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9月28日,美国和伊拉克政府宣布,以美国为首的驻伊拉克多国联军将在2025年9月前完成任务并撤军。同时,始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越境袭击以色列的“阿克萨洪水”行动所引发的以色列与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以及伊朗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辛瓦尔,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等被击毙。种种迹象表明,中东地区的地缘格局已被显著改变。

中东问题的由来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围绕巴勒斯坦这块土地的问题,却动辄引发全球关注。其难分难解的深层原因,源于文化、宗教与利益等因素的复杂交织。

现在叫巴勒斯坦的地方,古称迦南。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里,这是一块上帝给犹太人的“流淌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大约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从埃及来到迦南,生活方式与阿拉伯人差不多,都从事游牧业,缠头巾、穿长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虽宗教信仰不同,但不妨碍和平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王朝大卫王雕像

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王朝。这里出现过大卫王、所罗门王这样的大人物,但后来又分裂成犹太国和以色列国,后来又经历了分裂和被征服。波斯帝国(即今天的伊朗)灭掉犹太人的征服者新巴比伦后,让犹太人回归并恢复了自己的国家。

随后,犹太人又经历了被希腊、马其顿人、罗马人的征服和统治。反抗与失败的痛苦,令大部分犹太人离开故土,流散四方。公元初年,在反抗罗马人残暴统治的大规模起义失败后,作为犹太国家的以色列就灭国了。

大多数犹太人离开六七百年以后的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民族兴起。公元638年,穆斯林打败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取得该地区的统治权,阿拉伯人也就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主要居民。但接下来仍然被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花剌子模和蒙古帝国征服和统治。直到公元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才兴起,开始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扩张领土。公元1517年,该地区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已经分崩离析、摇摇欲坠。其错误地选择加入以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一边,使其在战后彻底瓦解,若非现代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的努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被瓦解到片甲不留。一战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美等协约国阵营获胜为果,战后成立了类似当今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国联(即九国联盟)。国联将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交给英国托管。

1917年11月2日,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贝尔福以致信英国犹太复国主义同盟主席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的形式,表示英政府支持“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一个犹太人民族家园”。由于这是犹太人灭国两千年后,第一个由当时的主导性大国提出的支持犹太人建设“民族家园”的建言,因而具有历史意义,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即《关于巴勒斯坦问题专设委员会报告书所通过之决议案》。该决议的主要内容是: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临时议会成员

在特拉维夫签署《独立宣言》,

正式标志着以色列国家的成立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人宣布退出的当天,以色列宣布在联合国划给他们的领土上建国,当天发表《独立宣言》,“我们宣布,在此建立犹太国家以色列”。但是,当时以色列周边的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不接受以色列建国,立即发起对以色列的战争。一开始以色列打得很惨,埃及空军轰炸特拉维夫,阿拉伯炮兵炮击耶路撒冷。但是,以色列人很快学会了使用西方支援的先进武器,最后反败为胜。这就是所谓第一次中东战争。因为这一仗是以色列赢得独立的关键,因此也叫作以色列的独立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建国后与周边中东国家爆发过多次战争

以色列建国后,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就没有停息过,不时因不同原因,与阿拉伯国家埃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黎巴嫩、叙利亚等周边国家爆发冲突甚至战争。比较大规模的战争分别有1956年、1964年、1973年和1982年的第二、三、四、五次中东战争。战争的结果均以美西方支持下的以色列取胜而结束。

中东问题的发展

一般认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但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在不同的时期,中东问题的当事方和主要矛盾各不相同。

从公元前到二战后以色列建国,主要是犹太人和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从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出埃及到达迦南,即巴勒斯坦后,与当地的阿拉伯人是和平共处的。他们不仅服饰、生产方式相同,而且在宗教、语言文字上也都很接近。公元前1000年犹太人建立国家时,阿拉伯人也没有反对。公元初年让犹太人灭国的是罗马人,而不是阿拉伯人。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信奉基督教的基督徒比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更具排犹倾向。从公元8世纪到公元14世纪,西班牙经历了基督徒和穆斯林长达8个世纪的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基督徒打败了穆斯林。在这几百年的冲突中,流散到西班牙的犹太人作为第三方,绝大部分时间相对而言是偏向穆斯林的,因为穆斯林对犹太人要友善一些。

即使是在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国联委托英国管理巴勒斯坦,一方面因为英国管理者与当地阿拉伯贵族之间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因为阿拉伯人更强势,英国管理者也更加袒护阿拉伯人。当时,最早期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阻止了一些游击队,经常跟代管当局的英军发生冲突,在方式上就很像今天的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

西方对犹太人态度的显著改变,源于二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事实上,参与屠杀犹太人的固然以德国纳粹为主,但法国、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苏联、南斯拉夫王国等,还有阿拉伯地区的一些势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屠杀。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杀甚至种族灭绝导致了战后的深刻反思,整个西方开始把反犹、排犹当作罪恶,支持犹太人和以色列就成了政治正确。有人说,现在西方对犹太人的袒护,是以牺牲阿拉伯人的利益,来弥补历史上对犹太人所犯的罪行,这个说法不是无稽之谈。

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依据联合国决议宣布建国。以色列国家的从无到有,显然是中东地缘格局的显著改变,犹太人与居住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联合国两国方案的领土划分得不到阿拉伯人的认可,以及周边国家在领土和其他利益上本来就纠缠不清,由此导致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随后的第二、三、四、五次中东战争,虽然具体与以色列交战的阿拉伯国家数量和国别不同,主要参战国也有别,但战争无一不是以美国和西方支持的以色列取胜为结果。其中,埃及是中东的军事强国,几次交手都败于以色列。这基本上打掉了阿拉伯国家以武力消灭,甚至战胜以色列的心理基础。由此,阿拉伯国家的反以联盟开始瓦解。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建立外交关系,迄今中东与以色列建交的国家包括约旦、阿联酋和巴林等。

