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回望历史的天空,这位从东汉末年乱世走进历史画卷的“医圣”,为后世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仲景(约150—219):东汉末年人,名机,字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河南南阳人,因东汉建安年间当过长沙太守,他又被称为“张长沙”。著有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12月15日,又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湖南省中医院)每月的“仲景日”了,闻讯赶来问诊的人们在各科室门口有序地排着长队,耐心等待着这天医生们的义诊服务。

“仲景日”已成为湖南省中医院的招牌——这是2021年12月,医院推出的大型常年义诊品牌。效仿张仲景每月初一和十五坐堂行医的义举,湖南省中医院结合现代人习惯阳历的特点,自2021年12月起,把每个月的1号和15号定为“仲景日”。每逢“仲景日”,湖南省中医院所有科室,全天免除挂号费。

此举被誉为“与医圣实现了跨越近两千年时空的相契”,深受百姓好评。据说在1800多年前,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时,其坐堂行医之地即是这里,仲景祠(张公祠)遗址也建于此。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为后来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校长何清湖表示,在众多名医名家中,张仲景不仅被后世尊为“医圣”,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亦被誉为“方书之祖”,一定程度上,张仲景代表了中医历史上的至高智慧。

回望历史的天空,这位从东汉末年乱世走进历史画卷的“医圣”,为后世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仲景坐堂行医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仲景祠故址。

乱世立志

《孟子·告子下》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张仲景的医学生涯也始于坎坷的人生经历,他曾遭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苦难。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瘟疫流行,“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建安诗人王粲的这几句诗成为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其中,“稔”指的是谷物成熟时间,“一稔”为一年,“十稔”为十年。据此可见,张仲景原本属于一个拥有200人口的大家族,但不到十年时间因病亡故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亲人。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亲身经历瘟疫带来的人间惨剧,张仲景决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究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并立志“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从小笃实好学,饱读经书,并且痴迷医术。“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蔡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小便广拜名师学医。

他拜张氏宗族一位名叫张伯祖的名医为师,学习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累。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刻苦钻研,就把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张仲景尽得其传,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组方有药味少、配伍精、疗效好的特点,由于医术精湛,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每到瘟疫流行之地,张仲景便支起大锅,采来草药,炮制煎煮,创立了小柴胡汤等众多传世的中医效方,免费救助数万贫困百姓。

著名作家二月河曾说:“我不懂医学,可是我很崇拜张仲景,他是中医临床的鼻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倾心为民众解除疾苦。孔子教人如何安身立命,仲景无私救人生命,不愧为大儒大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列在医圣祠内的宋版《伤寒杂病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10月发行的特种邮票《张仲景》,此为其中“撰书立著”和“坐堂行医”。

行医太守

自古医者地位崇高,旧时医者称“大夫”“郎中”,都是官职名。而古代真正做到了医官不分家,官至太守的,只有张仲景一人。

据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记载:“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建安年间,张仲景被地方推举为孝廉,后被任命为长沙太守。举孝廉是汉时重要的入仕人才选拔方式,地方公认为德行高尚的人,称为“举孝廉”,可见当时张仲景的民间威望颇高。

长沙是医圣张仲景修身、治学、行医的主要地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作为长沙郡最高行政长官的太守,张仲景的公务实在繁忙。“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张仲景太守任上,长沙连年流行瘟疫,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

而当时的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否则就有失“汉官威仪”。张仲景不顾官场戒律,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大开衙门,公开坐堂应诊。大堂成了医堂,父母官成了好郎中。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张仲景首创“坐堂行医”的先例,被冠以“行医太守”之名。

一时间,经他救治的百姓不计其数,他也由此获得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人称“张长沙”,甚至把学医之举称为“问道长沙”。后人为纪念张仲景济世救民的胸怀,就把中药铺称为“堂”,如“九芝堂”“同仁堂”等;把医生在药铺里坐诊的行为,称为“坐堂”;名老中医收徒,都必行“拜仲景先师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湘仲景中医药文化流动夜市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陆续在长沙多个区域开展,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和热切欢迎,引领了全省中医药夜市热潮,成为“文化+健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仲景卡通文创产品。

撰书立著

理政诊病之余,张仲景将悲悯的目光投向更广阔更遥远的地方。打开厚厚的《长沙府志》,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

在从医的过程中,张仲景发现当时的很多医者“不肯探求医经,推演新知,各承家传,始终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苦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了自己的本分。

于是,他决心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参考一生收集的大量民间方剂,并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创造性地编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后人将这本医著多次编纂,并把杂病部分析出,而改名《金匮要略》。

作为中医第一部临床治疗学巨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并与《难经》《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并称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正是凭着这部《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得以扬名立世。

他记下的奇方妙剂,如桂枝与芍药配成的桂枝汤,适量添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疗效之佳,令人叹服。

同样在三湘大地声望卓著的隋唐“药王”孙思邈,称赞张仲景的方剂“特有神功”,“未有不验”。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根据这些方剂,写成一本方剂启蒙读物《长沙方歌括》。1800多年后,根据《伤寒杂病论》名方优化组合、创新运用而成的“清肺排毒汤”,经国家推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使用,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何清湖看来,中医药学之所以流传千百年而历久弥新,正是得益于以张仲景为代表的中医先贤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他们不仅留下了经典方药,更留下了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辉的医学精神。“新时代我们要倡导和弘扬仲景精神,不断焕发湖湘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新活力;要引导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史博览·人物》2024年第12期 《苍生大医张仲景》

何以“医圣”

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历代为《伤寒杂病论》作注或阐发其思想的著作达200余种,清代所编的《医宗金鉴》评价它:“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诚医门之圣书。”

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200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序》中还有一句“经典”——“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对待病患不分贵贱,只为疗救,这份苍生大医的胸怀和格局,也正是时光流转千年,人们一直尊崇铭记这位“医圣”大德的重要原因。

何为苍生大医?孙思邈在《备要千金方·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苍生大医,要有济世之才,更要有济世之德,要有“妙手”,更要有“仁心”。

张仲景以一颗悲天悯人的仁心,一手精湛的医术,为无数苍生解除了病痛,无愧于“医圣”之名。正如何清湖总结的那样:张仲景终其一生生动诠释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拼搏进取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医学发展精神、“客观唯实、科学求是”的治学精神、“医风严谨、临证审慎”的执业精神,在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勾勒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题学术顾问: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校长 何清湖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吴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