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是一种传统美德,特别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长辈对食物格外珍惜!富足的今天,当家里的长辈饭后舍不得丢弃饭菜时,你是否会极力劝阻:省下的那点菜钱都不够上医院的!
有些人还会搬出网上看到的论调,隔夜菜毒如蛇,隔夜菜似砒霜,会致癌等等。长辈则回上一句,我都吃了几十年了什么事都没有!然后将剩菜剩饭放入冰箱,第二天自己默默地吃。
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其实长辈没错,隔夜菜可以放心吃。
2011年,有一个媒体发布了一则实验报道。实验目的是为了检测一下市场上的菜、肉、海鲜够不够新鲜,其中有一个衡量指标是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通过将采购的食材,进行烹饪、放入冰箱及检测,得出结论:如果食材不新鲜,或者蔬菜施的氮肥太多,那么即使是煮熟了,其亚硝酸盐含量也会比新鲜的食材要高。例如,本身亚硝酸盐就超标的烂菜叶,煮熟了依旧会超标。
另外,越不新鲜的食材,亚硝酸盐的增长越明显。如果按照食材新鲜程度的限定指标,那么实验中所做的四道菜放入冰箱24小时后,全部都超标了。
不过,该指标检测的对象是地里刚拔出来的蔬菜或者刚杀的猪肉,本质是为了检验食材新鲜不新鲜,而非人体的亚硝酸摄入量。
如果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每公斤食物亚硝酸不超过30毫克,那么实验中的食物都不存在超标的问题。
这篇“检验食材是否新鲜”的文章发布后,被很多媒体错误解读成:隔夜菜不能吃,亚硝酸盐超标,致癌!类似的谣言被广泛传播。
央视实验
为了防止大家被误导,央视《真相调查》栏目重新做了一次实验,并特意强调了《食品中亚硝酸限量指标》的限定对象是新鲜的食材,为了检测蔬菜的新鲜程度。
栏目组在市场买了新鲜的食材,进行烹饪,并在放入冰箱15小时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放入冰箱前和放入冰箱后,清炒小油菜和香菇黑木耳炖肉中的亚硝酸含量有所增加,但另外两道菜几乎没有变化。即使是亚硝酸含量增加的两盘菜,也远远低于新鲜食材的限定值。换句话说,隔夜菜是可以吃的!
人类避不开亚硝酸
在生活中,即使是我们喝的水中都含有亚硝酸盐,抛开剂量谈毒害就是无理取闹。其次,真正致癌的并非亚硝酸,而是“亚硝酸铵”。
以蔬菜为例,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从土壤、化肥、水、空气中获取氮,并转化成硝酸盐。人类的唾液、肠道中的细菌以及植物或环境中的部分细菌,所分泌的酶(一种蛋白质)会将硝酸转化为亚硝酸。一般来说,人想要完全避开亚硝酸是不可能的。
虽然食物被煮熟后,其中的酶会失效,从而中断硝酸转化为亚硝酸。但筷子中的唾液、空气或餐具中的细菌也会进到饭菜中,继续为饭菜提供反应所需的酶。此外,我们将饭菜送进肚子后,肠道中的大量消化酶,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也会将硝酸转化成亚硝酸。
亚硝酸在特定的条件下,遇到蛋白质分解的胺,就会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酸铵。而人体消化系统消化蛋白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胺”,这个时候亚硝酸就有可能和胺生成亚硝酸胺。不过,亚硝酸胺也会迅速分解成人体所需的电解质,被人体吸收。即使硝酸铵没有迅速分解,人体肝脏也有强大的解毒能力,可以将它代谢掉。
因此,对于亚硝酸盐与亚硝酸胺,大家都不必过于恐慌。
建议与注意
这里小编还是建议大家做饭的时候不要眼大肚子小,毕竟隔夜菜的味道没有现做得好。如果剩了,建议将剩菜煮开一下,可以使唾液中的酶失效,而且可以消除其中的细菌。煮开后装盘封上保鲜膜或者用封闭的器具盛放,然后直接放置冰箱中。
多说一句,热菜是可以直接放进冰箱里的。以前,菜放凉了才送进冰箱是怕冰箱上霜。现在都是风冷无霜的冰箱不存在这种问题。
此外,剩菜最好第二顿就吃完。因为剩菜反复煮会导致维生素大量消耗。不仅会造成营养流失,而且维生素也是抑制硝酸转化成亚硝酸的重要成分。
对于一些不用煮的瓜果或凉菜,建议当天吃完。例如,西瓜含有大量的糖,非常适合细菌生长。当西瓜切开后,切面会与刀、案板、空气中的细菌接触。即使是封上膜,放入冰箱,细菌也会快速繁殖。如果实在吃不了,从冰箱拿出来后可以将切面切掉一层。不过,最好也不要放置太久,因为超过48小时,细菌会向内部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