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1995年的“全国十大女杰”榜首,是广东省十个‘第一’杰出女性人物杰出女性人物,同时还是中国空军第一位女性飞行员将军,她就是原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岳喜翠。自从1965年加入空军开始,她在蓝天翱翔了几十年,是飞行时间最多、飞行年龄最长、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最多的女飞行员之一。作为空军第一位飞行女将,岳喜翠的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岳喜翠,祖籍山东泰安,1948年出生于淄博崮山镇岳东村。那里地处偏僻,没有任何产业,所有人都只能靠天吃饭。加上战争的影响,村民的生活非常困难,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由于从小缺乏营养,岳喜翠又矮又瘦。不过虽然在农村,父母对她的学习非常重视。1965年,16岁的岳喜翠初中毕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恰在这时,空军部队到她的家乡招收中国空军第三批女飞行员。
按照最初的规定,参加选拔的必须是高中生。但是由于那时的学习环境艰苦,高中生的近似比例非常高,不满足空军选拔要求。因此部队只能降低学历要求,对初中生进行选拔。岳喜翠知道消息后,立即向工作人员报了名。之后的几天,岳喜翠一直沉浸在即将穿上军装、翱翔蓝天的喜悦之中。
然而就在即将踏上去往济南的火车前,工作人员告诉岳喜翠不必要带那么多东西,可能几天就回来了。听闻这个消息的她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得知此次选拔仅在全省范围内录取10人时,她更紧张了。幸运的是,她成功杀进重围,成为了10个幸运儿之一。1966年,岳喜翠进入航校开始学习。正当她在喜悦中还未回过神来时,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刚入校不久,她就因为关节疼痛住进了医院,被医生诊断为全身游走性关节性疼痛。
即便是在医疗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此病也很难治愈,在那时难度更大。从医生口中得知此病很难治,甚至可能会被会被停飞后,岳喜翠如遭雷击。但岳喜翠是个异常坚韧的女子,她很快就调整情绪,重新振作了起来。为了不落下课程,她将书本搬进了病房。然而即便医生们用尽了各种治疗方法,都没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岳喜翠依然被病痛所折磨,医生们也束手无策。好在岳喜翠从未放弃,她忍着关节内传来的针扎般的剧痛,坚持锻炼,终于在2个月后迎来了奇迹,她完全康复了。
出院后,岳喜翠更加努力的投入到了学习训练中,成为了同批学员中第一位单飞的学员。1971年,23岁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名机长,同样是同批学员中首批机长。1972年8月,岳喜翠接到命令将带领机组执行一次模拟卫星跟踪试验任务,周总理也在关注这个任务。按照实验要求,他们的飞行高度要达到3000米,整个航程误差不能超过50米,难度非常大。
就在岳喜翠等人为了此次任务紧张训练时,临时接到消息,将原本白天的任务改到了夜间执行。更加不幸的是,当岳喜翠带领机组准备登机时,接到了晚上有大风的警告。面对科研询问是否可以继续飞行,她坚定的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就这样,她和机组人员密切协作,克服了每秒8-9米的强侧风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此次实验任务。
1978年,新疆天山严重干旱,几百万头的牲畜和两百多万亩的小麦危在旦夕。如若不能解决,当地人民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岳喜翠再次临危受命,和她的团队一起顶着零下26度的严寒,去人工降雪。这是我国第一次尝试人工降雪,飞机要飞升到6000米的高空撒催化剂,岳喜翠带着她的团队一次次尝试。最终在新疆呆了3个多月,飞行时间超过了120个小时,为新疆人工降雪十几次,有效缓解了干旱情况。
1997年3月2日上午,岳喜翠驾驶一架银色专机从北京某机场缓缓起飞,绕北京一周后飞向了广阔蔚蓝的大海。胡同志等中央领导及卓琳同志在内的许多邓公的亲属都在这架飞机上,他们遵循邓公生前的嘱托,将邓公送往他最迷恋的地方。11点25,随着专机在大海上空盘旋,卓琳同志悲痛地将邓公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向大海。
2003年7月28日,时年55岁的岳喜翠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而如今的岳喜翠将军早退休,但她依然热爱蓝天,依然时刻关注着中国空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