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读书一定就要早起?严格来说,在我读书速度有点快的时候,我确实早起过一段时间,也读了很多有关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书。

当然关于早起的书,我也读过。书中提到的生活方式的确很吸引人,早起可以为接下来的一天争取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比如常规上班族,假设在清晨4~5点钟起床,那么至少会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是完全不受干扰的。毕竟能够那么早就醒来的同事、朋友是极少数。

可是这种建议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是可执行且可持续呢?这就需要重新考量了。

我不给大家任何建议,我只是分享我自己的体会。在我看来行为习惯是的可持续,远比强迫自己去坚持所拿到的收效要好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读了大量的“建议我们如何读书、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的种种方法之后,我还是选择了相对松弛的做法。

比如打造了随时都能坐下来阅读的环境:书房,添置了书桌、电脑椅、笔记本支架、阅读架等,也算是该有的都有了。

还有人说我差生文具多,没关系,我不在意。因为这些物品的存在构成了的环境,让我保持阅读的习惯变得非常容易。

在这个“工位”上读书、码字、思考,可以让我忘记时间。并且,我不会给自己设置任何条条框框,什么时间读书、读多久,几天读完一本书,要写多少字的读书笔记等等。

比如,做自媒体方面,我可能依旧是个所谓的差生,我不会想要通过起情绪化的标题,获取额外的更多关注,而是倾向于把内容创作出来,再浏览下内容,梳理出一个比较适合的标题。

我深知短视频时代,能够阅读大量文字,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那想明白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呢?因为分享欲,因为我想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

当然我也有在录制视频,但终究对我来说,用键盘敲字,想到什么就随时记录下来,是一件相对容易做到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可持续。

可持续的行为,才不必调动毅力去坚持,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因此,回到阅读的话题上,那些简短的方法中提到的各种条条框框,我统统都没有。对我来说,没有计划就是最好的计划。

我写东西的时候,也会在电脑端登录微信,这样聊天甚至还更方便呢。只是我不会在我自己有事要做的时候分心去主动联系谁,但这时候有人找我,我通常也不会置之不理,回应了、聊完了,就可以尽快回到工作节奏中。

之前看到有些书中会引导我们工作的时候把手机收到看不见的地方,工作结束再拿出来。

有个例子,尤其人到中年,偶尔就会出现突然地“问候”,这种时候通常都是对方有特别着急或重要的事情。这不在我们计划范围内,但是常常联系不到我们的人,会只是满足于“你边界感很强”这个说法吗?

对方联系我了,我可以看到信息或电话,如果现在没空,我会挂断后立马回条信息给对方,如果有空,我手头的事情又不是很急,那我会选择接电话或者回信息,而不是常常让对方等。

近些年,网络上充满了制造焦虑的言论,要自律、要追求自我、树立边界感、勇敢表达自我需求等等,这些说法本身都没问题,只是一旦这个行为过度了,可能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有没有见过那种给经常给自己制定各种计划、时常在打鸡血喊口号的人?我愿意相信他们是真的很想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但问题也在于他们太想拿到这个证明了,所以说出来的相对正面的话就有些过头了。

行为上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口号已经喊得人人皆知了。

相反,我其实只会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一些读书笔记和当下的思考,但我需要跟身边的人分享这些知识和思考吗?其实不会。

日常与他人沟通,我会尽量保持有效高效,会绕过书本中的概念,让大家的沟通处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里。

网上甚至现实生活中,总会听到某人读书读傻了这种不知所云的观点。搞得很多真正读书的人会羞于告诉身边的人在读书。

关于工作后依然在读书这件小事,人们的做法出现了两个极端,有人很想让他人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读书,形式大于内容;也有人因为身边的人都没有阅读习惯而不敢让人知道自己读书,所以只能在社交媒体寻找同道。

我呢,会带着思辨力阅读,每天读书,阅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思考,就会梳理一下,分享到自媒体平台。生活中实践的部分,有需要会借助权威、科普的力量,把关键信息带到对话中,但多数时候,跟家人朋友聊的都是生活工作的日常经历,不会照本宣科。

所以写到这里,我想说,关于读书,也是同样,带着思辨力去看待你收集到的各种建议,最终选择你自己认为可持续的做法。

当然,想要尝试任何方法,也都没问题,只是适合每个人的方式方法都会有所差别,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动起来也消耗能量的做法,比较关键。

读书、工作、待人、生活等,都如此,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别去在意那些激进极端的言论、观点和方法,而是深度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及动力来源,这是比任何外部力量都有效的助推剂。

分享结束,祝各位都能挖掘到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