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於建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读,是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题。

我们先把眼光转向古代。历史上提到的阅读,一般称为“读”,即吟诵。站在阅读的角度看阅读,吟诵,其实是有着具体的技巧和方法的,它包括了诵、录、校、疑、入味以及“大其心”而“使自得”等不少学问。这些方法体现了古人对阅读深度和广度的追求,以及对知识获取和智慧形成的重视。

我们的先贤对于阅读这门子事儿的理解和教诲,不仅充满了智慧,也不失诸多的幽默。“一时劝人以言,百世劝人以书。”书是用来读的,古人把阅读托举到了“百世劝人”的高度。明代陈继儒提及阅读场合,谓之“灯火纸窗修竹里,”无处不可。如果要探究阅读对人生的影响,那么颜真卿会直白地告诉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而在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于谦的眼中,阅读则被他视作老友相逢,“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他盛赞读书之好,极写读书之趣。同样是说阅读,宋天子赵恒就有点夸张和诙谐了,他劝大家说“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你想,连皇帝都来劝读了,况且还把阅读和娶妻这么重要的人生大事关联在了一起,这就有点“兹事体大”的味道了,这该催生多大的一种阅读源动力啊!

开篇之所以先讨论古人对阅读的若干态度和见解,原因是要以此引申到当下我们对阅读的关注和举措。尤其是涉及到全民阅读这个面对面的生动课题。神奇的是,我们的古人早早的也有了全民阅读的概念,那些历朝历代蜚声海内外的各种逼格的“雅集”便是,比如著名的西园、兰亭和滕王阁。只是,那时的全民阅读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局限性。

全民阅读是阅读目标的终极呈现,它涵盖了阅读导向、阅读普及、阅读视野、阅读贡献和阅读能效等多个维度。那么,面对瞬息万变的全民智慧消费、知识取向和价值追求,我们锡山又是如何来破解和泛化全民阅读这个宏大的社会命题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

现在流行一个时髦的概念,叫做全生命周期。顾名思义,就是从生命之初到生命终点,形成一个闭环。更加时髦的说法还有,就是“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阅读的“最初一公里”在哪里?古人谓之“劝学”。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古人给出的各种劝学忠告和劝学场景,不胜枚举。用我们现代的理解就是宣传发动,普及阅读。何为“最后一公里”?我们似乎比古人更具手段和条件支撑,这就是阅读空间和阅读终端的不断布局和延伸,要让人们在更广泛意义上被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包围捕捉,沉浸其中。

来看几组数据。

锡山有个全民阅读办。针对全民阅读“最初一公里”,他们联合各机关单位成立“全民阅读推广联盟”,全力塑造“一部门一品牌”的特色阅读形象,从阅读理念和阅读行为培植的源头,全面激发不同群体的阅读动力和阅读热情,更广泛,全覆盖,可谓用心良苦。比如区文体旅游局的“锡客有约”以优质的阅读供给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友好氛围;比如区农业农村局的“新时代乡村阅读节”以阅读赋能乡村振兴,结合丰富多彩的乡村阅读活动,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再比如区残联的“彩虹计划”残疾人阅读活动聚焦特殊群体,组织引导广大残疾人积极参加读书活动,推进全社会文化自信自强……

同样,如何攻克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锡山也早就有了自己的布局和打算。锡山人自有锡山人别样的努力。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锡山区拥有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9个镇(街道)图书馆、24家钟书房、109个农家书屋、152个职工书屋、138家实体书店,系统建成“总馆(区图书馆)+分馆(镇、街道图书馆)+服务点(村、社区农家书屋及其他公共阅读设施)”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区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统筹利用和共建共享。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自助借阅设备全天候开放,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读者都可以随时前来借阅或归还图书,享受阅读的乐趣。创新结合“阅读+咖啡”“阅读+美术馆”“阅读+景点”等概念的新型阅读空间。这样的创新和规模,最大程度的实现了留灯、留情、留人和留心的全民阅读深度关怀。

与此相呼应,我们也关注到了2024年4月18日江苏省发布的《2023年度江苏居民阅读状况》。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公共阅读服务的角度来看,江苏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阅读设施的使用率上升。2023年,居民阅读服务设施使用率为44.17%,比去年上升14个百分点。二是阅读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居民居住地附近实体书店建设比去年提高了8.12个百分点,特别是城市书房、图书馆驿站、24小时自助图书馆、阅读角等新型阅读空间提高了4.2个百分点。三是阅读活动满意率上升。对使用阅读设施的居民调查显示,有93.59%的居民对阅读活动感到“满意”,较上年上升1.85个百分点。这三组数据恰恰从更高层面印证了锡山基层的全民阅读贡献,也展现了锡山全民阅读在更高更广更深层面的同频共振和价值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全民阅读,兼容大于争夺。

2024年的4月23日,我国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报告有三个数据刷新了人们的阅读视角和阅读观念。第一个数据说的是,2023年,我国的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75本,比去年略有降低,降得不多,反正是降了;第二个数据说的是,去年底为止,我国有三成以上国民通过听书方式阅读;当然,更为亮眼的当属第三个数据,阅读调查报告最新公布,我国公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80.3%,也就是说,每100个人中就有80个人不同程度不同时间的参与或使用了数字化阅读。

一个是听书。听,代表了阅读感官发生了重要改变。另一个还是看。但是看的方式已经天翻地覆,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有了接触率80.3%的超高比重。

从“一书在手”到“一屏万卷”,从“电子阅读”到“有声阅读”。锡山数字阅读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数字阅读如潮水般涌来,势不可挡。电子书、有声书、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广播剧(节目)乃至在线课程,样式繁多,形式灵活。数字阅读一时间到了crazy的地步。也正因如此,锡山全民阅读也如虎添翼,有了新的筹码和底气。

