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周以来的艺术人物,备受争议的艺术家杰夫·昆斯在西班牙展览中,明确“不会依赖人工智能来开发艺术作品”,90岁的珍·古道尔来到中国,开启了“珍·古道尔希望之旅——中国行”。
在上海,艺术家王小慧首次以VR形式展演个人作品;张乐陆、赵铭展现镜头下的都市“双面”;三位青年书法教育者吉腾飞、王栋霆、成万东在闵行区呈现“汲古镌新”书法展,旅日艺术家刘一鹏将在东京举行的个展将中国与日本传统戏剧,以绘画结合。
北京|珍·古道尔
开启“希望之旅”中国行
近日,90岁的珍·古道尔来到中国,开启了“珍·古道尔希望之旅——中国行”。60多年前,她深入非洲丛林研究黑猩猩,改写了“人类”的定义,如今这是她第17次来到中国大陆,也正值珍·古道尔发起的“根与芽”环保项目在中国落地30周年。在中国的五天时间里,珍·古道尔参加了六场大型活动,包括根与芽三十周年庆典、“山海有灵”2024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颁奖典礼、珍古道尔2024希望之旅慈善晚宴等,高强度地工作,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宣讲希望的力量。
珍·古道尔在北京举行的慈善晚宴上,站在椅子上完成了40多分钟的演讲。
珍·古道尔(1934年生),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著名动物保育人士。以对坦桑尼亚贡贝溪国家公园黑猩猩进行异常详细和长期的研究而闻名。她长期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她的工作纠正了许多学术界对黑猩猩这一物种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揭示了许多黑猩猩社群中鲜为人知的秘密。除了对黑猩猩的研究,珍·古道尔还热心投身于环境教育和公益事业,由她创建并管理的珍·古道尔研究会是著名民间动物保育机构,在促进黑猩猩保育、推广动物福利、推进环境和人道主义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由古道尔研究会创立的“根与芽”是全球最活跃的面向青年的环境教育计划之一。
珍·古道尔资料图
此次中国之行,珍·古道尔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参观了《致敬珍·古道尔,驱动力:共情与直觉》艺术展,展览集合了徐冰当代艺术家作品,用东方式的思考和艺术创作表达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命运的关心。珍·古道尔一一听取了艺术家们对作品的介绍,并向他们颁发了参展证书。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致敬珍·古道尔,驱动力:共情与直觉》展览现场
在参观了艺术展后,珍·古道尔出席了慈善晚宴。在晚宴上珍·古道尔发表了题为《行动带来希望》的主旨演讲。她不仅谈及自己的早年在非洲研究黑猩猩的经历,介绍了全球根与芽活动的发展,更是告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追寻希望。令人动容的是,90岁的珍·古道尔站在椅子上完成了40多分钟的演讲。(宗和)
西班牙|杰夫·昆斯
不会依赖人工智能来开发作品
杰夫·昆斯(Jeff Koons)曾因其著名的气球狗和不锈钢兔子的创作方式而受到批评,昆斯近期对人工智能有了明确立场:“我不会依赖人工智能来开发我的作品。”
杰夫·昆斯在展览现场与其作品《凝视球(站立的女人)》。
人工智能的潜力和风险无疑是当今艺术界最热议的话题。这一发展看似是昆斯的福音。昆斯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举行的展览“反射”(Reflections)的开幕仪式上,接受采访时提到这一点,展览展出了他与毕加索的作品。昆斯在创作过程中对工作团队和尖端技术的依赖,曾使《收藏家》杂志发问:“杰夫·昆斯真的是一个艺术家吗?”
这番话引发了关于昆斯创作方式的进一步讨论。虽然昆斯的作品常被批评为不具备传统艺术家的“个人触感”,但他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来创作独特的艺术品,挑战了艺术创作与技术、手工艺与工业生产之间的界限。
人工智能似乎仍然会处于杰夫·昆斯创作的边缘地带。“我喜欢我的作品核心的来源——对一切对我有意义事物的反思,”他说,“目前,我没有直接使用人工智能,除了用它来产生一些选择(如不同材料的效果)。我把人工智能当作工具,而不是代理人。”
近年来,反对人工智能艺术的运动逐渐兴起,还有人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对此,临近70岁的昆斯表示,他并不太担心。他指出,19世纪摄影的发明曾被一些人视为艺术家的对立面,但摄影并没有取代绘画,反而促进了从现实主义向抽象艺术的转变。“历史上,我们总是面对着那些具有启示性并且极具力量的技术,它们改变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改变了我们的未来。我欢迎这一切。”
杰夫·昆斯的《凝视球(大卫对萨宾妇女的干预)》与古代作品并列。
此次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展览,展出了他的三件作品:《美惠三女神》、《凝视球(大卫干预萨宾妇女)》和《凝视球(站立的女子)》同时展出的还有毕加索1923年的《美惠三女神》和1933年创作的《戴头盔的头部》,以及宫殿自己的文艺复兴时期藏品。展览将持续至3月16日。(黄松/编译)
上海|艺术家王小慧
个人作品首次以VR形式展演
2025新年伊始,上海王小慧艺术馆开启跨年大展“红孩子·蓝蝴蝶”LBE先锋实验艺术剧场。这是王小慧艺术馆又一次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当LBE都在讲述古老的神话故事时,艺术家王小慧把人们拉到现实中来,将个人的系列作品,首次以VR形式展演,带领观众穿越艺术与生命的奇幻之旅。
王小慧
艺术馆LBE是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方式,通过AR、VR、XR与AI完美融合,为观众提供一个沉浸式艺术+科技氛围。观众化身为艺术的探索者,跟随红孩子与蓝蝴蝶的脚步,开启一段奇妙的艺术之旅。红孩子代表着纯真与梦想,蓝蝴蝶则象征着自由与放飞,在他们的引领下,观众将穿越不同的时空,体验不同的人生思考。
