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转,我们又携手经历了世界的变动。洪流翻涌,我们渴求更新知识和视野,更需要坦荡和冷冽的情操。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隐”者之力,让连接得以构建,让前路得以明澈。
行至水穷,坐看云起。通过阅读,我们无数次地回应内心之“隐”,在芜杂中坚定辨识的勇气,进而获得生活的激情和经世的行动力。
2024年12月,“搜狐文化年度好书”评选活动如约开启。这一年,出版界英华荟萃,编辑部联合好书顾问评审团18位专业老师,按照九大类目,分别甄选出十大佳作。
本篇为“科学·新知”类的书目和推荐理由。
其中后浪出品的《垂向时间》《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入选科学新知十大佳作。
以下是已推送类别的链接:
最终,“搜狐文化年度好书”总榜单将于2025年1月8日“搜狐文化年度阅读沙龙”现场揭晓,期待与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中“看”见时代之声。
#1
这本书会将你带出户外,领你置身于一个旷野,那里一无所有而又无所不有,水、岩石和时间都在缓慢流淌,过去所有发生过的事统统都还存在着,此刻也将存在于未来之中,当发现时间无处不在的时候,既会感到惶恐,更多的是宽慰和宁静,此生短暂而时间长存,人类还有多少未来也让人好奇。
书评人 :顾湘| 作家
#2
从脑科学角度说,这一部《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内容更加系统翔实。坎德尔从脑科学的视角论述了心智的诸种方面,从记忆机制到艺术创造力,从身份认同到自由意志,为这些老议题提供了新洞见。我们不仅能看到心智生物学的新知如何改写我们对精神疾患的认识,而且也能借此拓展我们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理解。
书评人: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浙大城市学院特聘教授
#3
赫拉利一如既往地强调叙事的力量。叙事的素材是信息,而网络将放大叙事的影响力。谁能控制网络?怎样利用信息?这些问题关乎世界政治和人类社会的未来。
书评人:何帆|上交经济学教授、作家
#4
如书名,确实是大历史,梳理人类历史至今几乎所有与微生物相关的事件,从人类如何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开始,详述了不同时期的瘟疫、各种历史谜团、医学进程、国家兴衰、跟微生物相关的立法、生化武器,也涉及相关的艺术与电影,最后是人类应对微生物的方式与未来展望,内容详实,语言幽默,易读,在专业的部分也能做到深入浅出。
书评人:乙左左 |职业书评人
#5
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作者格里塞尔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也曾是一名药物成瘾者。作者坦率地讲述了她早年“嗑药”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她如何从坠落中自拔,最终成为一名研究成瘾的大学教授。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成瘾的科普书——作者在书中从药物与脑的相互作用、成瘾机制和防治角度提出她的思考——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学术深度和高度的著作,值得一读。
书评人:马兰|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6
因为这本书的关系第一次知道了白洞这个概念,我很好奇“白洞”究竟是什么,但是同时拒斥物理带给我的太费脑细胞的压力。好在作者体恤读者写作时脑海中构想了两类读者:一类读者对物理学一无所知,作者试图向其传达的是物理研究的魅力;另一类读者对物理学了如指掌,作者试图向其提供的是新的视角。
作者面对两类读者统一保持精简的写作方针,因为前者只对最基本的要素感兴趣,细节会增加无用的负担。后者已经知晓细节,不愿再听作者赘述。这本书最终做到了一种“我燃烧一颗恒星来向你说再见”的浪漫。我好像书中对日落没有多想的老渔民,忽然有一个人跟我说:日落只是一种幻觉,太阳并未沉入大海。太阳静静待在原处发光发热,我看见的只不过是我们脚下这个星球的自转引发的视觉现象。不过我可以照常生活,观念的改变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视角问题。
书评人:阿梦|职业书评人
#7
是知识的盛宴,更是视觉的饕宴。这多维度的白色,是荷兰圣皮埃尔山的沧龙;沉淀的黑色,是美国怀俄明州1912年发现的三角龙;赭色加黑白,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椰叶鞘上的鳄神;饱满的绿色,是博丹船长麾下加尼耶描绘的鳄梨果。这些非凡的珍宝级藏品都来自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此番为您打开内库大门,跨越数十亿年深邃时空,为您打破思维的藩篱。
书评人:邢立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
#8
本书是布鲁诺·拉图尔多年深耕科学哲学的结晶。面对一次学术会议后,一位科学家朋友直言不讳的提问:“你相信实在吗?”拉图尔在书中给出了缜密的回应,并对其科学论立场做出了最全面和具体的阐述,为从实践角度理解科学实在和科学论所追求的那种实在论提供了出色的论证。
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拉图尔展示了不同领域科学家的行动,从而向我们揭示了物质世界中的各类事件被转化为科学知识的无数个步骤;他还选取技术世界的诸多例证,让我们见证了物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如何在技术进程中相互聚合、相互转化的。
书评人:Kean|搜狐文化编辑
#9
如果要选出与长跑运动相关的十本经典书籍,毫无疑问,《天生就会跑》必将位列其中。从古老的狩猎时代到现代马拉松,跑步一直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非常高兴地看到本书可以再版,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我向所有热爱跑步、渴望超越自我的朋友强烈推荐本书。
书评人: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
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
#10
我第一次知道曼库索,还是在翻译以色列植物学家丹尼尔·查莫维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原书名What a Plant Knows, 直译为“植物知道什么”)的时候。那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采用拟人手法,把植物的一些生理活动比喻为高等动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本体觉以至记忆。但作者的态度又比较节制,认为不宜类比太过。在该书的“结语”一章,查莫维茨就提到,一些植物生理学家走得很远,认为植物也有神经系统,应该建立一门叫“植物神经生物学”(plant neurobiology)的新学科,而他对此颇有疑虑。这门新学科的一位积极的宣扬者,正是曼库索。看到这本新引进的小书,我早该想到,能够做出如此天马行空的类比和想象的学者,肯定也是写科普的好手。
书评人:刘夙|科普作家
在科学的天地里,我们追逐着时代的进步。
编辑部邀读者朋友们一同奔赴阅读盛宴,聆听时代之声,感受文字魅力。
出 品|搜狐文化
统 筹 | 钱琪瑶
编 辑|Kean、多西、不其、薛惟淼、张天娇
渠 道 | 袁立聪、张天娇
鸣 谢 | 林肯汽车
2024年,出版界英华荟萃,纵尽心网罗,亦难免遗珠之憾。更多好书分享,欢迎关注“搜狐文化书单”栏目。
-Fin-
更多资讯请点击
@后浪科学
@后浪科学
@后浪大学堂
@后浪图书
@后浪书讯
@后浪
@后浪图书旗舰店
天猫/淘宝搜索进店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