的确,从锡山的全民阅读实际来看,这些年飞速发展的阅读模式和阅读媒介,使得锡山全民阅读的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和立体化,人们通过手机、电脑、pad、网络在线阅读的几率明显增多,同时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人们对电子版和数字化阅读更加有所偏好,此外,听书和视频讲书等新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出现,也受到越来越多锡山市民的喜爱。

受益于此,锡山数字化阅读的聚集效应也加速体现。数字阅读的发展底层逻辑更加偏向于城市阅读名片的创设和形成。以2022年1月发起“全民DOU阅读”为例,锡山单单借助“锡阅读”抖音平台开展的互动直播,就成功面向公众推介三大类九本书籍,涵盖社会科学类、生活学习类、健康养生类等方面,满足了各年龄层观众多样化阅读需求。就当时的效果来看,单场直播活动累计331人参与,获赞 1.4万,成功实现“云”上引流,为“全民DOU阅读”活动扩大了影响,积聚了人气。“书香漫锡山”成为锡山的一股潮流,一张城市阅读名片。

事物的发展往往会趋于正反两个方面。那么,日益发展的数字阅读会不会彻底打败传统的纸质阅读呢?手机阅读又会不会全面抢夺线下阅读空间的读者呢?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程焕文在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的时候直言不讳,他的观点是,“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不应该是抢夺的关系,而是一种并存的关系。”从阅读实践的发展来分析,数字阅读比较趋向于个体阅读,而纸质阅读通常出现在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更加趋向于社会阅读、系统阅读和沉浸阅读。坦率的讲,就是阅读是需要氛围来支撑的,作为阅读主体的人,更是需要社会化的融合来体现读者的存在感和互动感。

欣喜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在不同场合,不同层面,不同主体之间看到了在锡山不断“生长”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在锡山,“城市书房”遍及全区各街道乡镇,各类小而美的阅读空间在居民家门口呈现;152家单位、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阅览空间,103个与自然共生的农家书房和一座座社区的不打烊智能书柜不期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有:

凭借美学设计实力破圈的农家读书空间——归房书屋,凭借乡村美学与百姓心连心的农家书屋“莲心书房”。

东港镇的“城市书房”,锡山首家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时下,这个书房面积约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余人阅读,内藏书量达18000余本,各类报纸期刊达100余种。

当最潮商业和最美书房不期而遇,西西弗书店无疑是顶流的商业阅读所在;而在“矢量咖啡”里享受“蒲公英悦享空间”的闹中取静,又是另外一种高级而平朴的受用。

探寻映月湖映月书房,她静静的镶嵌在锡东新城映月湖畔,和当地迷人的草泊、花园风景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如何从“网红”跨步“长红”,也许是她们下一步要研究和坚守的重要命题。

作为锡东新城核心的锦安社区书屋,另辟蹊径,满满的打卡情愫,被孩子们称为“心愿书柜”的智能书柜,它24小时在岗,还能让你享受到“定制书籍”之妙。

而坐落于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的“城轨书吧”,无论从江苏省工会“职工书屋”的示范点去观察,还是从锡山企业书房领头雁来看待,都体现了企业读书和企业读者的别样情怀。

锡山,一座城,因全民阅读而变得书香四溢,温暖可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永远的“蒲公英”。

“蒲公英”,这朵看似平凡的小花,实则蕴藏了丰富的寓意。如今,“蒲公英”这个名字跟锡山全民阅读深切关联,“蒲公英”计划,已经植入到锡山全民阅读的每一个场景里。她所代表的勇气、自由和坚持,正带领锡山全民阅读在深度、广度和长度的跑道上实现自我嬗变和完美升华。

阅读无界。

因为“蒲公英”,锡山全民阅读的能量事件正在热烈生成。

且看锡山,着力打造阅读、文化活动、亲子时光三位一体的“蒲公英阅享空间”,“阅读+”,一个互联网化的全新战略,全方位推进锡山全民阅读,基于城市书房的全民阅读成为锡山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2019年启动的锡山文创书展,品牌升级为“蒲公英读书行动”,成为锡山区又一张文化名片和重要文化舞台。

第三届蒲公英读书行动,以“阅读经典 传承百年”为主题的阅读节首次与锡山文旅消费节联姻,累计开展“红色经典阅读”“红色诗词大会”“阅读进社区近企业”等六大系列800余场阅读活动。

第五届蒲公英读书行动上,全面启动江阴-锡山-惠山阅读联盟。三地携手成立阅读联盟,是升级版的全民阅读样本,也是开启阅读设施共享、品牌活动共建、阅读志愿共促的再启程。

建成映月书房、月溪书院等“钟书房”优质阅读空间14家,获评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1个、省五星级农家书屋5家,累计开展蒲公英阅读节、锡山阅读工程、农民阅读节等阅读活动3000余场。多么令人心动的收获!高质量阅读和高附加值阅读恰逢其时的成为锡山全民阅读的时代主题。

放眼锡山,一个个书香馥郁、温馨便捷、智能多元的现代化城市书房如雨后春笋,不断呈现在群众面前。全民阅读深刻融入市民的生活,她正在以全覆盖的终极设想高歌猛进,成为锡山文化消费的时尚之约。突出“全域、全民、全媒”特色,注入3A理念,展现全民参与、全域联动的特点,构建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和鲜明的阅读品牌,让我们一起见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在锡山蔚然成风。

全民阅读,就像那朵被寄予厚望的“蒲公英”一样,在出发,在扩散,在传递……

作者简介

於建东,江苏无锡东港人,经济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无锡市锡山区作协理事。作品散见于《科技日报》《青春》《山月》《大连日报》《江南论坛》《无锡日报》等报刊和网络自媒体。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