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昌平线南延一期实现全线贯通
往返中心城区更便捷
“回天地区”推出9条“通学公交”
打通上学路“最后一公里”
新增多处机动车停车位
缓解停车难题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更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关切。2024年以来,昌平区不断提升交通综合治理能力,织密交通路网,打造结构合理、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化道路交通体系,为昌平居民出行精心铺就“幸福路”。
2024
昌平专线
2025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回顾
昌平区2024年交通建设的足迹
开足马力
刷新轨道交通建设“进度条”
↑点击查看工程线路示意图
自2024年12月15日首班车起
地铁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
(西土城—蓟门桥)
及地铁昌平线南延朱房北站
正式开通试运营
昌平线南延一期
实现全线贯通运营
昌平线南延线一期北起西二旗站,南至蓟门桥站,沿线经过海淀西二旗地区、清河地区、北太平庄地区和学院路地区。全线贯通运营后,不仅可以接驳京张高铁,还可以和地铁8、10、12、13、15号线等串联成网,有效缓解北部地区南北方向的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了昌平居民和高校学生出行的便捷性。
↑点击查看工程线路示意图
目前
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
文华路站、后厂村站、东三路站
天通苑站、天通苑东站、回龙观东站
以及回龙观西站
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小辛庄停车场出入线区间
后厂村站至新龙泽站
回龙观西站至文华路站等
多个盾构区间隧道贯通
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是在既有13号线西二旗-龙泽-回龙观站区段,将既有13号线倒“U”型线进行拆分,在16号线和17号线之间搭建“X”型东、西横向线,形成13A线、13B线两条线路,两条线路具备互联互通的条件。
该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大北京北部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组团内部的轨网密度,串联起既有13号线西段、上地软件园、回龙观、天通苑及13号线东段,改善城市东北部、西北部原有轨网之间的换乘关系。
↑点击查看工程线路示意图
2024年10月21日
北京地铁17号线
广渠门外站—永安里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
标志着17号线中段隧道全部贯通
为17号线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铁17号线是一条贯穿城区南北方向的大运量等级轨道交通干线,线路南起嘉会湖站,北至未来科学城北站,途经通州、朝阳、东城、昌平四个行政区,全线分三段开通,串联起天通苑、望京西、太阳宫、潘家园等居住区。
中段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能够实现快速引导和疏散地铁5号线、10号线客流。同时,也将带动未来科学城、CBD及亦庄新城站前区经济社会发展。
焕新“民生路
有序推进多条道路建设
太平庄中街跨清河桥通车
“以前要去朝阳、东城、西城那边
开车得绕到北苑东路或者立通路才行
现在这儿的清河桥通车了
下楼几分钟就能到朝阳了
真的太方便了”
作为“回天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之一,太平庄中街正在分段进行改造。2024年7月20日上午,太平庄中街跨清河桥正式通车,打通了昌平区、朝阳区之间的“断头路”,缩短两地行车时间,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为沿线企业及居民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极大缓解了安利路及北苑东路通行压力。
京藏高速北辅路改扩工程完工
“这是我每天下班回家必经过的道路
改造后的道路分隔清晰,路面开阔
尤其是天气转暖后
看到路旁盛开的杏花
心情很好”
京藏高速北辅路改扩建工程起点为南辛路,终点至西关环岛,项目全长约4.4公里。改扩建后,该路段设置了三条机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道和一条人行步道,道路由绿化带分隔开,减少了道路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
同时,作为贯穿城市级商圈昌平新城的主要道路,改扩建工程将有效提升商业综合体与住宅区、景区的连接度,全面提升昌平新城商圈辐射效应。
天权路道路改造完工
“上班途经天权路
见证了从破破烂烂到如今道路平整
整体路况越来越好”
作为北七家镇南北通行的主干道路,天权路因车流量大,沥青路面长期运行以及雨雪冰冻、大车荷载等外力影响,近年来路况指标不断下降。北七家镇加大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抢抓工期,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道路修复,保障通行通畅。
通过现场人工作业与机械施工的共同努力,截至2024年10月23日下午天权路全部路面修缮工作已经完成。
北小营西河辛丈路桥梁工程竣工
“这条路完工通车后
无论是接送孩子上下学
还是去卫生院都方便多了”
改造前
改造后
为改善村民出行环境,消除漫水桥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马池口镇全力推进辛丈路桥梁工程建设。桥梁工程于2024年5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部完工,正式通车,切实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利的出行条件。
丰善东一路贯通运行
“打通一条‘断头路’
激活一片区域
就能惠及一方百姓”
