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深秋,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在众多将领争相期待之时,一份特殊的申请书却悄然递到了毛主席的案头。这份申请书的主人,是刚被提议授予大将军衔的许光达。
这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后来又担任新中国首任装甲兵司令的开国将领,竟在申请降低自己的军衔。14年后的1969年,这位品德高尚的开国大将却在医院厕所孤独离世
自力奋进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湖南农村,许光达的家中只有几亩薄田度日。和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他本该继承父业,在田间挥汗如雨。家中虽贫困,但父母却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咬牙供他读书,为他开启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1921年,许光达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不仅刻苦读书,还积极参与学生爱国运动。那时的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列强欺凌的黑暗时期,年轻的许光达在运动中逐渐觉醒,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四年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
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许光达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和技能,为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担任见习排长。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传来,许光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国民党部队。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共产党员一起,日夜兼程赶往南昌。虽然到达时起义部队已经离开,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继续追赶,最终和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到了1930年,许光达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红军两支部队会师后,他被任命为红17师师长,开始了自己独立指挥作战的历程。
面对盘踞在新沟嘴的700多名敌人,许光达没有贸然发动正面进攻。他仔细观察地形后,制定了一个巧妙的战术方案:利用夜色的掩护,调动三路部队包抄敌人。
当天夜里,红军的进攻号角此起彼伏,让敌人难以判断红军的实际兵力和进攻方向,最终不战而退,红军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一次前线观察时,许光达遭到了敌人的机枪扫射,身受重伤。医生为他进行了多次手术,但始终无法取出体内的子弹。这次负伤经历,让他不得不离开战场,前往上海治疗。
命运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这次负伤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当时中央正好在选派干部赴苏联学习,负伤的许光达被列入其中。就这样,一个饱经战火的年轻军官,踏上了前往苏联求学的征程,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留学报国
许光达带着满身的伤痕来到苏联,但他的求知热情丝毫未减。在国际列宁学院,他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图书馆的规定:书籍不能外借,也不允许做笔记。对于远道而来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许光达没有被这些规定困住,他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反复阅读、默记重要内容。在他看来,既然不能带走书本和笔记,那就把知识牢牢记在脑子里。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的毅力,他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军事理论知识。
1936年,一个难得的机会出现了。苏联东方大学专门为中国红军开设了一期汽车训练班,主要学习汽车、坦克和大炮的技术。作为黄埔军校炮兵科的高材生,许光达立即调去参加学习。在这期培训中,他不仅掌握了各类军用车辆的结构原理,还深入研究了现代战争的战术原则,成为同期学员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一个。
当时在苏联负责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王明,采取了一系列封锁国内消息的做法,这让许光达等人深感不满。作为一个性格耿直的革命者,许光达忍不住找王明当面理论。这次交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他被隔离审查,不得不中断学业提前回国。
经过千辛万苦,许光达终于回到了延安。在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困难都烟消云散了。毛主席不仅了解了他在苏联的学习情况,还语重心长地说,党和军队的建设需要像他这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番话让许光达倍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
回国后的许光达很快投入到实战中。在绥远战役、高家堡战役、榆林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斗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1947年,中共中央机关面临威胁时,许光达临危受命,率部在乌龙铺、曹庄一带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
在这次保卫中央机关的战斗中,许光达带领部队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成功阻止了敌军的会师计划。这不仅确保了中央机关的安全,还扭转了整个陕北战场的局势。
开拓装甲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中国的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深知国家对人才的渴求,许光达凭借着在苏联的留学经历,以及坚实的军事背景,成为了他非常看重的一位人才。周恩来曾想将许光达调入外交部,这一提议却遭到了朱德与彭德怀的强烈反对。
朱德和彭德怀坚持认为,许光达对军事的贡献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时的中国军队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缺乏像许光达这样懂技术、懂战术的军事人才。
许光达在军礼之后,简短而坚定地表示:“总理,我对外交并不擅长,我更喜欢军事工作。”就在此时,毛主席走了进来,经过一番讨论后,最终决定让许光达继续留在军队。
1950年5月,毛主席亲自下令,许光达由郑州调任北京,担任新成立的中国装甲兵司令和政委。从那一刻起,许光达便将自己的一生与装甲兵紧紧相连。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没有科技,就造不出一支强大的装甲兵。”
许光达不仅注重军事素养的培养,更强调科技的融入。他常常说:“我们有优秀的战士,良好的战斗素养和战术素养,但我们缺乏的,是知识和技巧。”这其中,最为紧迫的就是坦克的研发。
1959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撤出了所有技术人员,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封锁。正是在这个最为艰难的时刻,中国自主研发出了第一辆59式主战坦克,令世界刮目相看。
1955年,贺龙曾建议中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认为他为革命、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许光达并不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个荣誉。
许光达未能如愿降职,中央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并且坚定不移地支持他的决定。这一切并未改变许光达的本心,他仍旧保持谦逊与低调,继续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
1963年,许光达因眼部疾病住院,医治过程中却发生了不幸。手术中,眼科医生张福星教授不慎将许光达的角膜弄破。尽管这是一场意外,但许光达却选择宽容与理解,他坚持不让上级追究责任,反而安慰张教授,让他不必自责。许光达的宽宏大量深深感动了张福星,也让所有知道此事的人肃然起敬。
1967年,许光达在一次回到装甲兵总部的途中,被突然拘捕,关押在监牢中。在这段煎熬的日子里,许光达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或抵触,而是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过往。
直到1969年,许光达因病去世。许光达的去世,引起了毛主席和中央高层的深切关注,毛主席亲自下令将许光达的骨灰安置在八宝山,并为他恢复了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