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荻
2024年注定是非遗之年。李子柒的归来,让世界看到大美非遗。
从三年前与资本决然的抗争、决裂,到三年后的遽然回归,在善忘的互联网时代,李子柒显然是个例外。三年中,短视频赛道风起云涌,无数达人被浪潮裹挟着登顶、跌落、遗忘,时间的魔法,唯独在李子柒这个名字面前失去了能量,反而在静默的等待中将她加持成了独一无二的“白月光”。
蛰伏的三年中,李子柒从未停止过修习的脚步,从一个田园之美的记录者和传统文化的书写者,进一步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与代言人,对于她的归来,人们所表现出的欣喜与感慨,既是在迎接一场久违的美好,也是在表达对勇气的赞赏。
带着非遗传承回归的“白月光”
李子柒的三个回归视频,分别展示了雕漆隐花、蜀锦绒花、缫丝、植物拓染等非遗工艺。视频的拍摄风格,依然是熟悉的李子柒配方——想做一件大漆家具,就从亲自上树割漆开始;想制作一匹蜀锦、一朵绒花,就从采摘桑叶、喂蚕纺丝开始。斗转星移,黑夜白昼的交替中,她独自坐在光阴里,握着时间的刻刀,一点点镌刻出人世间的美好。
雕漆隐花,是漆艺中一种装饰技法,以天然漆树分泌的大漆为涂料,涂抹在器具表面,再施以彩绘、雕刻、镶嵌等加工手法,漆器本身具有防腐、防水的功效,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件美观的装饰品。
我曾在湖南博物馆中看到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漆器,从盛放食物的鼎、奁、盘、盒,到成套的梳妆工具和梳妆盒,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件屏风、茶几等,一应俱全,虽逾千年,仍然色泽如新,足见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漆器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漆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中发掘的朱漆木碗,证明早在七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发明了彩漆工艺,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
在历史的长河中,漆器艺术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流派,李子柒选择的雕漆隐花,属于成都传统特色工艺“三雕一刻”,以金箔镶嵌在漆器表面,再髹涂以透明漆。在暗处,它的颜色是古朴的琥珀色或褐色,并不张扬,一旦暴露在光线下,立刻反射出灿烂金光,如虎啸龙吟,令人震撼,这种藏拙式的风格,也契合了中国人低调内敛的品格。
在宣告回归的视频中,李子柒身穿由宋代百迭裙改良而来的蜀锦长裙,头戴花冠,在夕阳下弹琴歌唱,一朵紫色绒花静静地盛开在裙上。蜀锦与绒花的制作,比起雕漆隐花,更见细巧。
蜀锦兴于春秋盛于汉唐,以煮熟的丝线通过经纬相交的方式织成,质地坚韧,地域风格浓烈,恰似川人永不言败的精神。绒花,谐音“荣华”,有吉祥之意,旧时多为头饰,是天然质地的仿真花卉。我姥姥就会用细铁丝和丝线扎制绒花逗小孩子玩儿,配色常用粉红粉绿,极具乡土美感,是我儿时难忘的记忆之一。时光荏苒,早已难觅绒花的身影,如今,它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目,正重新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快节奏时代里的“慢生活”
李子柒的视频,素以慢著称,每一条内容,都要耗费几个月甚至经年的时间,在快节奏的时代,她的存在是个异数,却也因这老火煲汤似的慢和稳,成就了独一份的个人魅力。
以雕漆隐花为例,它的制作过程极为繁复,要经过多次漆层叠加,手工打磨、抛光,在漆层上雕刻,饰以金箔。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差池,都会前功尽弃。李子柒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后,她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光线下只呈现出了线条,却没有图案,短暂的崩溃过后,她果断选择重新制作。割生漆的过程中,她反复过敏,严重到头肿如鼓,但出现在镜头前的她,永远是云淡风轻的模样。最美好的一刻,总是要留给她的作品,如同生而艰难,她却看到了漫天的星辰。
这些星星,是黑夜中曾牵过她手的亲人和陌生人。出生在绵阳的李子柒,人生开端即hard模式,从小家庭变故,父母都离开了,她跟着农村的爷爷奶奶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小小的李子柒跟着擅长手工和厨艺的爷爷打下手,学会了一身的本事。爷爷去世时,她11岁,开始担起一个家庭的重任。14岁辍学,进城打工,在桥洞和公园留宿,遇到了为她介绍工作的热心人,当餐厅服务员,去夜场打碟。为了照顾奶奶回到农村后,开过生意惨淡的网店,又在亲戚的建议下拍起了视频……颠簸、艰难的生活,从未消磨内心的诗意与温柔,她所有的视频,如果只可以用一个字去形容,那一定是“美”,不是科技感十足的视觉冲击,也不是充满功利的潜心讨好,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世间万物的热爱。