从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至今,主要是以色列与以伊朗为主导的什叶派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中东的阿拉伯反以联盟基本瓦解后,在五次中东战争中基本上采取事不关己的超然态度的伊朗,开始接过反以大旗,力挺比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更加激进的哈马斯,开始形成以哈马斯为前锋、什叶派武装组织黎巴嫩真主党与也门胡塞武装为侧翼、伊朗在幕后支持与居中指挥的什叶派反以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从加沙地带向

以色列发起近年来最大规模火箭弹袭击

这一体系的开始,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伊朗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倒台,霍梅尼回到伊朗建立高度政教统一的什叶派政权,30多年来走过了萌芽、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但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展开越境攻击以色列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开始,这一体系出现坍塌。

中东可能的未来

此次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和此前反以联盟的数次战争几乎沿着同样的路径发展,即主动发起攻击,却以失败告终。然而,这对于中东未来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

以色列与反以力量之间的原有力量平衡被打破。以伊朗为主导的反以体系的形成自有其历史逻辑和地缘政治缘由。推翻巴列维王朝,霍梅尼回到伊朗时,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哈马斯因其激进和好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和警惕,在巴勒斯坦也不是主流。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才是巴勒斯坦的合法代表。但是,在2006年1月26日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马斯获得胜利。虽其控制地区主要是加沙地带(不包括约旦河西岸),但已是巴勒斯坦的合法代表并取得组阁权。与此同时,2006年7月,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发起的针对以色列的“诚实的许诺行动”军事行动,也取得对以色列军队的不俗战果。此后,以色列与反以体系之间在力量上一直维持着恐惧的平衡。

然而,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因其主动越境攻击以色列,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并掠走数百人质的行为,让以色列的反击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道义上的立足点。2023年10月8日凌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内容为“以色列出动全部武装力量,并以摧毁哈马斯为目标”的声明。次日,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宣布,将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进行“全面围困”。

接下来,以色列军队进入加沙,开始全面剿杀哈马斯武装的行动。2024年7月31日,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到伊朗出席伊新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时,在其居住的宾馆被刺杀。接下来,9月27日,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色列发起的打击中被击毙。10月17日,哈马斯政治局在加沙地带的最高领导人,亦即“阿克萨洪水”行动的直接策划人和指挥者辛瓦尔,被在加沙执行任务的以色列士兵击毙。

无论是以色列此前对哈马斯领导层成员的定点清除,还是此次对哈尼亚、纳斯鲁拉、辛瓦尔的暗杀行动,都需要实时、精确掌握目标的行动轨迹和停留时间、地点。因为目标是机动的,且保护严密,活动时机、路径无法预料,因此,掌握此类情报需要在目标身边有非常接近的内线。据有关资料,实际上以色列此前一直掌握这些信息,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下手,是基于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即反以力量已经大不如前,不能对刺杀行动展开实质性的报复,并对以色列造成难以防范和无法接受的后果。

以辛瓦尔的被击毙为例,他是在一次偶然的遭遇战中被击毙的。这固然体现辛瓦尔亲临一线、殊死战斗的英雄本色,但客观上也说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清剿已经直抵哈马斯组织的核心,使得哈马斯的最高层领导如辛瓦尔暴露在危险火力面前。2024年10月26日,以色列空军长途奔袭伊朗,以作为对此前伊朗导弹攻击以色列的报复。这也说明以色列兵锋已经直抵反以什叶派体系的核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言:“中东没有以色列无法触及之地。”

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角色定位在改变。在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及以色列全面入侵加沙清剿哈马斯武装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言行体现出十足的虚伪。在以色列宣布进军加沙后,美国表示反对以军进入;在以色列军队进入加沙后,美国又宣布反对以军长期占领加沙;在以色列将行动范围和打击对象拓展到加沙以外时,美国又表示反对以色列将行动溢出加沙以外……与此同时,美军向中东加强舰机部署,2024年10月3日七国集团发表的《关于中东局势近期发展的声明》表示,“我们明确重申我们对以色列安全的承诺”。这体现的是美国和西方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

在以色列反复违逆美国和西方意愿的情况下,美西方仍然反复重申对以色列的支持和安全承诺。虽然以往以色列也并非任何时候都对美西方惟命是从,但总会有所忌惮。在一段时间内在某个具体事务上一直抗命、一意孤行,这是此前不曾有过的。不管以色列与美西方是不是在演双簧,都说明虽然美以盟友关系不会改变,但角色定位已从偏重美国保护以色列的安全,转变为偏重以色列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双方话语权的权重,已经发生改变。

对全球格局的演变产生影响。中东无疑是全球地缘结构中的焦点地区,也曾是美西方地缘战略毫无疑问的重点。但是,这些年来,美国的战略重点明显开始发生转变。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大规模从中东撤军,既是这种转变的开始,也是标志。2011年,美国在中东的驻军达到17万的峰值,至2020年,美军在伊拉克仅保留两个基地,在叙利亚的驻军更是减少至数百人。

美国从中东腾出手来,印太地区是其新的战略重点和加强驻军的方向。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定下的将美军的60%部署在印太地区的目标,经特朗普、拜登两届政府强化“印太战略”,已经大致完成,下一步将进行结构优化和计划细化、落实。当然,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谋霸”目标不会轻易改变,但可能主要依靠外交手段,军事上则主要由以色列等盟友来采取行动和承担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军事文摘,作者吴敏文。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转自丨军事文摘

作者丨吴敏文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