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心观点

从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协同性不足的现实问题出发,亟须推进“三个健全”。

一是前端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空间配置格局,明晰自然资源产权;二是中端要充分实现经营开发政策,从而促进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其价值实现;三是末端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推进机制,促进多种机制形成合力,有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宏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后,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再次强调,把我们党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肯定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当前,我国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必须加快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成效

自2010年底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首次提出“生态产品”概念以来,历经十多年的系统性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系统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其中,主要包括生态产品的调查评价机制、保护修复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运营等多种机制,与此同时,还在不断完善一系列相关保障与推进措施。

生态产品调查和评价机制系统性重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生态产品调查和评价机制。自2016年12月《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发布以来,有关方面正持续深化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2019年7月,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颁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并实现法治化。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首次给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明确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的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调查和统计方法等。

生态产品保护修复机制实现重大突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是不断增加生态产品数量和改善生态产品质量的关键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及各部门持续创新,探索并建立健全与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的各种机制,并已形成系统全面的体系建设局面。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取得关键性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视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环节,取得关键性成就。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推动制度发展,包括法规健全、要素丰富、方式创新及范围扩大。2024年6月起施行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更标志着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深化。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机制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生态产品资源最优化配置,推动价值最大化实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具潜力的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深化,形成生态物质产品生产经营、生态文化服务经营、产业生态化、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多种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模式。

相关保障和推进机制取得重要突破。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机制和推进机制,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双向发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消费等多样化机制,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内的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并设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协同推进的整体合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机制障碍

前端自然资源产权确认不清。自然资源权属清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生态产品依附于自然资源所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产权明确后,生态产品权责归属才能进一步规范确定。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普遍存在自然资源产权不明确、权属界限模糊、权属争议频繁、权属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再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化与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端实现部门政策协同不够。我国的生态资源分布范围较广、类型多样,分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多个主管部门,其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尚未完全形成,难以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持续增强提供有力政策保障,造成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制度功能不清、自然保护地管理存在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限划分不清晰等问题依然存在。

后端保障和推进机制亟待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仅需要全面的法规和政策支持,而且需要一个完善有效的保障体系和推进机制。当前,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生态保护税收激励与补偿机制,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生态产品认证等方面仍有不足,不能从源头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成持续激励。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点任务

从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协同性不足的现实问题出发,亟须推进“三个健全”。一是前端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空间配置格局,明晰自然资源产权;二是中端要充分实现经营开发政策,从而促进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其价值实现;三是末端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推进机制,促进多种机制形成合力,有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空间配置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前端要以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为核心,加强管理体系,严守生态红线,完善保护区与功能区管控,优化生态产品布局,确保供给能力提升。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营开发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在推进供需对接、拓展实现模式、促进价值增值、推动权益交易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生态产业化,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推进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压实各方责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双考核”,加强考核结果与生态保护补偿额度、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挂钩。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