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20,你会想起什么?120,是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生命热线。

自2018年起,深圳市急救中心每年都会响应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号召,在1月20日前后举办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120急救大课堂公益培训,旨在大力宣传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能力,发展院前急救事业,构建社会大急救体系。

对于深圳地铁来说,数字1和20也别具意义。不久前,深圳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迎来了开通20周年的大日子。这组数字恰巧重叠,也让首趟深圳地铁“急救专列”应运而生。

“急救专列”首发,手机扫码学急救知识

2025年1月8日,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深圳市急救中心主办,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深圳地铁“急救专列”首发仪式,在深圳地铁竹子林站举行。这是深圳首列以急救为主题的地铁专列,满载着急救知识穿梭在罗湖站和机场东站之间,已成为一座流动的“120急救知识大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客坐在地铁上,可以通过“急救专列”装饰内容学习急救知识,也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获取新鲜上线的急救知识“口袋书”,随时随地学习急救知识、提升急救能力,还可以用手机一键扫码获取深圳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地图,找到距离最近的“救命神器”在哪里……

1月8日至1月21日,市民乘坐这趟“急救专列”,如果把自己乘坐“急救专列”的照片,以私信的形式发送给“深圳急救”微信公众号,即有机会获邀参加2025年1月20日在深圳市急救中心举办的2025年国家急救日提倡议活动暨120急救大课堂公益培训中的亲子急救培训,或获得免费公众急救培训名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急救专列”都有哪些亮点?

第一,“急救专列”的“主角”是市民“票选”出的深圳急救吉祥物“鹏鹏”,国民度拉满。

鹏鹏诞生于2021年1月20日,名字取自深圳别称“鹏城”,额头上印有深圳市急救中心Logo;疾速奔跑的姿态象征着急救人员响应迅速,专注的神情代表着急救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可爱自信的笑容展示出“救”在身边的亲和力。这次,鹏鹏“亲自上阵”,通过手绘漫画展示正确急救姿势,比如怎样评估现场环境、如何胸外按压、AED怎么取和用、异物卡喉了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6节车厢所展示的急救知识分为6个不同主题。它们分别是如何拨打120、心肺复苏、AED使用、异物卡喉急救、溺水急救、烧烫伤急救、外伤出血止血包扎等以及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中暑急救,当你从1号车厢走到6号车厢,就能全部学到、掌握精髓。

第三,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同步上线的急救知识“口袋书”。在“急救专列”上扫码就能获取“深圳急救”微信公众号,并在对话框发送“口袋书”,即可获得链接。“口袋书”让你的手机化身一个“移动急救知识库”,随时随地可看可学。其中的儿童急救知识板块,有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动漫视频,尤其是2017年1月20日推出的贝肯熊系列,是国内首部小学生急救知识动漫片,一共有6集,跟着阳光开朗的贝肯熊就能学到煤气中毒、烧烫伤、异物卡喉、中暑、溺水、动物咬伤等急救知识,易学易懂、寓教于乐。

第四,乙巳蛇年春节脚步临近,“急救专列”配色也是国风韵味十足。主色调以中国传统色彩“苏露青”与“佛手黄”,组成设计界公认的“最舒服配色”CP。市民在乘坐时,既能学知识,也能养养眼。

时间就是生命。人们遭遇突发急症拨打120电话之后,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往往存在一段急救空窗期,而这段时期也正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时期。从2009年开始,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始构建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到目前累计已培训近87万人次,市民急救知识普及率达4.92%,远超国内平均水平。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李林介绍,深圳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开始在公共场所大规模配置AED。到目前,深圳公共场所的AED已达4.3万余台,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这些公共场所的AED已被充满爱心、会急救的深圳市民使用585次,成功挽救125人,年龄最大的82岁,年龄最小的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市民、每个企业单位都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科学有效急救培训体系,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事情,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据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冯键介绍,近年来,深圳地铁在深圳市急救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网车站安装AED共1074台,同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急救培训,到目前初级救护员培训取证约12380人次,在岗持证人数9500余人,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以来地铁员工借助AED和运用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助乘客48人。

“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打造深圳急救生态的硬件,让普通公众掌握一定急救知识和技能并有良好的急救响应机制则是软件。目前,在深圳地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深圳急救生态微环境。”深圳市急救中心负责人朱虹表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是良好急救生态微环境形成的基础,深圳市急救中心希望通过开展各类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在深圳形成更多像深圳地铁这样的微环境,从而实现“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