播种菜籽,看它抽芽长叶,等待收获后做一碟配清粥的萝卜干;采一把桃花,借它的颜色和形状做一顶绢花花冠;用霜降后的柿子做一缸醋,在田头割上几把野荠菜,在冬天的火炉边,烤着热乎乎的饼子……在她的镜头下,美从不是虚幻之物,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具象。
她的审美永远是中式的,带着乡土气息的纯真,现代教育和社会环境的规训在她身上失去了效用。在李子柒看来,手工和农作本身就拥有自己的规律,一件物品的出现,一株麦子的生长,一朵花,一颗果实,都要经历精耕细作,春种秋收,餐风饮露,才能一点点地从无到有,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脚本,只需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于是,我们借由李子柒的眼睛,发现了一种久违的田园牧歌式的美。早起的山间,雾霭缓缓流动,野地里的小花,随手摘一朵插在发间,生动如同乡间孩子的笑脸;踏着清晨的露水,在田埂里采收粮食和蔬果;走进森林,采菌子,砍枯枝,带回家去做各式各样的美食与手工。被遗忘许久的记忆在李子柒的视频中复活,那是王维的“蒸藜炊黍饷东菑”,是范成大的“满窗晴日看蚕生”,是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也是李白的“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中国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从来都藏在一茶一饭,一山一水之间,与人间烟火息息相关,即使消费时代的脚步席卷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人们仍然无法抗拒内心对于遥远故乡的渴望,李子柒的出现,无疑是为网络时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近在咫尺的乌托邦。
打开中国传统文化“那扇窗”
选择学习非遗技法,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再度出现,李子柒的理由是:“很多传统文化,它都像极了一位垂暮的老人,他们在经历了遥远的历史长河之后不断地回望,他们渴望在这个不那么需要他们的时代里,找到属于他们的一点儿价值。而今天因为有了更多传统文化手艺人以及我们做传统文化的自媒体人的加入,那位老人真的有在不断地被看见和被喜欢。”
当年,也是这样的初心,令她决定用另一个角度去记录农村的日常,让纷纷进城打工的年轻人看见,被远远丢弃在身后的故乡其实也可以焕然一新。用葡萄皮染成紫色的纱裙,用玫瑰做成口红纸,既环保又节约,既遵循传统又创造时尚,完美契合了当下消费降级的理念,甚至还可以形成一种新风潮。
在李子柒的影响下,许多农村青年回到家乡,成为“三农”赛道的自媒体博主,他们一方面借鉴了李子柒的经验,将镜头对准村子里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也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调整和摸索,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风格和个人品牌。
许多偏僻之地的风景和民族特色得到了发掘,不为人知的旅行地另辟蹊径的美食,包括少数民族的服饰和传统,都得到了极大的展示和传播。其中,也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者和继承者。他们各具优势,各有所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
在李子柒消失的三年中,她的粉丝量不降反增。她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和语言,《人民日报》曾盛赞她“堪称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田园诗”。不同国家的人们用不同的语言,在网站上留下对这位中国博主的赞叹:“她似乎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所有的东西。”“她赋予了白手起家新的含义。”
文化是共通的,它能够激发人类最朴素和最本能的情感。李子柒的回归视频发布后,在YouTube平台上的订阅量迅速突破了2000万大关。许多外国友人表示,正是李子柒的视频,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
对于现象级的“李子柒浪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姬德强认为,李子柒展示的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包括美食、手工艺等,本来就具有相对广泛的全球认知基础。这些元素并非全新事物,而是国际社会对乡土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置认知”。她的视频将这些元素做到了极致,以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叙事呈现出来,迎合了这种认知基础。而李子柒的成功,更在于“她触及了许多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如对乡村的怀念、对工业化的反思、对东方的想象以及对女性角色的认知等,这些话题与全球观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