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依旧心存幻想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日前再次对外界承诺,伊朗无意发展核武器,以此来为解除西方制裁保留一线希望。
但在特朗普回归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佩泽希齐扬及其所代表的伊朗改革派很难如愿以偿。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西方相信伊朗不会研制核武器,佩泽希齐扬不仅强调伊朗已做好充分准备,重返伊核协议并履行承诺,还特意提起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一道命令。
在2005年时,哈梅内伊曾经口头下达过“禁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命令。后来,哈梅内伊又下达了一份相同内容的正式命令。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这份命令一直被伊朗方面用来消除外界对于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担忧。
只是在西方看来,哈梅内伊的命令和伊朗总统的承诺并没有足够约束力,他们随时都可以解除这一命令。与此同时,伊朗国内也确实在是否要发展核武器一事上争论不断,有不少强硬派人士认为“具备核威慑能力符合伊朗的安全利益和地区大国地位”。
而佩泽希齐扬此时再次拿出哈梅内伊的禁令的直接原因,是在去年12月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访问伊朗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伊朗手中60%丰度浓缩铀库存增加,引发了西方对于伊朗拥核的担忧。
英法德三国警告称,伊朗的行为破坏了伊核协议,强调伊朗缺乏储备浓缩铀的合理民用理由。
在佩泽希齐扬发声前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警告称,伊朗的核计划已经接近了一个“不可逆点”。
而按照原本的计划,伊朗应该在几天后与英法德三国举行核问题磋商。
可见,佩泽希齐扬此番表态的首要目标就是稳住英法德,确保这场磋商能够顺利进行,然后在磋商之中尝试打消三国的顾虑,为未来恢复伊核协议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其实也符合佩泽希齐扬以及其背后的伊朗改革派的一贯思路,即通过与西方缓和关系,争取解除外部制裁,以便解决国内经济民生问题。
但伊朗改革派似乎刻意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西方是否会解除对伊制裁的关键,在于美国方面的态度。
在拜登政府任期内,伊朗确实有过通过外交努力,推动美国重回伊核协议的机会。
可受到前总统莱希意外坠机身亡导致的伊朗国内政坛动荡,以及加沙冲突等问题影响,美伊两国最终没能在过去4年中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而随着特朗普的回归,这个双方缓和关系的窗口期事实上已经过去。
特朗普在中东地区问题上一向是“亲以反伊”,也正是其上一任期内带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导致了伊核协议失去应有的效用。
在此次重返白宫后,特朗普改变这一地缘战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对伊朗施加压力,以达成推动伊朗内部变天,彻底瓦解这一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反美政权的目标。
在伊朗核问题上,特朗普更是会保持强硬姿态。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部长罗恩·德尔默在会见特朗普后表示,他相信特朗普会在上台后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起军事打击,甚至会直接指挥美军执行打击任务。
这就又引出了伊朗与西方缓和关系的另一个难点:伊朗国内的保守派力量不会支持改革派在核问题上作出太多让步,将确保国家安全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美国与欧洲会长期遵守相关协议上。
尤其是伊朗革命卫队这一伊朗国内有着特殊地位的强力部门,不仅对美国等方缺乏信任,还与美以两国有着血海深仇。
而经过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事,哈梅内伊似乎也对改革派这套与西方缓和关系的战略失去了信心,而是希望能够保持对美以等国的威慑力。
因此,伊朗现在是一面由佩泽希齐扬等改革派人士出面,强调伊朗不会发展核武器,展现愿意与西方缓和关系的姿态,一面让革命卫队等部门对美国、以色列等方亮肌肉。伊朗革命卫队与军队正在举行一场为期约2个月的联合演习。
这其实也证明了,伊朗政坛虽然有改革派与保守派之分,但这种阵营区分都是在伊朗本身偏保守的政治制度上出现的,无论双方在经济发展、外交等路线问题上有多少分歧,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要确保伊朗现政权的延续。
即便伊朗很难真正下定决心,迈出最后一步,成为一个有核国家,但在一定时间内,发展核武器仍会是伊朗的关键“护身符”。如果各方能够回到伊核协议框架内,伊朗自然也会放缓发展核武器,可一旦西方进一步施加压力,伊朗必然会有更多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