在沙河镇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部门协同配合下,丰善东一路实现贯通运行。该路段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周边路网,将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环境,切实便利周边居民出行。同时,有效连接了国际能源电力创新中心产业园及玖耀里商业中心区,构筑连片发展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助力商业繁荣,提升周边居民生活质量。
北清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
作为回天地区推进“一横一纵、五通、五畅”主干路网建设中的“一横”——北清路快速化改造一期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工。
该项目将在现状北清路的基础上拓宽提速,主路高架全程无红绿灯,将极大提升该地区的交通通行能力,实现回天地区与中关村科学城、永丰产业基地等重点功能区之间快速交通联系,加强海淀、昌平之间的联系。
定泗路改扩建工程
定泗路道路工程西起规划五路,东至岭上西路,项目建成后将加强海淀区、昌平区、顺义区三地沟通衔接,缓解城区内部及跨区段交通拥堵情况。
近期,拆除了机非分隔带,进行道路基础铺设和面层沥青混凝土铺设,安装临时太阳能路灯,拆除原有路灯和相关交通设施。目前,已搭建起围挡,预计对快3公交场站及管线进行拆移。
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安立路(科荟路~北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位于朝阳区北部及昌平南部地区,作为北京市“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是中心城北部的重要公共交通廊道,也是回天行动计划中“一横一纵,五通五畅”整体交通主骨架路网中的“一纵”,对改善回天地区出行条件,加强三大科学城的交通联系有重要作用。
日前,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7#标段首桩顺利开钻,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探索“公交+”模式
优化出行新体验
2024年,昌平区积极整合运力资源,探索交轨融合、交旅融合、交学融合、交医融合模式,开拓公交多元化服务,进一步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交学融合
昌平区积极构建以公交微循环为基础的通学公交体系,在“回天”地区探索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新模式,9条常规公交线路采取增加区间车、加密发车间隔、增设通学专属停车站牌等措施,缓解该地区交通压力和中小学通学难题,实现7所学校公交线网全覆盖,学生上下学更加安全顺畅。开学以来,累计服务学生超1.6万人次。
“这个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模式,我觉得特别好,送孩子上下学更加方便、安全了,公交车司机开的很稳当,而且车上还有乘务管理员,让孩子自己坐也放心。”学生家长张先生表示。
交规融合
为进一步落实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两网融合”,提升轨道交通换乘效率,昌平区调整北邵洼、未来科学城2处公交站点,优化调整了多条公交线路。
其中,将昌27路和昌63路两条线路双向增设未来科学城北站。调整后,可方便兴寿镇、小汤山镇、北七家镇及定泗路沿线的居民到地铁17号线换乘。
同时,为保障轨道交通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顺利开展,撤销了昌25路(地铁育知路站-地铁龙泽站),开启专79路(地铁育知路站-地铁育知路站)试运营,两条线路实现“无缝交接”,解决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农学院师生接驳地铁出行问题。
交旅融合
为提升公交出行便捷性,昌平区结合热门景区地理位置、公交地铁接驳、停车等群众出行中涉及的问题,提前谋划、实地踏勘调研,开通了昌平文旅专线,将原昌31路银山专线、昌32路望宝川专线、昌59路象房专线整合为昌平文旅1路、昌平文旅2路。
同时,还开通了居庸关假日通游专线,全程以“大站快”模式运营,接驳地铁昌平线西山口站,为前往居庸关景区及花海栈道的市民,提供便捷出行服务,不断推动“交旅”融合再上新台阶。
交医融合
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距离地铁13号线龙泽站和西二旗两个站点都较远,附近公交线路较少,且没有专门的公交线路直达院区,前来就诊的患者普遍反映交通不便,医院还有部分职工住得比较远,上下班也不方便。
随着通医专线11路的开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患者和职工到医院都将方便许多。“以前坐公交车从龙域北街东口到积水潭医院会多走一公里。今天坐通医线路11路,下了车直接就到医院大门口了,非常方便。”患者张先生说道。
协调联动
有效改善停车秩序
2024年,昌平区以“便捷、顺畅、绿色、智慧、安全”为目标,加强部门、镇街协调联动,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秩序进行综合治理。
为有效改善非机动车停车秩序,在天通苑北站、霍营站、平西府站及沙河站4处一级站点,新增非机动车停放区57个,可停放车辆5000辆,喷涂地面标识1394个。
同时,强化共享单车入栏结算管理,在昌平城区和回天地区9个街镇的1537处停放区安装了蓝牙嗅探监测设备,辅助共享单车规范管理。
为缓解群众停车难题,积极挖潜停车资源,新增机动车停车位8000余个。全区49个备案停车场,与市级停车资源平台数据接入率100%;5347个路侧停车电子收费泊位运转良好,服务车次636.59万次。
2025•更爱昌平
打通一批“断头路”
改造一批“老旧路”
打造一批“品质路”
建成一批“民生路”
一次次刷新“进度条”
一次次探索“新模式”
2024年
一条条“幸福路”
在居民脚下向前延伸
2025年,昌平区将持续疏通城市“经络”,捋顺发展“动脉”,促进昌平区与中心城区、昌平新城与周边区域的有机融合,为实现老城蝶变,推动“四区”建设,服务首都发展提供有力路网支撑,不断串起民生“幸福路”,激发城市新活力。
文/本报记者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