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部电影值不值得回味,是否动人,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看完几天再去回想,有没有什么细节、情愫留在心里挥之不去?

于是我仔细回想看完《小小的我》后,留在心里的是什么?

是祖孙关系,是外婆(林晓杰 饰)为了维护外孙(易烊千玺 饰),告诉别人“刘春和只是脑瘫,不是个傻子”,数次与人起冲突;

是刘春和找工作被拒,外婆吐槽那个工作“没前途,不识相”时的护犊心切;

以及刘春和在外婆跟别人起冲突时依然能安心练鼓,因为“外婆(吵架)就没输过”,暗示这样的事发生过无数次,每一次外婆护孙的战斗力都超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外婆对刘春和的百般呵护,也包含自己对女儿童年缺席的亏欠,填补到外孙身上,如此,代际关系得以丰满。

此外,还有刘春和展示的一些人群心态细节:

在咖啡厅找到工作后,开心地说“这关乎尊严”;

过马路太慢而绿灯转红时,会回头望身后的距离,衡量该往前走还是往后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藏了极深的人群困境:

就那么两步路,别人根本不用纠结走哪边,一瞬间就能跑过去了。但脑瘫患者却要走很久,因此不得不衡量一番哪边更近一点,少走两步,省出的不止几秒。

这些都是比较日常和生活化的桥段,含蓄不硬塞、柔和不功利,不乏化苦为乐,以乐景写哀情的侧面手法,让人动容、回味。

但问题似乎正在于此——此类桥段少而零散。

电影大篇幅讲的是什么?关于他找兼职、学开车、谈恋爱,与母亲争吵,加入外婆的老年合唱团等等一系列事件的杂糅。

有爱情、亲情、代际关系,有疾患、病痛、求职、教书以及加入合唱团打鼓,样样有样样似乎浅尝辄止。‍

本片可以称之为——为刘春和18岁的暑假立传,为脑瘫患者所遭遇的歧视与不公正名。

听起来多像一部教育片(甚至影片最后出现了上台发表激情演讲控诉公共设施对弱势群体不友好的这种最浅白直接的“发声”桥段),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四字出演,这部片子的票房能不能过亿。

这就是问题所在,外延的价值意义大于片子本身的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希望此类片子能拍得让观众主动进影院,而非冲着艺人及其“突破性表演”去看。

所以这篇,想从观众视角出发,聊一聊此类电影怎么拍才动人,怎么拍才让观众想主动进影院。

(当然,题材本身和前期宣发手段也有很大影响,我这里只讨论作品上映后从观众口碑发酵层面获得的正面宣传影响)

首先,继续开篇的问题——叙事散而无神。‍

看片子的过程是有点气馁的,一开始说想上大学,家里逼他复读,他心情苦闷转而学打鼓,鼓没打完又转去工作, 工作找到了又转到爱情,爱情突然没了又开始与母亲冲突……最后突然就收到大学通知书,看似闭环,实则跑题。‍

相信导演每一部分都想真实反映主角困境,但……主线在哪?

对比《我们一起摇太阳》,讲一位尿毒症患者为了活下去,在绝症群发了条征婚广告,承诺会嫁给对方,照顾对方,前提是对方去世前把肾移植给她,全片都围绕着这场“功利婚姻”“生命接力”去讲故事(改编自真实案例)。

虽然还是难以摆脱强行上价值,强行正能量的弊端,总体还是有较强故事性和流畅度的,因为力都花在一个点上,因此看完也能留下深刻的主题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永不放弃》(door to door),讲因出生时医生的失误患上先天性脑瘫的比尔,因不甘心成为失败者,拒绝申领残疾救济金,后来靠自己的耐心和坚持不懈做到了地区上门推销员的销冠(也是取材自真实事件)。‍‍‍‍‍‍‍‍‍‍

虽然影片充斥着1950年代美国梦的励志味鸡汤,但毫无办法,故事、表演、情感都真挚动人,还是会被狠赚一波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两部影片都有聚焦和主线,前者聚焦爱情,后者聚焦职业,前者意在表现互相救赎,后者意在励志。

再看《小小的我》,你好像搜寻不出一条主线,是聚焦祖孙关系、亲子矛盾、职业、爱情还是与老年合唱团的相互治愈?‍‍‍‍‍‍‍‍‍‍

看编剧游晓颖的采访实录,《小小的我》缘起她妈妈合唱团的一对祖孙,外孙患有唐氏综合征,她听妈妈讲了很多合唱团的趣事,觉得很鲜活,于是触发了她想讲述类似特殊家庭以及祖孙代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红星新文化|《小小的我》编剧:为何给刘春和设计感情线

