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光讯(任雄伟 许倩 记者 高小雨)白云古迹晨钟杳杳,浩荡黄河九曲蜿蜒。这里千年古枣树虬枝苍劲,悬天香炉寺岿然凌空,这里就是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故乡——佳县。

佳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总土地面积2029平方公里,总人口26.3万,是陕西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今年以来,佳县围绕“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工作主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广产业发展“1369+”工作法,狠抓责任、工作、政策“三个落实”,一曲产业兴旺、乡村宜居、农民富裕的华美乐章在葭州大地缓缓奏响。

筑“防线”,谱写乡村振兴“前奏曲”

坚持将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确保粮食安全两条底线,作为践行“国之大者”的现实检验。强化监测帮扶。严格落实“2531”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畅通“五种申报渠道”,全年纳入监测对象100户254人,消除风险28户81人。全面加强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四个保障”,送教上门46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农村安全饮水供水保证率95%,安全住房实现全覆盖。狠抓稳产保供。全面落实“两藏战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3.6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8.35万吨,超目标完成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陕西省级高粱产业链典型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动能”,唱好乡村振兴“奋进歌”

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推动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联动”,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特色产业驱动。坚持文化旅游首位产业,打好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传统文化“三张牌”,成功创建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串联13个古村落、8个A级景区的黄河岸边枣儿红乡村旅游初见成效。2024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坚持链式思维,发展红枣、手工挂面等7大十亿级特色产业,2024年红枣、高粱、手工挂面、山地、苹果、肉食品、木材加工等6条重点产业链的产值分别达15亿元、3.1亿元、2.5亿元、4500多万元、6.02亿元、6亿元,带动5.1万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集体经济联动。实施“千村光伏”行动,建成总装机容量40.32兆瓦的光伏电站33座,率先在全市全容量并网发电。计划新建总装机容量19.6兆瓦的光伏电站8座,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带动324个行政村年均增收10万余元,受益农户8.2万户。今年全县集体经济总收入5646.2万元,单村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13村收入突破50万元。政策扶持带动。实施项目142个,实现有劳动能力脱贫户产业帮扶全覆盖。公益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2201人,34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438人,脱贫人口和监测户转移就业16121人。完善搬迁社区产业就业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社区融入不断加快。多方合力促动。选派驻村工作队112支,第一书记132名,实现“五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用好用活中纪委2批7名干部挂职帮扶、科技部和省金融监管局定点帮扶、扬州市广陵区协作帮扶机制,落地协作项目71个,实施科技项目82个,帮销农特产品1.7亿元,入选国家第二批创新县(市)建设名单,获评2023年度全省苏陕协作考核“好”等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焕“新风”,传递乡村振兴“好声音”

坚持软硬同步、点面结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倾斜支持白龙庙等5个省级重点帮扶村1585.95万元,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投资2089万元,创建王宁山等示范村19个。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项革命”,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599座,310个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及时收运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管控率达43.87%。提升改造农村公路242公里,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覆盖、到户延伸。深入开展乡村治理。建成3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078个东方红大喇叭,推出任凤祥、杜埃存等省级以上好人模范65人次,路生梅荣获“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厚德葭州·好人之城”品牌在中宣部会上作经验交流,“佳理好商量”、赤牛坬村“三治”融合治理模式被中省市主流媒体报道推介,木头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