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管它是不是凯撒讲的,反正就是说出了人们那种“就信自己想信的”认知习惯。
1971 年的时候,美国有个社会学家叫保罗·拉波特,他在一次演讲里头,第一次提到了“认知封闭”这个概念。啥意思呢?就是说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亲眼看到的、自己想到的、已经被认可的,还有跟他们自己世界观相符的那些事儿,其他的东西他们根本就当没看见。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流推送算法可厉害了,好多意见领袖就像“大巫师”一样,能把一群认知差不多的人聚到一块儿,形成一种正反馈,变得越来越强。甚至有时候,就算没有意见领袖来当这个“大巫师”,不用搞大规模直播或者宣讲之类的“仪式”,也能把类似的人聚起来。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好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共振现象”到处都是。虽然好多“共振”明显没啥基本的理性,还反常识,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强大作用,所以就被叫做“傻子共振”。
现在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傻子共振”太普遍啦!“傻子共振”这个说法,是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 1959 年出的书《傻瓜的共振:组织内愚弄的行为》里提到的。他觉得吧,人们在实际的社会互动中,常常不是理智清醒的,而是互相“愚弄和被愚弄”。他用“傻瓜的共振”来形容这种情况:当有人感觉自己被某个社会圈子排除在外了,为了能得到圈子里人的认同,就会去做跟他们一样的事儿。
这些行为可能挺荒唐、没啥意义,但就是为了得到认同才去做的。后来呢,这个说法就被用到好多领域里了,像营销、管理、教育啥的,就是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社会压力的时候,为了被认可而做出的盲目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一些错误或者假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之类的地方迅速传播开,还会引起公众舆论的热烈讨论。严重的时候,“傻子共振”还可能导致群体暴力或者其他不好的后果。
以前那些“傻子”都是分散在各处的,现在可好,在互联网上联起手来了,而且还闹得挺凶。他们就只关心自己想关心的事儿,只同意自己想同意的观点,就这么形成了信息茧房,连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没了。
在医美界,傻子共振的现象也挺严重的。有些人就陷在某种状态里出不来,盲目地跟着别人做,明知道完全不符合常理,但就是稀里糊涂的。
现在的社交软件平台还有个大毛病:你能很轻松地就把那些跟你立场、角度不一样的反驳你的人给拉黑了,这样一来,你身边就只剩下跟你一样的人了。时间长了,你就只能听到跟自己一样的声音,最后就形成了“我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这种想法。
还有个效应叫“回音室效应”:就是当越来越多相似的人聚到一起,就会产生很强的回音,回音再产生回音,声音就不断地叠加,这样一来,在里面的人就只能被一种观点给笼罩住了。在这个小圈子里,同一种看法不停地被肯定、重复、互相传播,还排斥不同的意见。最后就导致这个圈子里的人,视野越来越窄,思想越来越偏激,偏见也越来越多。
人们着急表达的往往不是内容本身,而是背后那种特别想被人理解的心情。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一旦看到跟自己口味不符的事实,大脑马上就会去搜集证据来证明对方是错的,这就是人的一种本性。
以后的世界,认知的“监狱”会更牢固,社会会被分成一个个小格子,一样的人就被放到同一个格子里。格子的“墙”可结实了,里面的人互相肯定、认可,有共同的一片小天地,然后就靠着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之类的玩得可高兴了,最后就把他们给“折叠”起来。算法越厉害,内容推送的办法就越高明,能精准地给每个格子里的人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这些人以后就像被喂养和投递的一样,就跟给宠物投食似的,以后大部分人都会变成“宠物”。这些“宠物人”被圈养起来,好吃好喝好玩的供着,每天就光想着怎么去消磨时间。