早先看到这个缘起,加上导演是擅长处理代际关系的杨荔钠(已完成《春梦》《春潮》《妈妈!》 “女性三部曲”),已经准备好去看一场,以刘春和与老年合唱团相处为主线,讲述祖-母-孙三代关系的影片。

结果期待落空过半,这些桥段只是散落在影片各处(当然这个锅未必只是编剧问题,一般还有资本方审核方之类的各种插手干预)。而实际上,影片里不多的合唱团戏份,反而是最好看的。

残疾和老年人,两类不同程度被现代社会抛弃的群体,因为合唱团聚集在一起,双方取长补短,刘春和教他们操作手机,他们接纳了刘春和,让刘春和通过打鼓找到价值。

那群老人表演自然、幽默,戏份也有趣,看一群穿得花花绿绿的老年人因为打架出现在派出所,别有一番喜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实际效果,春和教他们操作手机时像中插广告一样同而不和,没有前情,没有后续,最后刘春和演讲却点出帮老年人自己有被需要、被治愈到,那会我看了没有感动,只是奇怪“咦?你影片讲的是这个吗?”

所以还是蛮可惜这个新鲜、有趣的角度没有被运用好。

另外,要讲祖-母-孙三代,蒋勤勤饰演的母亲着墨也太少。

为什么她对春和的爱里会包含嫌恶,觉得“没有春和生活会更好”?影片对此只有只言片语,也许观众逻辑上能理解,但缺乏让大家感同身受的细节,哪怕有个因照顾春和而崩溃的场景也好。

因为缺乏铺垫,影片行进到母子争吵重头戏,母亲突然脾气爆发,春和也突然语速变快、口齿变清晰,揭发母亲心声,则显得有些突兀,表演痕迹重,好像先有了吵架的主题,再来表演吵架,缺乏自然而然的过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第二个我想讲的问题——主题先行,要得太多,不够松弛(除了外婆的角色)。

看编剧采访,电影除了探讨家庭议题,还想关照到残障人士,希望真实描摹脑瘫患者的生活。

初衷值得赞扬,只是拍出来更像原本一条合唱团和家庭议题纵向的线,又横插进刘春和的生活切片,两者重叠少,有时甚至互不相干。

拿最为人诟病的周雨彤戏份来说,一个从公园突然冒出来的靓丽女孩雅雅,走近刘春和身边,莫名对这个脑瘫男孩展示出兴趣,帮他争取打鼓权,又轻易走进他卧室问他“你能不能变hard”这样的私密问题,幽灵一样神出鬼没,演员本人都说“需要找心理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雅的设置,大概为了服务刘春和那句“我是一个正常的20岁成年男性”,展示这类人群也是正常人,也有生理欲望,可以勃起,渴望爱情。

还是那个问题,主题先行,再硬凑情节。

这个情节,来源于编剧拜访患者家庭时,听到男孩讲他如何喜欢一个女孩,被他父亲突然打断“你就不要想了”,编剧想通过春和跟雅雅的故事,告诉大众他们不是只懂吃喝拉撒的动物,也有情感需求,生理功能也很健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样的善举,常常不忍责备,不过从电影角度来说确实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于是扼腕叹息。

哪怕雅雅是合唱团某某的孙女也好过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全职儿女(看起来她是有背景故事线的,不知道是不是被剪了);表现男主春心萌动,并非要花那么长篇幅,并非要让雅雅进卧室问勃起这种暧昧问题。

《永不放弃》是这么拍的,比尔无意撞见照顾母亲的女护工洗澡窗帘未拉前的倩影,几十年没有谈过恋爱的比尔深受折磨,忍不住偷看了,后来鼓起勇气表白意料之中被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拍并非多妙,其实还是蛮程式化的,好就好在女孩的出现,比尔的反应都顺理成章,不会显得突兀,女孩也并非只承担性幻想功能,她有自己的生活,也是后来帮助比尔的重要朋友。

《小小的我》给人感觉“男主要有一个爱情对象”,于是雅雅就诞生了。

“春和得突破大众对脑瘫患者的职业想象”,于是开车、教书、咖啡店兼职就诞生了。

“影片得向大众展现他们渴望做个正常人而不能”,于是将镜头毫无节制对准放大春和歪曲的脸和瘦骨嶙峋的肢体,艰难地说话,喝可乐呛到以及歪歪扭扭地吃力走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观影感受来说,四字很努力,肢体控制和演技也不弱,但能看出他很用力演,观众很用力看,双方都累。

如何形容这种别扭观感?

