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海楠

2025年,推动全国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正酝酿掀开新的篇章。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其间明确: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各界对新一年相关政策深入实施以及带动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抱以强烈期待。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零碳园区可以为各种新兴低碳技术提供实际应用场景,进一步助力激活碳市场机制。重申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则表明力促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面融入我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政策体系的坚定决心。

01

碳市场驱动下零碳园区建设提速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建设零碳园区已成为国际趋势。作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在我国积极推进碳市场建设的驱动之下,零碳园区已成为推动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实践。

零碳园区是指园区内碳排放总量与吸收量基本相等,实现碳排放净零的园区。建设零碳园区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零碳或低碳园区的建设,这些园区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推广循环经济等措施,实现了碳排放的大幅降低和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建设零碳园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由此产生的综合效益不容小视。”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零碳园区的建设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零碳园区的建设也需要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零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普及。

在林伯强看来,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已经建成近两万个各类产业集群,庞大的体量也使得中国的零碳产业集群建设实践和区域新质能源生产力发展实践具有了重要意义。

从这点看,通过零碳园区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未来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还要进一步强调零碳园区建设要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形成融合发展。”林伯强认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是支撑零碳园区建设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保障。要调动多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包括通过碳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改革来提高清洁能源的竞争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这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促进发展模式转变并最终服务于碳中和大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零碳园区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目前各地零碳产业集群项目仍普遍处于初始规划阶段,“零碳”认定缺乏统一完善的标准体系等。

“零碳园区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措施,推动园区内能源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洪群联认为,建设零碳园区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零碳园区的建设需要注重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避免盲目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5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及“零碳园区”的背景下,多方也乐观预计,随着中央政策对零碳园区建设提速,相关后续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必将纷至沓来,进而带动相关园区和产业集群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实现零碳排放。

02

建设碳市场须健全碳足迹管理与碳标识认证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碳排放始终相伴左右。比如,在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中,覆盖各类农业、工业产品中的小到苹果、手机,大到家电、汽车,在其生产流通运输环节,始终离不开碳排放。

正因如此,对于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而言,建立能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监测和管理显得必然且迫切。

“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等系列部署,均体现出我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军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制度体系也将共同助力可溯源的环境信息公开成为常态,继而借助新质生产力和数智化解决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高质量发展,共建健康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

碳足迹,是指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特定对象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对象包括产品、个人、家庭、机构或企业。其中,产品碳足迹,是指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从原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销售、使用以及回收处理等全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作为碳排放核算的一种,碳足迹也被视为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构建必要的碳足迹监测和管理体系,对于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助力构建平台,跟踪个人乃至企业碳足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应对之策大有裨益。

值得一提的是,产品碳足迹实际上已经全面融入我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建设步伐也呈持续加快态势。

2024年,生态环境部联合15个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政策指引,其中明确,“十五五”时期,将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与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与之相适应,“对产品或服务在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量化、标识和认证”,即碳标识认证制度,则被赋予了“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促进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形成”的重要使命。

“碳标识认证制度的建立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公正性相结合。在科学确定碳足迹核算边界和方法的基础上,应注重认证机构的资质和能力建设以及监管和执法体系的完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认为,建立碳标识认证制度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他强调,碳标识认证制度的建立需要与其他政策工具相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陈 波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