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4年末再去回看举办于2月的柏林电影节的策展,关注各大媒体和著名影评人的年度十佳榜单会是一种很直接的思路。

主竞赛的《佩佩》《达荷美》《我最喜欢的蛋糕》,奇遇单元的《直接行动》,全景单元的《唯一的家园》《没有她们的星球》《从今以后》《懒猴从不哭泣》《性爱梦三部曲:性》,以及论坛单元的《黎明的一切》等都经常出现在许多榜单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荷美》导演玛缇·迪欧普在柏林

另一种思路则是我跟沙师哥经常会在公众活动和博客中聊到的“电影节环路”的思路,比起炙手可热甚至成了上影节KPI的“戛纳直通车”而言,柏林电影节体量更大,在环路上也更容易跟中国内地的电影节展发生关系,因此本文也尝试从这个角度对2024年的内地重要节展做一次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北影节是电影节日历上,年度最后一个电影节”的论断其实是我开始做电影节研究以后,在写论文的时候得出的一个结论。最近几年经过我在各种场合的多次推广,目前似乎已经成了某种业界共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沙师哥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提法并用到了策展实践当中——事实上这也是电影节研究具备极强的应用性的一个体现。

我所谓的“电影节年”是以戛纳开始,到次年的奥斯卡颁奖为止,跟自然年相当之不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作为世界第一的戛纳电影节,在选片轮次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先级,全世界绝大多数导演肯定首选是戛纳,即便入围平行单元,也会因为戛纳的欢聚性效应把影片入围的效果拉满,这就导致同为“三大的”威尼斯电影节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戛纳落选者俱乐部”。

而这样就会让柏林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因为时间上比戛纳早,很多有希望入围戛纳的影片肯定要等戛纳的决定,哪怕入围不了还有接下来的威尼斯兜底——因此柏林明面上能拿的片子,要么是已经明确被戛纳拒绝的,要么是比较没信心入围戛纳的。

打个比方的话,柏林在电影节年里面,恰似高考录取时候的“提前批”学校,只不过片方可以拒绝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柏林电影节评审团

因此,柏林选片人的工作相对威尼斯而言还是更加难做的,不仅是因为电影节体量大的原因,如何说服目标影片来柏林而不是等戛纳——比如2024年几部其实很有戛纳相的影片都去了柏林,其中首推阿萨亚斯的《暂停时光》和杜蒙的《帝国》,以及如何培养符合自己选片理念的嫡系导演 (论嫡系,在卡洛做总监的任上,莫过于洪常秀了……) ,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由此,柏林的选片,尤其是卡洛的这一任,实际上在三大电影节乃至全世界电影节里面,都是风格极为突出的。这些影片未必是普通观众意义上的好看,但都可以说是极有特点的,甚至能够引导观众审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常秀凭《旅行者的需求》获银熊奖评审团大奖

从电影节环路的角度看,柏林电影节后面紧跟着的就是4月份的香港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接下来是跟在戛纳后面的上影节,和跟在威尼斯后面的平遥国际影展、以及年底举办的金鸡国际影展和海南节。这些节的位置各有利弊。

以北影节来说,实际上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能够拿到其他节拿不到的柏林、鹿特丹和圣丹斯的新片。但因为内地电影节流程的关系,实际上这些工作都得做在前面,刚宣片单甚至没宣片单之前策展团队就得开始找发行公司要链接和看片了。

就柏林片而言,很多其实都是极限操作才能选来。后面的电影节就会选得非常从容了,等到年底的海南节,实际上也只能对柏林片来“捡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现场

以下的统计只包含在柏林世界首映的影片 (但包含主竞赛入围的《不同的男人》 ) ,因此一些圣丹斯-柏林双入围的影片就没再提及,如北影节选到的《家庭简史》和《弟弟》等。此外也不包含往届柏林的影片。

2024北影节的几个王牌节目,首先要说的是几部获奖片。金熊奖《达荷美》,评审团大奖《旅行者的需求》,最佳导演奖《佩佩》都在北影节颇受欢迎。

此外北影节选到的柏林片还有主竞赛入围的《厨房》《暂停时光》、特别展映的《心灵休憩处》《英格兰制造》,论坛单元的《破墓》,全景单元的《我的新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佩佩》剧照,选在北京展映“镜 界”单元

此外值得一说的是主竞赛入围的《黎明的一切》,虽然是论坛单元的国际首映,但影片实际因为早就定好了日本影院上映的档期 (日本电影发行的独特体系所致) ,导致影片首映轮次降低,但在柏林仍是属于首次亮相国际电影节。

因为三宅唱2023年在中国内地的巡展培育了大批影迷,影片也成为了主竞赛中最受关注的王牌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宅唱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

《黎明的一切》获最佳艺术贡献

虽说历史上北影节也经常能选到当年的金熊获奖片,但一次集齐四大重要奖项中的三个也尚属首次 (按:柏林电影节的奖项,按照重要顺序分别是:金熊奖、评审团大奖、评审团奖、最佳导演奖;其中“评审团奖”是由原位列第3的“鲍尔奖”改名而来,与戛纳和威尼斯都不同) 。

这也是北影节更深入加入国际电影节环路,并提高自己在电影节声望等级体系中位置的一种直观的反映。

2024年的上影节邀请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得主,德国导演马蒂亚斯·格拉斯纳担任评审,并在“评委影展”中选择了他的获奖作品《死亡乐章》。