刘春和渴望像个正常人一样,镜头却频繁聚焦他的苦难,将他特殊化,强调他“不正常”的部分。

但其实电影中不少场景和表演是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一点一点扎进人心的,像我开头提到的祖孙关系、找工作关乎尊严、过马路会纠结等桥段。

此处要特别提到外婆的扮演者林晓杰,她真的太好了,飘在23年底给女演员颁奖时,把年度最佳女主角之一颁给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漫长的季节》饰演罗美素

《小小的我》里,林晓杰戴着五颜六色的纱巾,风风火火出场时,一个成都嬢嬢的形象跃然纸上。

此前我们讲过林晓杰的神奇之处是把表演演成了一种“无意识”,菜掉到桌子上,便无意识捡起来吃,跟年轻演员的“演下意识”效果有质的区别。

通俗点说就是把自己变成角色,没有表演痕迹,看起来波澜不惊的演法,却莫名有幽默感、高级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段是她在试戴纱巾

影片中外婆脖子上有个刀痕,这是林晓杰在看完剧本第一稿后,觉得外婆身上还可以再多一些东西后,编剧加上了“刀疤”的设定。

这个就是能扎进人心,值得反复回味的细节。

这道疤怎么来的?是外婆在很年轻时生下女儿后被渣男抛弃,为养孩子一个人跑到偏远地区打工,遭遇持刀抢劫也坚决不交出奶粉钱,才留下这道疤。

这道疤一下激活了三代关系,外婆为生存无奈让女儿变成留守儿童,从小缺乏外婆陪伴的女儿,有了孩子后不知如何做一个母亲,便成了外婆的反面——对刘春和无微不至的关注(乃至控制),引起儿子的不适和反感。

后来外婆把对女儿的愧疚,转移到对外孙刘春和加倍的爱上,两人隔代亲的原因也有了根。所以说“刀疤”的设置加得很有含金量。

那道一直用纱巾遮蔽的伤疤也是外婆性格的来源,一个经历过命悬一线的人,怎么会不豁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会发现着墨不算多的代际关系,还可以解读出这么多东西,不愧是擅长处理母女(子)关系的导演杨荔钠,以及写出过《相爱相亲》《我的姐姐》的编剧游晓颖。

这大概是电影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也有关我想简单讲的最后一点——立意、表达。

前文也说过电影想要的太多,让立意不够清晰、突出,其实有时候少即是多。

李沧东《绿洲》文素丽饰演的女主角也是脑瘫患者,但电影与其说关爱残疾人,不如说在关爱“多余人”。她跟薛景求饰演的男主,一个是家庭里的“多余”,一个是社会上的“多余”,镜头刻意将两人呈现得奇形怪状,像卡夫卡小说里被异化的甲壳虫。

他们在被所谓正常人挤压的罅隙里互相吸引、互相慰藉,谈论着只有他们彼此能听懂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两人发乎情地做爱被指控为强奸,两个弱势边缘人遭到社会的任意捏造,一个难以辩解,一个无法澄清,成功地留给观众最重的窒息感,去感知到这类人群的窒息。

亲人们要么以关心为名地榨取利益,要么以正义为名地解决掉麻烦,从头到尾他们都失去声音,无法为自己申辩。

结尾男主越狱只为了砍树枝——为女主砍去房间里令她害怕的树影。

看似不正常的他们做着最正常最真挚的事,而自诩正常的人们却做着不正常的虚伪的事。

拿《绿洲》举例是想说国产太缺乏这种从幽微处讲好一件事,一种关系,一类话题,意旨清晰、发人深省的电影了。

疾病在这里不是奇观,没有放大,反而更让观众触动,引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篇大论谈《小小的我》观影感受,并非在吐槽,反而出于敬佩和感激,总希望可以拍得更好,让更多人走进影院,更多这类有意义的作品出现。

也没有否认创作者的真诚,必须感谢创作团队以及四字的出演,让大众对脑瘫患者多了一些认知、关怀和善意。

正因为他们都很努力,我才希望这份力能用对,用得有效。

电影团队联合新华社拍摄的“别叫我脑瘫,叫我五慢症患者”公益短片也很有意义——希望从命名上告诉大众“他们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慢了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第一步的“看见”总是不那么完美,那么第二步、第三步希望可以有所取舍,有所凝练。

所以这部不完美的作品,还是值得飘进影院支持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