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骗子开始先给你转钱了。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江苏连云港的李女士在网络平台认识了一名网友,被邀请代为投资。在提供了两张银行卡后,李女士收到了一笔50万元的转账。然而,她在报警后得知,这其实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
据办案民警介绍,骗子将上一层受骗人的钱款转入李女士账户后,便会诱导她进行所谓的投资,再把钱转走。实际上,这笔50万元的转账是赃款,如果骗子成功实现诈骗闭环,那么李女士将因此沦为诈骗的帮凶和“工具人”。
近期,还有诈骗手段瞄准了未成年人。据新民晚报报道,有家长反馈11岁的孩子在短视频里刷到“明星”的QQ号,添加后却被“律师”恐吓涉嫌侵犯明星隐私,随后还有“警察”以查案为名要求转账……
年关将至,诈骗分子似乎也在冲KPI,各种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套路防不胜防。需要警惕的是,我们常用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也会被诈骗分子盯上,成为其冒充熟人、领导、客服等,发布虚假投资理财信息,以及实施诈骗的一个渠道。
为保障用户安全上网,如今各大即时通讯软件纷纷建立起防护机制。这些举措是否有效,有哪些亮点与不足?用户感知与体验如何?
2025年1月7日,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发起《即时通讯软件安全感知度调研》,问卷旨在了解用户使用即时通讯App时所遭遇的账号风险情形、平台安全防护机制效用以及用户体验感知情况等。
欢迎扫描海报二维码,填写这份问卷。了解最新的反诈科普知识,并说出你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感受与看法!
欢迎扫描海报上二维码,填写问卷!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樊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