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1日,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会议,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一次会议的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宣告了中国革命即将从这里扬帆启航,最终驶向成功,驶向崛起。

时隔38年后的1959年,为了总结大跃进时期以来的经验教训,讨论今后的经济工作任务,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为了参加在庐山召开的这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1959年6月29日这一天,毛主席登上了江西庐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汽车在陡峭的山壁盘旋而上时,毛主席立即被庐山那雄伟挺拔、险峻奇特的壮美风光所吸引住了。

于是他欣然下车,一边领略庐山雄奇峻秀的自然风光,一边徒步前行。到了晚上,毛主席下榻到了庐山的牯岭住所,旋即写下了一首《七律·登庐山》:

七律·登庐山

现代•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此诗背景:

在毛主席到达庐山前,庐山连日阴雨,雾霾环绕。然而,毛主席到达庐山的1959年6月29日这一天,老天却露出了难得的笑脸。

此时的庐山,千峰竞秀,万壑欢歌,溪流潺潺,万物一片欣欣向荣。刚从火炉一般的湖南长沙来到庐山的毛主席,心情顿时变得舒畅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高山之巅,放眼望去,庐山的奇山异景尽收眼底。他才知道那“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赞誉果然名不虚传,果然令人陶醉其中。

看着眼前的大好河山,毛主席心中隐藏的诗情如火般一下子就燃了起来,他随即挥毫写下了《七律·登庐山》一诗,把他心中38年的风雨历程都写了出来。

后来得到郭沫若等人的建议,此诗几经修改,最终于1963年12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亮相,成为毛主席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深度赏析:

此诗首联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两句的意思是:“雄奇秀美的庐山耸峙在声势浩大的长江边上,如天外飞来一般。

而想要跃上这样的庐山,得历尽千难万险,穿越几百个险急的弯道,才能到达那葱茏叠翠的山间。”

这首联的两句诗开门见山,点明了题意,既描绘了所见的庐山之势,也抒发了登临庐山之后的所感所想。

其中的一个“”字,让庐山的形象跃然纸上,生机勃勃,尽显动态之美,犹如在长江之畔凌空而起,展现其磅礴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毛主席的笔下,庐山仿佛自天外降临一般,矗立于长江之畔,却又似暂留此地,稍作歇息,随时准备再度翱翔。

四百旋”一词,巧妙地描绘了盘山公路的蜿蜒曲折,为庐山赋予了新的面貌。而“”字更是凸显了诗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神态。

如此雄伟挺拔的庐山,伟人却轻轻松松便一跃而上,这是何等的豪情,何等的雄壮,我们不言而喻。

此等情怀,与诗圣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两句诗句一出,毛主席心中的情感立即被描摹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山势的壮丽,又展现了诗人的豪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站在庐山之巅,视野开阔,远望神州万里,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因此,伟人便看到了颔联“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这样的独特画面。

而“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意思即是:冷眼地观察者这变化的世界,炎热的风吹着潇潇雨落,洒落在无边无际的万里江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伟人在庐山看到的世界,实则是表达了他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其中的“冷眼”两字,表达了伟人对来自世界敌对势力的极度藐视。

热风吹雨”指的是“大跃进”时期中国人民以最大的热情地进行劳动生产,汗水就像雨水一样挥洒在祖国的广阔天地。

而“江天”一词指的是江和天,在本诗中即指代中国或国内,与上文中的“世界(国际)”相对。

此处伟人以“”眼观世界,如同鲁迅的坚毅,面对千夫所指仍不失冷静;亦如杨显之笔下的冷眼观螃蟹,显示了毛主席对敌对势力的轻蔑与藐视。

这里的“”与下句中的“”形成了鲜明对比,它象征着中华大地上涌动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这样的热潮,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更展现了新中国自力更生、勇往直前的决心。

有这样的决心,伟人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和新中国的人民定会坚如磐石,无论世界如何变幻,都能坚守自我,自力更生,改变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颈联“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中,伟人表达了庐山所在的长江上游,云霞横飞,黄鹤漂浮。

而向东望去,大江的波涛,却向下游的三吴之地直冲而去,溅起了无数的白色云烟。

伟人这两句描绘的是登庐山后的壮丽远眺。这跨越视野的江河奔涌之景,映射出诗人的宏大胸怀、磅礴气势和激昂情感,是大自然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完美交融。

而我们读了这样的诗句,亦能感受神州大地当时那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这样的进步如长江之水,奔腾不息,势不可挡,预示着人类社会的辉煌未来。

这里的“”,不再是单纯的阴柔,而是被赋予了“”的特质,显得刚强有力,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

这既是诗人豪情壮志的写照,也是其内心波澜壮阔的象征。

这样的两句诗,形象生动,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充满了深刻的寄托。它完美地将景色与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毛主席独特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诗的最后两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意思是:昔日的陶渊明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桃花源里是不是还可以耕田种粮?

这两句诗把视觉从茫茫“九派”与“渺渺”三吴的景象拉到了眼前,并使用反问的形式,阐述了一个深刻的真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始终是空想虚幻的世界。而幻想在理想的国度耕耘,犹如镜花水月,终究无法触及现实。

毛主席立足于庐山上,他不禁思绪翻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穿梭,自然而然地忆起了陶渊明。

陶渊明笔下理想的世外桃源,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地方。然而,古时的陶令,受限于时代,只能寄情于那片虚构的乐土。

而今日,中国人民已当家做主,我们可依据社会发展的脉络,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视为理想的灯塔,从而奋力向前,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懈奋斗。

这种豪情壮志,正是《七律·登庐山》所展现的宏大气势和壮美特色。这种美,源于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也源于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审美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整体上来说,《七律·登庐山》这首诗,如一幅壮阔的画卷,展现了伟人视野之宽广,气概之非凡。

毛主席站在庐山的顶峰,立足于时代的浪潮之巅,从容地挥毫泼墨,抒发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迈向独立自主道路的坚定信念,展现出党坚持原则,勇往直前的英勇风貌。

而庐山的雄浑、攀登的激昂、视野的开阔,都在毛主席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我们品读此诗时,便仿佛见到了一位巨人屹立天地间,气吞万里,胸怀乾坤,他的声音震撼历史,回响在中华大地。

因此,毛主席登上庐山写下的这首诗,不但雄奇壮阔,其中的“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两句,还大有睥睨天下的气势。

而这首诗作为毛主席诗词的瑰宝,不仅闪耀着艺术的光辉,更承载着时代的洪流与中华奋进的强音,其崇高激情与哲理光辉,将永载史册,与日月同辉。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