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王德军将家族的祖传圣旨和11幅挽幛,借给了文物局!谁知7年后却出了岔子,王家要求返还时,博物馆却称已捐给国家,王家一怒之下将文物局告上法庭......
事情还要从2000年说起。
世纪之交,偃师市文物局下乡走访,目的是寻访失落的文物,将文物聚集到专门的保护单位,以免被不法分子盗走。
当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庞村镇时,意外发现了几件重量级的文物。
这几件文物分别为:清朝圣旨一道,圣旨楼一座,红蓝挽幛11幅。
圣旨楼,是一个红色的木质盒子,大小如同一个旧式的座钟,挡板还雕有精美的龙纹。
对于圣旨和挽幛,文物局很稀罕,认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便对看管文物的王氏族人说道:“老乡,这圣旨放在你们,天长日久的,不是腐烂,就是变质。再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放在你们这,迟早会引来贼人,不如暂时放在文物局,想什么时候拿,就什么时候拿。”
本来,王氏族人是不愿意的,就一口回绝了。
然而,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隔三岔五下乡做思想工作,王德军只得答应。
2003年2月,王德军将一道圣旨,11幅挽幛交给了文物局,留下一幅当作念想,放在祠堂供奉。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偃师市文物局还出具了收条一份,将文物制作了入库登记卡。
过几天,偃师市博物馆还贴心为两名族人颁发了两张收藏证,表彰两位老人深明大义的行为。
看起来事件很圆满,但是2010年却出了岔子。
这年十月,王氏族人以祭祖为由,要求博物馆返还当年文物。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却告诉王德军:“博物馆的文物都是有编号,入了库的,岂能随便乱借。”
这下子,王德军不乐意了,说:“我这批文物是交给你们暂管,并不是捐赠。”
然而,博物馆不认可这套说法,还告诉王德军:“我们给你办理了捐献手续,还发放了奖金,不能随意归还。”
如果是代管,那文物的所有权尚属王氏一族的私人财产,博物馆是肯定要归还的。
如果是捐献,那性质就变了,文物就变成了国家财产。
双方的争论焦点就在于此,并始终达不成一个令人都满意的结果。
2013年,王德军不得已之下,一纸诉状,将文物局和博物馆都告上了法庭。
很快,法院就做出了民事裁定,认为该纠纷不属于民事法律范畴,没有受理此案。
很是愤怒的王德军没有灰心,而是于次年2月份继续上述。
让人没想到的是,洛阳市中级法院维持了原判,也不受理此案。
即便王德军再三上述,此案也没有召开庭审,文物也落入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手中。
参考资料
《家传圣旨进了博物馆,村民四告没追回》 人民政协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