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大红大紫到如今的众人“喊打”,黑布林的跌落神坛原因无它,一是受早采一是悲情营销,彻底让消费者对其无感,而它的价格也从刚进入国内的40-50元跌至如今的2-4元/斤。而如今,黑布林已彻底沦为大众水果,行情已无再辉煌的可能。

其实,有一种水果正在步黑布林的后尘,它就是猕猴桃。作为一种备受喜爱的水果,在过去多年里,猕猴桃因独特的风味口感,再加上维C成分偏多,从而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即便其价格卖出十多元高价,但依旧吸引了很多人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近年来猕猴桃的口碑逐步崩塌,不少网友表示,买了一次就不愿意再买,从网上买回家后,发现其硬邦邦的,即便放上梨子、苹果催熟,可果实放烂了依旧不熟,这是咋回事呢?

一、从火爆到冷清

猕猴桃原产地为湖北宜昌,当地的野生品种很多,但因过去人们对基因育种技术不了解,以至于猕猴桃很难推广。不过1904年时,一个新西兰女教师将猕猴桃种子带到新西兰,到了该国后经过一番育种培育,从而使得猕猴桃的口感更为独特,它也被命名为“奇异果”,并快速出口到全球多地,成为高端水果的代名词。

随后,我国也从新西兰引进了诸多猕猴桃品种,并发展到今天,随着产量的增加,猕猴桃价格也因此而下跌,从而让其变得更平民。而过去,猕猴桃因口感独特,且有“维C之王”之称,从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果农也因此大赚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猕猴桃是跃变型水果,在果实成熟后,呼吸速率会快速提升,并让果实短期内进入衰老期。这种特性也就意味着不能等果实完全成熟采摘,不然它就难以运输,想要卖到全国,只能提前采摘才行,不然还没进入商场就烂掉了。

如此一来,市场上的猕猴桃偏硬,吃起来酸涩,唯有等其变软后才能继续品尝。通常来说,消费者买回家需要用上苹果、梨或香蕉催熟,一般放上1-2天就可以吃了,且此时的口感还算可以。

只不过,近几年很多人却发现,从网上购买的猕猴桃,就算是催熟半个月,果实依旧比较硬,等到其软了后直接烂掉,这惹恼了消费者,很多人不愿意再花冤枉钱购买,结果猕猴桃市场开始冷清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违背规律早采,成“猕猴逃”

猕猴桃为何变成这个样子?说白了就是大家提前采摘,且早采时间再次提前。我国猕猴桃通常是9-10月时成熟上市,而为了方便其运输,果农通常是在9月初采摘,随后运输到各地,这样中秋国庆也能有不错的销量。

不过9月份猕猴桃集中上市后,其产地价就不是太多,一斤也才1元左右。而如果是8月份上市,那明显就不同了,收购价可达到2元一斤,这样果农一亩地收益也会翻倍,很多人因忍不住这样的金钱诱惑力而选择提前采摘。

如果是8月底或9月初采摘,那猕猴桃的商品价值并不会受太多影响,回到家里没几天就可以吃了。但如果7月或8月上旬采摘,因采收时间太早,结果猕猴桃根本就没有商品性,就算放时间再长也不会熟,以至于消费者买了就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来说,猕猴桃在7-9月份正是营养积累和糖类形成的沉淀期,提前采摘,其口感大大降低。19年时,央视就点名批评猕猴桃的早采情况,记者暗访发现才7月份市场就开始了猕猴桃交易,且光一个市场一天就多达几十吨的交易量。

而因猕猴桃的早采所致,近年来人们对其的购买热情不再,大家生怕踩雷不敢购买太多,其销量降低的同时,果贩的收购价也在下调,这让很多果农为此抱怨利润下跌。如果迎来了丰产期以及集中上市期,那可能还要亏本。

那些早采的果农看似是赚上了蝇头小利,可整个产业一大批果农却为此买单,且还要承受着消费者的质疑和吐槽。然而,很多果农却表示:“自己不早采,别人也要早采,9月份采摘时行情就已大跌,没有多少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大家这种短视心理,以至于猕猴桃整个产业的口碑崩塌,想要保证猕猴桃业稳定长效发展,还需要果农们以身作则,依照自然规律采摘,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卖出可观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