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景圣
近年来,台湾社会的“去中国化”进程愈加激烈,民进党政府刻意煽动的“抗中保台”情绪,使得一些岛内的绿营侧翼粉专更加排斥与中国相关的事物,甚至连台北市的街道名称都被视为“恶心”之物。这一现象不仅荒谬至极,更暴露了台湾社会在身份认同上的深刻裂痕和政治极端化的严重后果。
近期,有亲绿粉专发文称,台北市仍然存在诸如“松江南京”、“南京复兴”、“重庆南路”、“锦州街”等街道名称,令其直呼“恶心”。这一发文显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岛内某些势力为了强化“台湾独立”意识而进行的极端操作。这些人宣称自己是“台湾人”,却拒绝与中国任何历史和文化的联系,甚至连与中国相关的地名和人名都要彻底抹去。这种极端的“去中国化”行为,表面上似乎是在寻求一种“台湾身份”的独立性,实则是对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的深刻自我否定。
这种荒谬的“台湾人”认同,正如前民代蔡正元所言,“台湾”和“台湾人”其实都是中国人取的名字。台湾这一名号源自中国历史,台湾人的称呼亦是中国对其的认定。那么,某些人如果不想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地理发生任何联系,他们自称“台湾人”岂不是在自打嘴巴?更有甚者,有人甚至提出,如果真想摆脱中国的痕迹,连“青鸟人”这种与大陆相关的称呼都不该使用,甚至连中文都不该再用。更有趣的是,这些“台湾独立”的呼声,最终竟然要求岛内居民不再使用中文,改用日语,甚至要求穿上“台湾少数民族服饰”来代表本土文化。这种彻底的文化割裂与自我否定,令人震惊。
但问题的根本在于,这种极端的文化与政治操作是否真的有益于台湾社会的未来?这些“台湾本土”价值的极端追求者,是否意识到他们正在推动的是一个没有历史记忆、没有文化归属的台湾社会?如果台湾要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立足,如果要寻求真正的和平与发展,它绝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根基和历史联系。通过“去中国化”来追求“台湾独立”,这一思维方式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抹杀,它更是对整个台湾社会、文化和人民集体记忆的背叛。
蔡正元的言论提醒我们,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和文化纽带。无论台湾的政治立场如何变动,历史无法抹去,它依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就像岛内一些人对于“南京复兴”这种地名的抵制一样,历史并不会因个人的意愿而改变。所谓的“去中国化”只会导致台湾文化的极端割裂,甚至可能在未来为台湾的社会稳定带来无法弥补的裂痕。
这些极端的“台独”论调,不仅仅是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方式,更是对台湾社会和历史认同的一次深刻摧残。在这种极端思维的推动下,台湾社会正逐步丧失自己原本的文化和历史认同,变得日益孤立和封闭。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利用这些情绪进一步加剧了两岸的紧张关系,导致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的恶性循环。民进党政府通过强化“台独”立场,不断强化台湾社会的对立情绪,实际上是在制造更多的社会不安定和政治冲突。
与此同时,岛内统派的声音越来越被边缘化,台湾社会的极端化趋势日益加剧。尽管如此,支持两岸统一的声音并未消失,越来越多的岛内民众开始反思民进党政策的破坏性。台湾的未来并不是单一化的“台湾独立”,而是基于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和平统一才是台湾人民的最终出路,放弃文化和历史认同的“台独”主义只会让台湾陷入内耗与矛盾的深渊。
台湾社会的“去中国化”政策本质上是在为台湾社会的裂变铺路。这些极端的政治诉求不仅不利于台湾的稳定,反而使得台湾在两岸对抗的泥沼中更加挣扎。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滞,台湾的文化、历史和民族联系终究是不可分割的。无论台湾如何反对,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终将到来。真正的台湾人,应当认清历史,回归理性,拒绝极端,寻找一个符合台湾长远利益的未来道路。
蔡正元、侯汉廷等人士所说的不是个人政治观点的陈述,而是对台湾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台湾人如果真的想要走向未来,就必须抛弃“去中国化”的极端思维,接受台湾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而那些正在试图将台湾推向极端的“台独”势力,注定将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淹没。台湾的未来,不应成为少数人政治操作的工具,而应是两岸和平与合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