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江苏过渡性养老金事件如火如荼,我也写了不少文章呼吁,一通折腾之后,江苏企退职工终于如愿以偿。

本以为江苏过渡性养老金新办法实施之后,其企退职工的养老金起码位居全国中上游,可今天看到一张养老金核定表,个人感觉还是没到位。当然,差距肯定缩小了不少。

请看实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朋友差不多38年工龄,养老金7649,按照江苏新办法,不算今后两年的养老金普调,两年后他的过渡性养老金将会增加(8613×1.0192×9.5)×1.2%-665.02=335.71,也就是说初核养老金满额实际上是7649+335.71=7984.71

粗看起来,近8000的养老金在企业职工中着实不低,但是横向一比较,却差距颇大。

我有一个校友1986年大学毕业,工龄与他相仿,个人账户存储额也差不多,河北企业退休,养老金足有9600多!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工龄相近、个人账户存储额相近、不同省份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差距如此之大呢?

下面,听我来分析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从指数开始。

我们来对比一下两省的指数计算方法:

1)用于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

大家都知道,江苏的过渡性养老金算到1995年,这在全国范围内算是给得比较少的,比江苏更少的大概只有上海,但上海1993年-1997年的虚账实记,实际上也是给到1997年。再加上指数保底等特殊政策,绝大多数上海企退职工养老金所得远高于那些给到1997年的省市。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目前,全国差不多半数的省市、其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都给到1997年甚至更晚,就连被江苏“救济”的辽宁都是如此,河北也比江苏多给了两年。

3)过渡系数

江苏的过渡系数是1.2,在全国范围内同样是偏低的,多数省份是1.3,最高的1.4。

至于比江苏过渡系数更低的省市?恕我孤陋寡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我也理解,养老金高低不能只看个别指标,要综合起来看。但根据我的研究,江苏养老金计发办法中,除了对1992-1995年缴费指数高的群体有利之外,其它方面就没有出彩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我曾经做过上面这张图片,从图片上看,河北历年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平均数基本上都是踩在全国平均线上,而江苏比河北低不少,应该是全国倒数。

本以为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之后,江苏养老金应该高于全国平均,可通过上文中的实例对比后得出的结论是:至少有不少新办法下的江苏企退职工养老金低于河北,亦或说低于全国平均。

刚好搜到这张图,间接验证了我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这张图的计算方式过于简单了些,相比于我那张图采用的简单加权算出来的数字不那么准确,但作为参考是完全足够的。

在这张图中,江苏排在倒数第8。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2023年的数据,而江苏从2024年采用了过渡性养老金新办法,排名应该高不少。

可是别忘了,上面这张图中是企事业一起统计的,而江苏机关事业职工的养老金应该高于全国平均,间接拉高了总平均;还有一点,江苏历年的平均工资远高于全国平均,对应的是社保缴费也高于全国平均,其养老金本来就应该高于全国。

综合分析可以断定:即使实行了新办法,在缴费相同的情况下,江苏企退职工的养老金仍然低于全国平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江苏人社厅最新公报上可以看出,江苏社保绝对是全国最有钱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高达6514.47亿,远高于同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和上海。

记得2013年我曾应邀加入过一家全国500强的民企,集团公司在江苏,我担任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大老板和我闲聊时说了一句话:你从北方XX厂来,那个厂搞市场的人也不会算账啊!

我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搞营销的人,“收入要往高要,支出要朝低抠”,虽然我是江苏人,但我真学不来,短短8个月就离职了。因为我更喜欢的是账要明算,该多少就是多少。

何况,人社又不是民企老板,那么,对企业职工适当优待一些,至少在社保缴费相同的前提下让他们拿到全国平均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