大战。陈毅抓住机会,一举扭转了战局,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尝到甜头的陈毅越战越勇。在鲁南战役中,他又给了国民党军一记重拳。顾祝同、汤恩伯不信邪,又集结24个师来进攻,还派出了王牌部队整编74师。
陈毅看准74师单独行动的机会,在孟良崮一举将其全歼。这一仗,彻底奠定了华东战场的胜利,也让陈毅洗刷了之前的耻辱。
陈毅最终带领华东野战军走向了胜利,成功翻身。有人说,这是因为毛主席慧眼识珠,在陈毅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信任和机会。也有人说,这是陈毅自身能力的体现,即便遭遇挫折也能迅速调整心态,重新找到制胜之道。无论如何,陈毅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逆境中保持信心和坚韧,才能最终迎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