法国有个社会心理学家叫古斯塔夫·勒庞,他在《乌合之众》这本书里,讲了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很大差别:人们在群体里的行为常常不理智,容易被情绪影响,还容易被人操纵。在“傻子共振”的情况下,一群人聚一块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往往就会变得很愚蠢,哪怕他们自己单独行动的时候可能不是这样。
傻子共振现象也可以理解成愚蠢的一致性。就是说一个人坚持一个错误的决定或者观点,只是因为眼前的利益或者思维太懒不想改变,他们根本不管事实证据或者事情的基本逻辑。这种现象在医美做决策的时候经常出现。傻子共振主要就是因为人们的线性思维和自我中心造成的。
还有一种是认知对抗,就是说人们在面对信息混乱、观念有冲突的时候,会觉得特别不舒服、自我矛盾,分不清好坏,也不愿意听从自己的内心。只能去模仿别人的行为,哪怕明知道是错的行为也控制不住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时候会用一些办法来减少认知上的不一致,比如自己骗自己,好让心理平衡一点。这两种情况都反映出了人们在认知和情绪状态上的不足或者困境。
“思维封闭”的人有啥特点呢?他们特别敏感、多疑,老是觉得外面的人在侵犯自己,随时都是提防着的样子,内心自卑、思想保守,还有很强的主观意识。
那“思维开放”的人呢?他们比较自信、谦虚,对外界的包容性很强,随时都是能接受的态度,能够换个角度想问题,就事论事,很客观冷静,很少有偏见。
思维封闭的人就原地踏步,为了保持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紧紧地锁起来;思维开放的人啥都能包容,随时都在更新自己,跟世界的变化是同步的。
思维封闭的人,好多精力都花在自己跟自己较劲上了,因为他们被困在一个小角落里;思维开放的人呢,可以把所有精力都用到外面去,因为他们没啥执念,也不用再花精力去说服自己。
好好想想这句话:要是你脑袋里想的都是对的,那为啥你口袋里没有你想要的呢?一个人脑子能同时接受两种完全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做事,不互相矛盾,这才是一流的智慧呢。好多人一辈子都没能突破自己的“茧房”。
人性真的挺有意思的:人们一般都觉得,花 5 年时间去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变成一个了不起的人,那时间可太长了。但要是花 40 年时间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每天就在原地打转,在一群没啥意思的人里混日子,就觉得没啥。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因为教育的影响,让我们太早形成了“小认知闭环”,还被紧紧地困在里面,看不到更大的世界。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碰到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认知闭环的局限,突破思维的“监狱”,建立起更大的认知闭环。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都有自己的执念。我们现在脑门上出的汗,都是以前脑子里进的水呀。
要是仔细看看我们以前犯过的那些错,或者失去的各种机会,你就会发现这些往往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可不是别人故意搞破坏造成的。
下面说的就是大多数人的情况:他们每天忙得不行,到处找金子和面包,就只想得到眼前那点小利益,从来都没想过要突破自己的认知茧房。他们眼睛放光,可就是一直看不到能打开自己“思维牢笼”的那把钥匙。这就是人最大的可悲之处,一辈子都处在“执迷不悟”的状态里。
从你出生那一刻开始,你的原生家庭、教育资源、家乡环境,还有亲戚朋友,这些一起构成了一个大的认知圈。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没办法摆脱这个圈。
最可悲的是,好多人根本就感觉不到这个圈的存在,也从来没想过要摆脱它。这就是《道德经》里说的大象无形啊。
这个圈里发生的一切都好像是合理的,外面发生的事儿你都没啥感觉,它就这么奇怪地束缚着你的命运。
人生最难突破的就是这个圈,好多人费了好大劲才跳出来。跳出来的这个过程叫觉醒,也叫开悟,就像网上有人说的: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社会的各种磨练。
人一旦突破了这个圈,思维就会完全打开,不光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还能一下子就看到本质,很快抓住要点,轻松地驾驭生活。
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心要是没有能待着的地方,到哪儿都是流浪;灵魂要是走不出思维的牢笼,到哪儿都是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