展览现场,摘下VR眼镜,梦境与现实交织,让你在沉浸式梦境中自由飞翔。
此次展览王小慧艺术馆联合数字章鱼,呈现一场愉悦奇幻的视听盛宴,真实感受VR大空间的酷炫与王小慧艺术创作的动人细节: 戴上VR眼镜,你将进入巨大开阔的深邃空间中,五个场景依次徐徐铺展,选用了王小慧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五个系列作品串联一场奇幻的艺术生命之旅,届时“艺术之吻”“纳米摄影系列”“九生”“花之灵·性”“红孩子”等王小慧的经典作品将以VR沉浸式探索体验为主,带观众感受穿越梦想、亦真亦幻的奇幻之旅。(文/陈若茜)
上海|张乐陆&赵铭
镜头下的都市“双面”
张乐陆与赵铭摄,两人都是摄影师,都生活、工作在上海,都喜爱在街头拍照。近日,张乐陆、赵铭摄影双人展“双面”在上海OfotoAnart展出。
张乐陆(左)赵铭(右)
张乐陆总是惜光如金,轻轻一点或淡淡一层,整体暗色调的画面里有微小的局部被照亮,总是藏着一份意外。一只皮球悬停在无人的工厂门口;猫咪在阴影里冷冰冰地注视着镜头;深夜车厢里低头看手机的人,不知将驶往何方;女孩纤细的双臂背在身后,手中还没熄灭的手机屏幕里隐藏着故事。看他的照片就像读侦探小说的片段,一幕幕没有前因后果的悬疑或惊悚的剧情。这些画面也常带着霍帕绘画的气氛,城市是一片荒凉之地,人物是迷失在都市丛林里的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张乐陆摄影作品
而在赵铭的照片里,画面元素总在相互冲撞,主体常常被光影斩断或撕裂,明暗交错。夜色中,鸽子突然在街边飞起,即将穿过川流不息的刺目的车灯。阳光下水柱喷涌而出,好像背景中的树干已经爆裂。落寞的妇人还带着cosplay的夸张装扮,昏睡的老头面前摆着残留的蛋糕。他似乎从不吝惜表现自己的情绪,不管是惊讶激动,还是落寞惆怅,都快要溢出画面。他的画面里总是积蓄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也在城市街头横冲直撞,但在碰撞的那一刻又透露出无力的感受。
赵铭摄影作品
尽管画面风格截然不同,他们却也有着很多共同的拍摄对象。他们都喜欢拍猫咪,拍街边的人,车窗内外人们出神或纵情的一刻,还有扭曲缠绕的枝干,或者细微抖动的水纹。这些对象都是易逝的,脆弱的,在我们身边却不为人注意。他们都来自摄影家的日常生活之中,又像是沉浸在现实之外,一个旁人无可捉摸的世界之中。策展人施瀚涛说,“就像大多数人看到的上海是一样的,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作品也大同小异。但总有一些奇妙尤其是包容的内心,它们是有着魔力的镜子,通过它们,会反射出城市更为特别而本质的一面。在张乐陆和赵铭的照片中,那个显得神秘和诡异,又带着伤感和温馨气息的上海,正是他们在街头游荡时自我的真实流露。他们在用照片讲述城市故事的时候,也透露着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真诚感悟。”(陆林汉/整理)
上海|青年书法家吉腾飞、王栋霆、成万东
闵行区展“汲古镌新”三人书法展
2025年闵行区蔡兵美术馆推出的首个展览“汲古镌新”海上三人书法作品展近日对外展出,呈现了三位师出传统书法院校的青年书法家吉腾飞、王栋霆、成万东的60余件书法作品。
三位参展青年书法家与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张建华(左1)
展览现场
吉腾飞1989年生于山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最初学习魏碑,作品也得益于此,其隶书作品取法不局限一家。成万东的书法风格深受晚清民国时期碑学大家的影响,他的作品展现出简古的笔致。王栋霆除具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外,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亦有涉略,追求雅正之韵。据悉,三位青年书法家热心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各自成立书法工作室,开设公益课程和书法文化讲座,坚持为市民大众普及书法艺术知识。生动而深入的社会教学实践,也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此次展览所展出作品均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完成的。
展出作品之一
展览主题为“汲古镌新”,“汲古”是书法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对经典古代碑帖的临习、对古人书写的体验、对古代经典论述的解析、对古文字的识读。现场展出的作品均是兼具古代韵味与现代审美的书法作品。(宗和)
东京|刘一鹏
作品将中国与日本传统戏剧结合
1月10日,旅日艺术家刘一鹏的作品展将在东京银座的东京艺术空间举行。展览展示刘一鹏近年来创作的中国戏曲人物画,以及以日本传统文化“能乐”与“歌舞伎”为主题的30余幅作品。作品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不仅让传统戏曲人物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让传统戏剧的精髓得以在画布上重现。作品不仅表现虚幻与现实的结合,也为观众带来“空与禅”的氛围体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刘一鹏作品
刘一鹏曾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东京・银座画廊等举办个展。其父师承王个簃,故画风可见海派艺术之影响。在艺术创作中,刘一鹏捕捉了两种戏曲的人物特点,并汲取了两种戏曲中的表现氛围。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将有机会领略到戏曲人物画的独特魅力,以及艺术家如何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巧妙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月25日。(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