此外入选的柏林片包括主竞赛单元的《建筑元》《另一种结局》《旅行者的需求》《达荷美》《厨房》《佩佩》,全景单元的《懒猴从不哭泣》《焦土》《黎巴嫩日记》《拳拳她心》,论坛单元的《黎明的一切》《破墓》,新生代单元短片《一只鸟飞了起来》《夏日句点》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蒂亚斯·格拉斯纳,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见面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影片《主要音调》,影片在2023年马德普拉塔阿根廷竞赛单元世界首映,国际首映去了柏林的新生代单元。

这部影片由名噪一时的潘佩罗小组的亲友、制片人英格丽德·波克洛佩克执导,影片故事结构异常精巧,也是我2024年的年度十佳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音调》剧照

2024年的平遥国际影展换了新的策展团队,选片风格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不过就历史而言,平遥更多倾向于选当年威尼斯和洛迦诺的入围影片。

2024年卧虎单元选择了柏林全景入围影片《我看见三盏黑色的灯》和新生代入围影片《与艾琳的那个夏天》,以及银熊奖获奖短片《热天午后》和新生代的获奖短片《夏日句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见三盏黑色的灯》剧照

金鸡国际影展体量不大,柏林新片只有《厨房》,此外还选了论坛单元入围的《今时的绿洲》 (但影片世界首映是在2023年的釜山电影节,严格来说也不是柏林新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厨房》剧照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选到了柏林新生代入围的《开始的枪》和《穿岩破云》,此外选了主竞赛单元的《外语》,论坛单元的《虎腹之中》《人类冬眠计划》,奇遇单元的《睡觉时眼睛睁开》,全景单元的《燃烧身体的记忆》,还有上文提到的《主要音调》和《懒猴从不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语》剧照

上述统计做完之后我们来看看2024柏林主竞赛的20部影片,《荣归主颂》虽然没有入选内地电影节展,但在“2024意大利新片佳作展”还是在北京和苏州资料馆各有放映。

这样恰好是一半柏林主竞赛影片能在当年来到中国内地的大银幕与观众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归主颂》剧照

没能来的10部影片,除去题材高度敏感的《香巴拉》《我最喜欢的蛋糕》,以及烂到所有华语影评人集体骂街的选片事故《以爱之茗》,其余几部没有在内地电影节展亮相的主竞赛影片,可能也各有原因。

但在连《建筑元》和《外语》都能放的情况下,《恶魔之浴》《爱你们的希尔德》《我属于谁》其实都不能说有什么特别敏感点,更何况《儿子》《不同的男人》《像这样的小事》和《帝国》……

尤其不太好理解的是《儿子》,导演古斯塔夫·莫勒的前作《罪人》在内地算是个小爆款,这次虽然片子水平略有下降 (主要是实在跟达内兄弟的《儿子》太像了……) ,但真的没什么敏感点,内地电影节展是完全忘了这部影片吗……若说《像这样的小事》还是太平庸的作品,但起码担任主演的新科奥斯卡影帝基利·安墨菲也会是个很好卖票的点;何况《帝国》这种无厘头科幻喜剧应该也会很有观众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剧照

而看其他单元的作品,比较有意思的是新生代单元的影片其实一直是内地电影节展非常爱选的,原因其实也显而易见。奇遇单元的影片则是五年里入围内地节展最少的一次。

最后的结论其实也显而易见。内地这些节展对柏林电影节新片的选择还是各有侧重的。北影节出于声望的考虑,一定会第一时间拿尽可能多的竞赛片和获奖片;上影节的工作重点在戛纳片,同时因为时间上靠后,柏林片肯定竞争不过北京,因此重点也会放在纪录片方面——毕竟北影节体量现在调控到200部左右,纪录片的容量就很小了。其余三个节展,因为可选的余地更多,重点也不会放在柏林片上。

如果从机制的角度看,还是与影片是否有中国发行方 (也就是策展圈经常讲的“版代片”) 高度相关。能够入围多个内地节展的,几乎都是版代片。版代片的好处就在于——其实不用在电影节抢票,除了大型电影节展之外还有很多放映活动上都可以看到。

如《达荷美》就在多个城市的法国电影展上进行了放映。不过你以为今年的大赢家是《达荷美》的话就错了,因为有一部柏林新片入围了几乎所有能入围的内地电影节展,那就是短片《夏日句点》。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去统计各种短片节展的选片,这部片真的是在所有的短片节展都能看见它,妥妥2024柏林片中的内地节展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句点》剧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两个没有列入讨论的节展。其一是FIRST青年影展,最近几年因为跟柏林电影节短片部门的深度合作,不仅经常有FIRST系短片入围柏林短片竞赛,而且在FIRST也会开设柏林短片特展。

其次需要提到的是西湖纪录片大会IDF,这个活动虽然时间很短范围也很小,但是选片绝对是超级厉害,今年就选到了《没有她们的星球》《夜间圣光》《五香宫的猫》,以及奇遇单元的《一个家庭》和论坛拓展的《在战场上》。

如果想尽可能多地在内地大银幕上看到柏林电影节的影片,IDF还是个必不可少的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她们的星球》剧照

整体而言,最近十年来,柏林新片是越来越多地能够在内地大银幕上和观众见面。

2025年柏林电影节就要开始了,今年又会有什么柏林新片第一时间来到北影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